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互动交流
法院《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主题:法院《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时间:2022-03-23 08:30:21
访谈嘉宾:宜兴法院的党组成员周馨,道路交通事故审判庭庭长吴畏,副庭长钱晋
访谈主持:梧阳

访谈实录

  主持人:

  您好!听众朋友,欢迎收听每天上午8:30-9:00,909宜兴新闻台为您直播的《政风行风热线》,我是主持人梧阳。听众朋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市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职责,锚定争当全省法院高质量司法领跑者目标,努力争先进位,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主要质效指标均位居无锡基层法院前列。

  今天就是宜兴市法院的热线时间,首先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应邀来到直播室的嘉宾,他们是宜兴法院的党组成员周馨,道路交通事故审判庭庭长吴畏,副庭长钱晋,欢迎各位作客直播室。

  周馨:

  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具体安排,今天,我们有幸来到《政风行风热线》,将通过这个平台与广大听众沟通,非常愿意接受社会各界的咨询和反映。

  主持人:

  听众朋友如果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建议都欢迎参加到我们的访谈中来,发表你的观点,也可以提出你所关心的问题。热线号码是88568909,期待您的参与。

  周党组,我们了解到,宜兴法院一直以来坚持服务大局,在依法履职中彰显司法担当,同时立足于维护民生权益,在为民司法中彰显司法温度,深化改革创新,在争创唯一中彰显司法活力。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审判庭创立的道交纠纷“一体化”处理机制已经是宜兴法院在全无锡地区乃至江苏省内一张响亮的名片,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今天,听众朋友就随我一起深度了解一下道交纠纷“一体化”处理机制的形成背景、创新经验和工作成果。下面先请周党组为我们介绍市法院创立道交纠纷“一体化”处理机制的背景?

  周馨:                                            

  好的主持人。早在2004年,宜兴法院就在交警大队设立了交通巡回法庭,及时高效地前置处理交通事故案件。近年来,随着我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随之攀升,因交通事故引发的纠纷也呈不断上升趋势。宜兴法院通过专题调研,发现2015、2016、2017三年仅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收案量每年都保持在2400件左右。交通事故案件多涉伤情鉴定,赔偿标准计算复杂,矛盾激烈调解困难,百姓诉累增加,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地方社会和谐稳定。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处置的司法需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2018年9月5日,在市委政法委领导下,宜兴法院牵头成立“宜兴市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法院交通巡回法庭、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司法局人民调解工作室及法律援助工作室、金融协会保险理赔工作室入驻一体化中心,开展道交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2019年3月,宜兴法院将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升级为江苏省首个专业化道路交通事故审判庭,集中受理全市范围内因交通事故引发的涉诉纠纷,着力打造一体化、信息化、专业化的道交纠纷调处团队。一站式化解事故纠纷,高效兑现当事人合法权益。

  今年已经是“一体化处理中心”实体化运作的第四个年头,因改革试点工作成绩突出,服务社会百姓效果显著,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驻锡指导组组长、省委巡视组原组长庄同保,原无锡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徐劼,宜兴市委书记封晓春,无锡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蒋飞等领导,先后至中心调研督导,对“道交一体化改革”宜兴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主持人:

  好的,谢谢周党组的介绍。

  我们知道,道交纠纷“一体化”处理机制是由多家单位共同开展工作的,能否请吴庭长介绍具体的工作情况吗?

  吴畏:

  好的,宜兴市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位于宜兴市交警大队内(龙潭西路88号),在宜兴市委政法委领导下,市人民法院、公安、司法、金融协会合署办公,联合打造的多元化道交纠纷调处新模式。目前,我市85%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在中心受理处理,在这里,可以实现交通事故受理、定责、非诉调解、鉴定、立案、审判、理赔一站式办结。中心采用保险理赔调解、交警调解、人民调解员调解、法官调解等多元调解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不断整合调解力量,调解效率大幅提升。一体化处理中心内还设有便民鉴定服务中心,法院法医驻点免费咨询,最短半天内可以出具法医咨询意见、了结纠纷。此外,一体化处理中心还可以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非诉鉴定。法律援助律师也常驻一体化处理中心,为群众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一体化处理中心经过法院的精心打造,自2019年开始应用数字化智能审判平台,实现了信息化、专业化提升,2021年全庭共审结2000多件交通事故案件,无一件案件被发改。截至目前,一体化处理中心已经调处道交案件7000余件。

  主持人:

  好的,谢谢吴庭长的介绍。

  主持人:

  这里正在直播的是《政风行风热线》,今天上线的部门是宜兴市人民法院,我们请到了该院的党组成员周馨,就大家关心的一些法院工作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交流。

  我们知道,宜兴法院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处置的更高司法需求,精心打造道交纠纷“一体化”处理机制,提供一体化、信息化、专业化的优质服务,请听众朋友随我来听一听这其中的“一体化”都有哪些便民利民的亮点特色。

  吴畏:

  刚刚我已经提到,一体化处理中心由市人民法院、公安局、司法局、金融协会合署办公,是由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推进诉源治理,打造多元化解道交纠纷的新模式,可以实现交通事故受理、定责、非诉调解、鉴定、立案、审判、理赔一站式办结。除了各部门联动密切以外,一体化在便民利民上还下了很多硬功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设立便民鉴定服务中心。提供免费法医咨询、一体化处理中心集中鉴定和上门鉴定三项服务。对于一些伤情轻微的当事人,经过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申请由法院的法医出具法医咨询意见书,法医咨询意见书可以作为法院审理裁判的依据,与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书具有同样的效力和作用,而法医咨询是完全免费的,当事人不需要负担任何费用。对于明确要求进行司法鉴定的当事人,一体化处理中心在法官指导下将为当事人办理非诉鉴定委托手续,也就是说案件即使不进入法院的诉讼程序,当事人也能拿到法院认可的鉴定报告,以此作为案件双方调解的依据,调解不成的,这份报告在诉讼中也同样可以作为判决的依据。便民鉴定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集中鉴定,每周在固定的三个工作日邀请无锡市区在册的鉴定机构到便民鉴定服务中心为事故伤者进行伤残鉴定,为当事人提供便利;对一些伤情特别严重,无法行动的伤者,指导法官还会视情况帮助当事人联系鉴定机构上门鉴定。便民鉴定服务中心设立以来,为当事人节省鉴定费300余万元,鉴定周期由90天以上缩短至45天以内。

  第二,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由法律援助中心在一体化处理中心内设立法律援助工作室,提供免费咨询和代理服务,充分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对于法律援助律师代理的案件,一体化中心也会予以特别关注。设立以来,已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800余次,充分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第三,开辟公益基金协助追偿快捷通道。在调处案件过程中,发现原告在起诉时未将垫付路救基金、尚欠医疗费的医疗单位列为诉讼主体的,将主动通知相关单位作为第三人参与诉讼、主张权利。目前,已依法追回路救基金及医疗费垫付款合计609笔1940余万元,有力保障了路救基金和医疗公益事业的良性循环。

  主持人:

  好的,感谢吴庭长的分享。我们知道,疫情常态化下,是会对法院审判工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外地当事人开庭受阻,在这方面,我们的道交纠纷“一体化”处理机制有没有什么优势?

  钱晋:

  好的,主持人。近年来,宜兴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加快建设智慧法院,信息化建设提升智慧审判效率,最大程度满足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群众司法需求。

  一是“云”审判大幅提升审判质效。宜兴法院道交庭率先开启无纸化办公,形成以电子卷宗为主、纸质档案为辅的办案模式,实现“一次扫描、全程使用、一键归档”,切实减少事务性工作。为提升工作效率,全面展开电子送达、网上立案、互联网审判等办案模式。2020年疫情以来,通过网上庭审、“江苏微解纷”审理、调解共600余次,调解、审结案件400多件。

  二是“云”指导促进道交纠纷前端化解。宜兴法院会同宜兴市公安局在经开区交警中队设立“事故快速处理一体化处理分中心”,设置了“法警联动远程视频指导调解室”,一体化中心法官可以通过远程视频指导开展保险理赔调解、交警调解、人民调解员调解等非诉调解工作,提升道交纠纷前端化解的成功率。

  三是自主研发办案软件提高办案效率。现在我们道交庭审理案件有个数字化智能审判平台,这个平台是宜兴法院原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王俐强带领我们道交庭法官集体研发的 “道交案件要素表”和“审判E工具”程序,创新开展要素式审判新模式,实现了“庭前证据交换智能化、赔偿金额计算自动化、文书初稿形成一键化”,大幅度提升审判质效。将交通事故庭审时长从原来的1-1.5小时缩短至平均30分钟以内,最短庭审仅需15分钟,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主持人:

  好的,谢谢钱庭长精彩的分享,听您的介绍,数字化智能审判平台是由我们宜兴法院自己研发的吗?具体的研发过程,是否能跟听众朋友们分享一下,我们也期待这样的创新成果向更多层面推广。

  钱晋:

  好的,主持人。我们知道,道交案件具有当事人多、赔偿项目多、计算过程复杂、法律适用繁杂等特性。这些特性意味着法官在审理案件的同时,需要进行大量精确计算,耗时巨大且人力难以避免错漏。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我们庭全体法官在原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王俐强同志的带领下,通过归纳案件特性,总结审判规律,尤其对改革初期在案件流转中的堵点和案件审理过程中的痛点开展专业研判,决定通过Excel电子表格建立数字化智能审判平台来助力道交纠纷裁判,运用各类公式以及程序语言,实现案件裁判信息化、智能化。经过道交庭法官的具体实践,并集中法官集体智慧,不断创新提优这套软件,使用已越来越成熟。

  Excel本质是对有效信息的筛选、提取、判断和输出。宜兴法院在审理大量道交纠纷案件的司法实践基础上,对以往案件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发现道交纠纷案件具有四个明显特征:

  一是当事人法律关系固定化。典型的道交纠纷案件主体为三方,伤者为原告,驾驶员及承保涉案车辆交强险和商业险的保险公司为共同被告。

  二是原告提供的证据类型化。

  三是被告的抗辩意见具有规律性。

  四是赔偿计算呈现公式化特点。

  借助于Excel表格,将民事诉讼案件基本信息数字化,将审理过程模块化,将裁判过程自动化。经过2年左右的反复实践与完善,逐步优化,实际应用中的数字化智能审判平台内含基础信息提取、赔偿项目计算、举证质证、答辩意见、裁判文书和调解计算等多个模块,通过各模块的相互关联,公式的相互运用,实现了庭前证据交换智能化、赔偿金额计算自动化、文书初稿一键形成,大幅度提升审判质效,进一步解放了裁判生产力,将法官与书记员从大量程序性及计算性工作中释放出来。

  说到推广,对于法官、书记员而言,Excel表格通俗易懂,操作简单易学,使数字化智能审判平台的应用零门槛;对于基层法院而言,Excel表格开发和维护成本较低,使数字化智能审判平台的推广普及低成本。我们已组成数字化智能审判平台调研课题小组,待时机成熟将以调研成果的形式进行推广。

  主持人:

  好的,谢谢钱庭长的介绍。我们知道,宜兴法院道交纠纷“一体化”处理机制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和沉淀,已经是无锡法院道交一体化改革推进过程中的排头兵,那么下一步,道交一体化机制接下来的发展思路是什么,请周党组介绍一下。

  周馨:

  好的,主持人。中心成立至今,“道交纠纷一体化”宜兴模式已经日趋成熟,接下来,如何为这块司法品牌注入新内涵,让它永葆生机活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必须更加坚决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以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赢得人民群众的好口碑,深入拓展、推陈出新,在重点工作中注入新生血液,在难点工作上精准施策,抓重点攻难点,通过一个个重点难点问题的有效破解,把“盆景”变成“花园”。

  第一、顺应新期待,打造道交案件审理“快车道”。主动履职作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思想,加快推进智慧审判赋能道交一体化机制,把“让当事人尽快拿到赔偿款”这个朴素愿望作为团队的终极目标。

  第二、定位新目标,构建多元化解“大格局”。聚焦矛盾化解,坚决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发挥合署办公的最大合力,一站式化解道交纠纷,压降环节,减少奔波,让更多纠纷解决在诉讼之前,降低当事人实现合法权益的成本。

  第三、拓展新思路,促进“一体化”机制常态化。着眼“一体化”机制长效长治。建立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制定规范流程,加大宣传力度,定期开展联席会议,及时解决一体化机制运行过程中的新问题。

  主持人:

  听众朋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宜兴法院始终贯彻多元化调解理念,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把群众最关切的民生民情放在心头,大力创建多元化道交纠纷调处新机制,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而不懈奋斗!

  时间关系,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市法院的领导们,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再见。

  周馨:

  谢谢主持人!谢谢听众朋友,网民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