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您好!听众朋友,欢迎收听每天上午8:30 —9:00,为您直播的《政风行风热线》,我是主持人梧阳。听众朋友,今天上线的部门是市公安局,来到节目现场的是宜兴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单祖新同志,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陈斌同志、市公安局食药环大队大队长陈勇强同志和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大队大队长刘黎明同志。单政委,欢迎您和您的同事作客我们的直播节目。
单政委:主持人、各位听众,很高兴能够来到《政风行风热线》的直播现场和广大听众进行交流,接受社会各界朋友的咨询和监督,借此机会我要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宜兴公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
主持人:近两年,食品药品和环境领域犯罪一直是我们热议的话题,群众很关心食品药品及环境安全,那么公安机关是如何高效打击食品药品和环境领域犯罪,守护“青山绿水”和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呢?
单政委:从公安机关内部来说,充分发挥各警种的职能优势,坚持打整体战、合成战,技侦、网侦部门充分发挥手段优势,深挖犯罪线索;食药环部门循线深挖,线下追踪打击,并依托公安检查站和路面铁骑,加大对过往危废运输车辆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非法运输危废线索;基层派出所结合治安防控、警情处置和矛盾化解等基础工作,发现危废污染环境违法犯罪线索。从外部来说,着力构建部门联动、多方协同的一体化联动执法机制,会同生态环境、市监、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在食品、药品、环境资源等方面就线索移交、联合调查、现场处置、证据收集等方面开展一体化联动执法,推动形成“联勤服务实战、实战推动联勤”良性循环,推进线索移交、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行刑衔接工作落实落地,坚决杜绝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等现象,实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对接。同时,健全完善检法大案、要案提前介入机制,加强案件侦办过程指导,重点疑难案件在强制措施初期邀请检法部门提前介入,明确法律适用、取证要点,提高办案质效,依法、精准、有力惩处食药环领域犯罪。
主持人:单政委,今年以来,我市周边地区时发新冠肺炎疫情,群众的出行受到影响,请问公安机关在疫情期间有没有针对性的户政便民措施?
单政委:今年受疫情影响,大家的出行不如以前便利,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好疫情期间群众的户政服务,公安机关通过“网上办”、“不见面”等举措,方便群众快速、高效的办理户籍迁移等。
首先,针对6、7月份受理量较大的子女投靠父母的户口迁移,按以往政策,子女投靠父母迁移户口需要父母双方到场,但受新冠疫情影响,有时父母双方难以同时到场,公安机关从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角度出发,由窗口工作人员主动指导当事群众通过签委托书、委托亲友代办的方式办理户口迁移业务,窗口工作人员通过与委托人视频联系的方式核实确认委托事项,并做好工作记载。这样呢,一些急需为孩子办理户籍迁移的家长就可以在不到场的情况下办理好户籍迁移了。
其次,为切实解决受疫情影响群众提交证明材料困难问题,在办理各类户政业务中,经窗口民警审核确认,办事群众可以通过“苏服办”“苏政通”“锡证通”“灵锡”等政务服务APP,现场查询下载提交的《不动产登记证》《结婚证》《离婚证》《出生医学证明》等各类电子证照材料,并由本人签名确认,这些电子证明材料可以作为办理户政相关业务的有效证明材料使用。这样,就省去了群众在疫情期间来回跑、跑多个部门的困难。
最后,中高考临近,为保障考生顺利参加考试,公安机关开辟了“绿色通道证件”,考生如有办证需求,可以通过“绿色通道证件”方式快速办证,缩减“高考”学生办证周期。一些户籍地和居住地、就读学校不在一起的学生,可以选择就近办证,不必回户籍地办理,防止因疫情政策造成隔离等不便情况,尽可能方便考生。
主持人:近几年,我市驾驶员保有量越来越多,“车驾管”业务激增,市公安局在减少群众办理业务期间长时间排队等候上有什么新的举措?
单政委:主持人,我市公安致力警务改革深化创新,纵深推进现代化警务建设,针对减少群众办理业务等候时间上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增强群众对公安满意度。
一是为助力疫情防控、有效遏制黄牛插队、提升工作效率,车管所开通了车驾管业务预约通道,车主可在“宜兴公安微警务”公众号上提前预约、到场即办,减少排队时间和人员聚集。
二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新车管所即将在年内建成,届时为群众办理业务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
三是为方便群众就近办、一次办、多点可办,市公安局在我市经开区、环科园、丁蜀、和桥、张渚、徐舍、周铁、官林镇正式启用8个综合服务窗口,可办理车驾管和交通违章处理业务。另外,在中国邮政宜兴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全市23个邮政便民网点全面升级打造为“警邮车管所”,可代办包括驾驶证补换证、联系方式变更;补换领机动车号牌、行驶证,6年内免检机动车申领检验合格标志等33项交管业务,群众办理普通的车管业务再也不用去车管所排队,在综窗和警邮车管所,半小时内可以实现办结。
四是我市首家机动车便民服务站——“万饷机动车便民登记服务站”已进入试运行阶段,业务范围包括机动车注册登记、转移登记、抵押(解押)等业务,几乎涵盖了涉及小车、二手车的全部车管业务,预计月办理业务千余件,将有效缓解车管所目前的业务压力,也可成为群众办理车管业务的另一个可选去处。下一步,我们将授权开通更多机动车便民登记服务站,让群众切实享受到“家门口车管所”带来的便利。
主持人:陈大队长,我注意到,近年来,我市大型车辆因视线盲区导致的“包饺子”事故频发,我市交警部门是否会启动大型车辆“右转必停”管理措施?
陈斌大队长:首先感谢媒体朋友和听众朋友们对我市大型车辆因视线盲区导致“包饺子”事故频发的关心。大型车辆右转容易引发“包饺子”伤亡事故,一直是公安交警亟待攻克的难题,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即使大型车辆在右转弯时车速减至5公里/小时,仍会发生“包饺子”事故。只有“停车”才是主动防范的必然选择。“右转必停”指的是大中型客车、重中型货车、重中型专业作业车进入路口右转时,驾驶人要先将车辆停稳瞭望,确保安全后再起步。这样一来,大型车辆驾驶人有了安全瞭望时间,右侧的非机动车和行人有了确保自身安全的时间。目前,交警部门已对我市近2年来曾发生过大型车辆亡人事故的33个路口及大型车辆通行流量较大的10个路口逐一踏勘,因地制宜制定整改方案,下一步将以增设路面设施、安装电子抓拍设备、路面执勤纠违、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全面落实“右转必停”管理措施,届时,违反“右转必停”规定的,将对车辆驾驶人处100元罚款,并记1分。
主持人:食品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关系到全市百万市民餐桌上的头等大事。公安机关作为打击犯罪的一线部门,如何履行打击职能、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陈勇强大队长:食品安全重于泰山。为切实保障我市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和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宜兴市公安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坚持对食品犯罪“零容忍”,全面部署推动公安部“昆仑”专项行动,以攻坚大要案件为重点,牢牢把握“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的打击目标和“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的侦办要求,专门组建由食药环、网安、派出所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整合各部门力量资源,发挥警种优势,形成打击合力。近年来,深入排摸梳理出“假酒”、“假药”、“毒狗”等一批重点领域食药犯罪,做到不等不靠、主动贴靠跟进,全力展开凌厉攻势。去年以来,我局共破获食药类案件1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8人,公诉75人,成功侦破一起公安部督办食品犯罪案件。同时,不断完善联动机制,提升工作合力。会同市场监督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加大烟酒、屠宰、批发市场等行业检查力度,去年以来共开展了8次集中检查行动,共检查经营单位70余家(次),始终保持社会面严打高压态势,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主持人:刘大队长,目前,公安机关对于新生儿户口申报有什么便民举措吗?
刘黎明大队长:围绕新生儿出生,我市将需前往医院、公安、人社、医保等多个部门办理的多个“单事项”集合成为出生“一件事”。其中新生儿户口申报可以线上办理,需符合以下条件:一是新生儿是在宜兴市各级设有产科的医疗机构出生的,二是新生儿是在一周岁以内的婚生新生儿,三是新生儿父母是在江苏省登记结婚,且选择随其落户的一方具有宜兴家庭户籍。符合以上条件的新生儿,父母可以通过“i宜兴” app线上办理落户,具体操作流程为:下载i宜兴app并完成实名认证,然后在APP首页点击“办事”-“更多”-“一件事办理平台”,选择”出生一件事”,点击进入“办件详情”,进入办理界面后,首先要选择对应的落户区域,并仔细阅读注意事项,最后点击立即办理开始申报。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新生儿属于非婚生或者不是在助产机构出生等一些特殊的情况,还是需要至公安户籍窗口线下办理。当线上为新生儿申报完户口后,父母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取新的家庭户口本,一是可以选择邮寄,当EMS快递员送达新的户口本时,新生儿父母需将旧的户口本当场交给快递员;二是可以选择线下领取,新生儿父母可以凭其居民身份证到新生儿落户地派出所的户籍窗口线下领取。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几位领导,感谢听众朋友收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