网站支持IPv6

互动交流
民政局《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主题:民政局《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时间:2025-04-16 08:30:29
访谈嘉宾:宜兴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立明,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骆俊伟,党组成员、副局长朱政,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云
访谈主持:梧阳

访谈实录

  主持人:

  您好!听众朋友,欢迎收听《政风行风热线》,我是主持人梧阳。一直以来,宜兴市民政系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民政兜底性、基础性、普惠性作用,在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发力,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供给持续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稳步提升,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今天是宜兴市民政局的热线时间,首先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应邀来到直播室的嘉宾,他们是宜兴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立明,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骆俊伟,党组成员、副局长朱政,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云,欢迎各位领导作客直播室。

  黄立明:

  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来到《政风行风热线》与广大听众沟通,非常愿意接受社会各界的咨询和反映。

  主持人:

  听众朋友,如果大家有关于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社会事务等方面的问题,都欢迎参加到我们的访谈中来,发表你的观点,也可以提出你所关心的问题。热线号码是87988909,期待您的参与。

  主持人:在2025年的工作中,民政部门将会有哪些思路和举措呢?

  黄局长: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做好2025年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将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全力聚焦“两个行动”、持续深化“四个方面”。

  具体来说,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是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民政工作的核心导向。深入调研群众需求,精准把握不同民政服务对象的痛点、难点,以绣花功夫制定并落实惠民政策,让每一项民政举措都能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真正做到民政为民、民政爱民。

  全力聚焦“两个行动”是指全力聚焦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3610行动”,构建高水平大救助体系,推进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积极构建“物质+服务”多维救助模式。全力聚焦社区居家“332”服务行动,完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推进“一老一小”社区服务站和睦邻点试点工作,推动“宜心养”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持续深化“四个方面”是指持续深化儿童福利保障。健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体系,实现困境儿童应保尽保,提升我市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工作质效,强化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服务”功能,改造提升8个省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持续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做优“宜社有为益聚陶都”公益创投品牌,建设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案例库,严厉打击非法社会组织,优化社会组织评估工作,3A及以上社会组织力争达100家。持续深化慈善事业发展。用好慈善公益专家库,发展社区慈善,年内全市社区慈善基金覆盖率达60%以上。以慈善力量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营造公益助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有序推进“慈善一日捐”活动。持续深化专项事务管理。开展整治殡葬领域乱象,推动回归公益属性,推进省级丧葬礼俗改革试点区的工作。挖掘我市特色婚俗文化,谋划“甜蜜经济”发展路径。继续推进“乡村著名”行动见行见效。不断深化渠道建设和营销宣传,进一步提升福彩事业发展质效。

  主持人: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2025年,民政部门将围绕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民政服务对象特别是广大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权益作为首要任务,把群众关切作为“晴雨表”,把群众满意作为“度量衡”,着力保基本、兜底线、防风险、促发展。

  近日,民政部公布了新修订的《取缔非法社会组织办法》,并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取代2000年4月开始施行的《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请问,这次修订出台的《取缔非法社会组织办法》相较之前的《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有哪些主要的变化?哪些社会组织属于非法社会组织?

  骆副局长:新修订的《取缔非法社会组织办法》相较之前的《暂行办法》,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是名称的变化,由《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调整为《取缔非法社会组织办法》,“民间组织”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将“非法民间组织”变更为“非法社会组织”,表述更为准确。第二是明确责任分工,确定了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取缔非法社会组织,同时增加了上级登记管理机关的提级管辖规定。第三是规范执法程序,规范了查处非法社会组织工作流程,细化了取缔决定作出程序,增加了当事人权利保障规定。第四是完善执法措施,在原来的“取缔”基础上,增加了“劝散”的执法方式。

  对于非法社会组织的定义,本次新修订的《取缔非法社会组织办法》也有明确定义,主要是指“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社会团体筹备期间开展筹备以外活动;被撤销登记、吊销登记证书后继续以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三种情形。需要指出的是,由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实施管理、尚达不到登记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以及其他依法无需进行登记的组织,不属于非法社会组织。

  主持人:

  市民都非常关心今年适老化改造这方面的工作,去年参加过适老化改造活动并领取了补贴的市民,今年还能继续参加吗?今年的补贴标准是多少?去年错过了适老化改造补贴活动的市民,今年该怎么参加呢?

  朱副局长:今年我们继续推进适老化改造这项惠及广大老年朋友的补贴工作,并于3月份已启动2025年的适老化改造焕新行动。我市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及其家庭均可申请,涉及到“地面和门改造、如厕洗浴设备改造、厨房设备改造、卧室改造、物理环境改造,智能监测跟进,适老辅具适配”等七大方面的居家适老产品。跟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老年人家庭自付70%,政府补贴30%,补贴上限为每户累计15000元。

  去年参加过适老化改造活动并领取了补贴的市民,今年是可以继续参加的,我们的政策是鼓励持续改造,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对往年已经享受过政府购买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补贴的困难老年人及家庭,若今年仍想继续参加的话,购买产品与以往配置的产品不得重复。当然,同一房屋或老年人不可同时享受居家适老化改造和家装家居、旧房装修两类补贴政策。

  对于去年错过了适老化改造补贴活动的市民,可以通过“江苏民政”微信公众号或“苏服办”APP上的“居家适老化改造”应用提交申请,上传老年人的身份证、房产证明等材料。如果老年人住的是别人的房子,还需要房主的授权。如果只购买适老辅具,上传老年人本人身份证、老年人购买适老辅具申请承诺书即可。如果老人不方便操作,亲属、社区工作人员或者居家上门养老服务人员都可以帮忙代为申请,只要实名登记并承诺情况属实就行。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就会有工作人员审核确认。

  关于申请补贴流程及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焕新”补贴建议目录这两方面的内容还比较多,大家有需要或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宜兴民政”公众号,在今年3月26日的推文上有具体说明。

  主持人:

  村(社区)是基层社区治理的基本单位,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南京、苏州等地相继推动建设社区慈善基金,以社区“小”基金撬动基层治理“大能量”,为有需要的辖区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帮扶和支持,我市有部署成立社区慈善基金吗?

  张副局长:社区慈善基金作为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良性互动平台,在充分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有效参与社区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提升基层民政工作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工程。根据省、无锡市相关工作部署,市民政局于今年年初印发《关于全面推动社区慈善基金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支持乡镇(街道)、社区(村)联合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以专项基金形式设立社区慈善基金。从2025年起到2026年底,利用2年的时间全面推进全市社区慈善基金建设,建立健全社区慈善基金长效运行机制,构建多元社区慈善资源网络。同时实施意见对社区慈善基金的设立、管理、运行、监督、评估激励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为基层推进该项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我市社区慈善基金的探索并非从零开始。2014年,张渚镇五洞村率先设立全市首个村级慈善基金,资金规模达到1118万元,帮扶范围覆盖扶贫、助学、助老等民生领域。在其示范带动下,目前全市已设立社区慈善基金32个,预计到2025年年底,我市社区慈善基金覆盖率将至少达到60%以上,到2026年6月底社区慈善基金将实现全覆盖。

  市慈善会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4A级慈善组织,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积极出台了《宜兴市慈善会社区慈善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办法中明确了社区慈善基金实行“双重管理体系”:市慈善会承担主体责任,统一管理基金账户;设立基金的基层组织需成立基金管委会,吸纳政府代表、社会组织、居民代表等多元主体,配合慈善组织做好社区慈善基金的管理使用。同时在基金使用方向上,将坚持民生导向,精准聚焦特殊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开展救助援助、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心理慰藉、社会工作专业技术服务等帮扶服务,对政府现有救助政策无法覆盖或救助后仍有困难的家庭和个人给予补充性救助,突发公共事件时应急救助,以及提供其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的慈善服务,既补充政府救助政策的覆盖盲区,又为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应急保障。此次办法的出台既填补了制度空白,更将慈善服务网络延伸至神经末梢。

  下阶段市民政局将统筹推进全市社区慈善基金建设,加强对城乡社区慈善基金发展的指导和监督,发挥社区基金在改善民生、整合公益资源、拓宽资金渠道、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构建起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社区运作的城乡社区慈善发展新格局,利用“善资源”撬动“大治理”,汇聚“小资金”温暖“大民生”,推动我市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                 

   时间关系,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几位嘉宾,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宜兴市民政局也将继续以扎实举措为笔,在基本民生兜底保障、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事务规范管理、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认真履职,主动作为,绘就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本期节目的文字版您可以点击宜兴政府网互动问答板块《政风行风热线》专栏进行查看。再见。

  相关领导:

   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