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您好!听众朋友,欢迎收听《政风行风热线》,我是主持人梧阳。听众朋友,2022年,我市的残疾人工作按照上级残联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以增进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导向,扎实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今天是宜兴市残联的热线时间,首先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应邀来到直播室的嘉宾,他们是市残联理事长任倬,教育就业科科长储瑞琴,康复科科长洪晶,宣文秘书科科长蒋敏。欢迎各位作客直播室。
任倬:
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来到《政风行风热线》与广大听众沟通。
主持人:
听众朋友,如果大家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建议都欢迎参加到我们的访谈中来,发表你的观点,也可以提出你所关心的问题。热线号码是88568909,期待您的参与。
首先,请市残联理事长任倬介绍下今年的亮点特色工作。
任倬:
目前我市持证残疾人25692人,今年,我市、镇、村三级残疾人工作者走村入户,对2.56万残疾人一一见面探访,把党和政府的关爱以及为残政策送到他们的手边,用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作风扎实推进我市的残疾人工作。市残联被省政府残工委评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优秀单位。“建立残疾人服务机构安全评价机制”获全省残联系统年度创新创优项目。肢体三残疾人陈忠庆获全国残疾人技能大赛陶艺项目冠军,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将代表中国参加在法国举办的国际技能大赛。
首先,切实兜牢保障底线,增进民生福祉。残疾人“两项补贴”应发尽发,残疾学生全过程免费教育,残疾人乘坐公交车免费政策全面落实。为全市持证残疾人办理意外保险,创新实施并全面推进贫困残疾人住院医疗补充保险,切实防止因病返贫。全面推行残保金“不见面、零跑腿”网上审批、残疾人证“跨省通办”。评残工作从季评改为月评,为行动困难者上门评残。超额完成残疾人托养、就业、体检、精神病人住院救助、白内障手术救助、辅具适配、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康复服务进社区等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二、坚持党建引领,打造“聚爱陶都”助残品牌。今年,市、镇(街道)残联换届工作全部完成,实现了村(社区)残协全覆盖,确保联系服务残疾人的 “神经末梢”畅通。成立党建联盟党总支部和助残联盟,全市265个党组织开展助残帮扶项目285个,捐赠钱物503.8万元,帮助残疾人8049人次。倡导并发起“聚爱陶都”助残联盟项目,目前已有60家爱心单位加入,推出60余项暖心助残举措。助残联盟单位积极行动,开展“共享幸福 温暖过冬”等活动,庆鹏服饰有限公司、人民印刷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向残疾人捐赠冲锋衣、羊毛衫、紫砂杯等。市新联会募捐10万元开展“听得见的美好2.0”助残项目。民盟无锡市委与宜兴残联开展“E7同行”结对助残活动,14位民盟陶艺家与残疾学员结对,在无锡民盟公益平台上推出宜兴残疾人文创作品。与民进宜兴市委开展多次助残主题活动。开展“为残服务机构开放日”活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走进为残服务机构关注残疾人事业发展。贴心、暖心、用心,以“心”服务保障残疾群体,正成为宜兴社会文明的风向标。省残联公众号、学习强国平台、江苏网、无锡网、宜兴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我市残疾人工作经验做法。
三、搭建平台,助力残疾人展能出彩。举办“喜迎二十大 筑梦向未来”2022年宜兴市残疾人文艺汇演等系列助残赋能活动,市残联合唱团、戏剧社精心排练节目,获得一致好评。小品《门里门外》获市第五届“百合花奖”金奖。组织开展“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有声诵读大赛推出系列优秀有声作品,通过线上线下海选和培训,提升残疾人的阅读兴趣与朗读水平、丰富精神生活,展示残疾人讴歌新时代、自强不息的精神风采。在江苏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宜兴残疾人运动健儿顽强拼搏,收获7金1铜。
四、精心打造紫砂文化助残品牌,助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灿烂的紫砂非遗文化,不仅为宜兴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更为残疾人就业创业助力。我们不断做精紫砂文化助残工作,形成“一校、一社、三基地”全产业链载体。爱德培训学校紫砂文化助残项目成为全国第一批残疾人参与非遗保护试点项目,学校开展全日制免费紫砂启蒙培训,打造“授技赋能”平台;爱德陶艺社打造全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推进爱心专柜进景区,搭建“作品销售”平台;打造多个就业实训基地,融入市场竞争,搭建“就业帮扶”平台;培育电商助残基地,放大载体功能,搭建“展示推介”平台;依托“非遗”传承基地,大师结对、举办赛事,搭建“技艺精进”平台。通过“授、销、扶、精”这一套完整体系,使残疾人在紫砂非遗传承的天地中实现高质量就业、提升自我价值。目前,宜兴已有从事紫砂产业的残疾人300多名,其中高级工艺师及以上职称近20名,囊括了历届全国残疾人技能竞赛(陶艺项目)冠军。
主持人:
通过任理事长的介绍,我们发现今年残联工作亮点纷呈。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今年市残联在残疾人就业、培训、教育和保障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储瑞琴:我讲2个方面,第一,突出就业创业强增收。
强化服务推就业。建立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网上审核机制,为全市662家安置残疾人单位进行年审,为101家达比例、27家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单位发放补贴金额101.2万元。发放残疾人自主创业补贴4人10万元,为灵活就业个人缴纳城镇职工保险的残疾人发放政策性补贴169人30万元。优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安置残疾人工作的积极性,2022年新增实名制就业残疾人301名。逐一为我市13名高校残疾人应届毕业生对接就业事宜,12人就业,1人升学。同时购买第三方服务,开展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信息调查,为2000名残疾人建立就业服务档案。2、专项招聘帮就业。1月份开展了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的系列就业援助活动,通过走访慰问、建立岗位信息库、举办专场招聘、建立就业服务长效机制等,全力帮扶残疾人就业。期间共走访贫困失业残疾人505户;联系企业17家,发布招聘信息30条,开发就业岗位30个,就业残疾人7人。3月份,市残联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举办了专场网络招聘会,组织了28家企业参会,发布岗位信息36个。举行了4场镇(街道)专场招聘会,帮助5名残疾人实现就业。3、技能培训强就业。全市18个镇(街道)残联举办了技能培训、岗位培训等培训班,培训残疾人529人次,完成378名实名制培训任务;组织残疾人参加省、无锡市级各类能力提升培训和竞赛,有5个项目6名选手将代表无锡参加江苏省第七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
第二,突出政策落实强保障。
1、做好残疾人教育工作。随班就读残疾儿童349人,送教上门13人,特殊教育199人。落实残疾学生免费教育,发放教育补贴86人次27.2万元。2、推进残疾人保障和扶贫工作。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目前享受生活补贴6032人,护理补贴6975人。对14个“残疾人之家”因疫情暂停服务期间,对41人补贴金额1.1万元,个体创业补贴20户3.9万元,盲人按摩机构13户2.6万元。将市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补贴提高到400元/人.月。继续落实残疾人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项目,2022年度至今,已经理赔165件223.9万元,另有5件6万多元已经通过审核。在全市推行贫困残疾人住院医疗补充保险项目,切实防止因病返贫。在特殊高温天气期间向贫困残疾人发放防暑降温包、用品及入住酒店避暑等活动。3、残疾人康复体育器材进家庭70户112件4.5万元。4、运行市托养中心托养康复服务和福利车间项目。福利车间托养人员就业总收入近75万元。汇智工坊54名智力、精神、肢体残疾人参加辅助性就业,总收入超11万元。5、全面落实残疾人免费乘坐城区和城乡公交车政策,全市办理15390张“爱心卡”,减免乘车费用158.7万元。6、继续实施视力、听力和言语残疾人有线电视月租费减半政策,1056人减免费用近14万元。
主持人:
市残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针对残疾人特殊性、多样性、类别化的服务需求,积极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洪晶:
1、评残工作提质增效。2022年受理申请评残1304人次,发放残疾证1069本,补办、变更、残损换新、到期换证550本,注销持证残疾人证726本,上门评残121人,15人跨省通办业务办理。2、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应享尽享。0-14周岁儿童康复训练申请478人,人工耳蜗手术植入救助3人15万元。0-14岁孤独症儿童基本康复训练救助102人,超额完成江苏省民生实事任务。市“博爱家园”儿童成长中心疫情期间适时推出线上直播教学,推出视频号《教玩具的多样化使用》,做到停课不停服务,每月组织家长开展蓝星妈妈读书分享会、蓝星妈妈成长沙龙,每月进行一次户外体验课,积极进入社区、幼儿园进行孤独症知识普及宣传工作。中西医结合医院在训儿童96名,开展脊柱侧凸筛查4.4万人,开展脊柱侧凸康复训练30人次。3、常规康复项目顺利推进。完成白内障手术救助483人,精神病人住院救助52人18万元。市“博爱家园”农疗中心组织开展康复活动21次。目前,1478名残疾人享受免费体检服务。康复服务进社区活动12场次,惠及4万人次。4、对全市581户有需求、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上门进行辅助器具适配及家庭无障碍改造,发放辅助器具824件,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20户。假肢救助38人次18.2万元、助听器安装11人4.2万元。
主持人:
2位科长分别从保障就业和康复服务介绍了我市的残疾人工作,接下来,我们请宣文科蒋敏科长谈谈我们的有声诵读项目,这是今年市残联文化助残的创新项目。
蒋敏:
市残联每月不定期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红色读书吧等读书阅览地举行多场读书沙龙。排练朗诵节目《百年豪情盛世梦 砥砺奋进谱华章》参与“喜迎二十大 筑梦向未来”2022年宜兴市残疾人文艺汇演。10月15日,喜马拉雅有声诵读平台搭建完毕,首位参与者是盲人大学生周宇杰,他在志愿服务导师的指导下,倾情朗诵,向党的二十大献礼。第二位参与者是残疾人作家魏平,她朗读自己的原创作品《行走间的阅读》,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活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可以根据残疾人的时间和意愿 ,为每一个残疾人量身打造培训计划,一对一,一对四、读书沙龙、观后感分享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残疾人进一步丰富文化生活,提升阅读的品位,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爱生活”的生活理念,凝聚并培养一批具有较好阅读品味、朗诵能力的残疾人。同时,通过系列活动进一步正向激励了残疾人尤其是年轻残疾人在生活中不畏艰难,在工作中奋力拼搏,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生价值。
主持人:虽然,他们之中,有的不能用眼睛去欣赏四季的变换,有的不能用耳朵去聆听自然的声音,有的不能用脚步去贴近大地的温暖,但在这座爱心城市,残疾人同样享有让人生出彩的机会。
时间关系,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三位嘉宾,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再见。
任倬:
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