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您好!听众朋友,欢迎收听《政风行风热线》。
今天是宜兴市教育局的热线时间,首先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应邀来到直播室的嘉宾,他们是吴自强副局长,普教科周骏科长、职社科韩冬华科长、人事科张志军科长、基建后勤服务中心王建红主任,欢迎各位领导作客直播室。
相关领导:
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具体安排,今天,我们有幸来到《政风行风热线》,将通过这个平台与广大听众沟通,非常愿意接受社会各界的咨询和反映。
主持人:
听众朋友,如果大家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建议都欢迎参加到我们的访谈中来,发表你的观点,也可以提出你所关心的问题。热线号码是88568909,期待您的参与。
主持人:
教育是百业之基,是最大的民生事业。尤其在宜兴,崇文尚教、耕读传家是传承已久的优良传统,是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2021年我市教育部门完成了哪些重点工作呢?
吴局长:
2021年1.教育品质持续提升。资源供给加快扩充,进修幼儿园、环科园幼儿园、东坡小学新建工程、悲鸿小学一期工程、江南大学一期工程和无锡外国语学校宜兴校区竣工投用,宜兴中学学生宿舍一期工程、新庄小学附属幼儿园和新庄中学教学楼等6个改扩建项目如期完工,东氿中学、金城小学、紫薇幼儿园和枫隐幼儿园建设改造工程等12个在建项目快速推进。内涵建设全面加强,立项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1个、省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3个;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银牌1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6金24银;获省职业教育类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个、二等奖3个,实现职成教省教学成果奖历史性突破。2.队伍建设精准发力。修订出台《宜兴市教育人才引育实施细则》,签约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93人;开展校级副职岗位公开竞聘,优化90后挂职干部考核办法,持续实行农村教师向城区流动招考制。4名教师获评省特级教师,2名教师获评省“苏教名家培养对象”,27所学校获评宜兴市级以上“四有”好教师团队培育单位。
3.教育改革纵深推进。编制出台《宜兴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健全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课外读物、作业、体质健康监测机制,落实“双减”政策,在无锡大市首推初中学校提供晚自习服务,实现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积极引导有证有照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99.5%。创建无锡市“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项目学校5所;15个教育集团考核获优秀等级,教师发展中心通过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验收。
4.立德树人全面深化。依托学生心理云平台,编制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指导手册。坚持课改提质,举办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获全国职业院校班主任大赛一等奖1个,优质课、基本功、技能大赛评比一等奖省级22个、无锡市级94个。坚持素质强基,修订完善体育、艺术中考方案,精心组织“三节一会”和各类体艺科技赛事,加强学生社团和特色项目建设,在各级各类赛事中获多个奖项。
5.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梳理为民办实事任务清单200多条,入选无锡宜兴两级“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6个,立项宜兴市示范书记项目9个、优秀书记项目28个,入选省、无锡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项目4个。出台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分析研判和情况报告制度,召开局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会议,下发加强局机关作风效能建设通知,提升机关服务效能。
主持人:
教育工作在宜兴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寄托着宜兴人民重教兴文的强烈愿望,理应成为宜兴的特色品牌。今年我们将有哪些工作要开展?
吴局长:
2022年工作中,1.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分层分类实施课程游戏化项目,加强无锡宜兴两级新优质学校培育,开展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年度项目考核。强化新高考方案研究,突出加强强基计划培养,全力支持宜兴中学创成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攀登计划,加快推进江南大学宜兴校区建设。
2.加强教育内涵建设。丰富心理训练线上资源,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加强中考高考备考研究,深化集团化办学和初高中课改联盟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符合学生特点的艺术活动,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品牌培育。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对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问题零容忍。优化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岗位晋级、适岗聘用、轮岗交流等制度,完善教师周课时标准方案,探索跨区域跨学段跨学科交流、超编学校额外交流机制,提升师资使用效能。健全完善校(园)长培养、选拔、管理、使用机制,实施第二期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努力培养更多名特优校长和教师。
4.强化教育发展保障。建成投用宜兴中学实验楼改造项目、官林中学宿舍新建工程、紫薇幼儿园和枫隐幼儿园建设改造工程等10个建设项目;加快建设东氿中学、金城小学、宜兴一中周铁校区新建工程,宜兴中学实验中心改造提升工程,学府路实验小学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宜兴中学空中操场综合体和宿舍楼改造工程、王婆地块幼儿园和小学新建工程、梅林小学新建工程、翡翠天元幼儿园新建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5.提升教育服务水平。推进学科类培训机构“营改非”工作,坚决落实“双减”政策。全面实施“一校一品”“一生一运动项目”“一生一艺术特长”体艺素养提升工程,积极培树“名师走校服务”“集团服务共享”等品牌项目,巩固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成果,促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
6.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积极探索义务教育集团党建联盟建设,广泛开展迎接党的二十大主题宣传活动,完善意识形态分析研判制度,落实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宜兴教育高品质发展新举措、新成就,以高品位、接地气的教育宣传凝聚起理解、关心、支持宜兴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主持人:
以下时间,我们关注微信平台上听众的提问: 2022年城区公办幼儿园的招生时间和政策?
普教科周骏科长:
答:2022年幼儿园招生工作政策没有大的改变,城区公办幼儿园依然按批次招生。2022年9月有两所新的公办幼儿园将投入使用,一所是袁桥社区对面的紫薇幼儿园,另一所是誉珑湖滨旭辉府旁的枫隐幼儿园,城区公办幼儿园的服务区划分将会作调整,增加紫薇和枫隐两所幼儿园的服务区,请市民微信关注微信公众号“宜兴教育”,预计4-5月份会公布今年的招生方案和服务区划分政策,公办园招生平台的入口会在公众号上公布。
主持人: 2022年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有哪些便民新举措?
基建后勤中心王建红主任:
答: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的严重影响,我们积极采取多项措施,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入学,资助人数达29391人次,发放金额3100.4825万元。2022年我们将进一步简化学生资助申请的程序,真正使这一工作成为民心工程、惠民工程。
1.困难学生的认定更简化
根据教育部《关于取消一批证明事项的通知》、《江苏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我们联合民政、财政、公安、人社、人武、住房保障、市场监管等部门和残联、总工会等单位,实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信息共享。我们依托信息共享系统,简化证明手续,只要在系统中存在的学生一律直接认定为“特别困难”,不需要提供任何证明材料。
2. 资助申请的方式更简捷
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各学段所有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或监护人)通过申请平台正式提交资助申请。一开学,各校下发《告家长书》,需要资助的家长根据《告家长书》上的要求,登陆“江苏省学生资助申请平台”申请资助。资助申请分为移动端和电脑端两种方式,采用身份证号+密码(身份证后6位)方式登录。学生或家长在申请平台移动端(或电脑端)填写家庭经济相关信息,做出诚信承诺后,在线提交资助项目申请。申请平台系统后台依据《江苏省学生家庭经济信息采集量化指标体系(2020年8月修订)》的计分方式,对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打分,生成学生家庭经济信息量化分值。学校结合走访、民主评议等方式,通过电脑端对量化分值进行调整,对学生资助项目初审(包括是否通过申请、资助具体金额等),主管部门进行复审。
学生通过平台申请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问题,实现了学生资助申请、诚信承诺、资助审核等全流程线上管理,减少了学生的跑腿,维护了学生的自尊。
主持人:目前培训机构的收退费矛盾较多,我想了解一下政府今后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对培训机构的收费进行监管?
职社科韩冬华科长:
答:为贯彻落实“双减”意见精神,防范“退费难”“卷钱跑路”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发生,2021年10月份教育部等六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一是要严格规范预收费管理。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普通高中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参照执行。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培训要全面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严禁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学员合法权益。二是要全面实施预收费监管。实行预收费监管全覆盖,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应全额纳入监管范围。采取银行托管、风险保证金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有效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相信通过深入推进校外培训资金监管,对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切实保护学生家长合法权益、构建校外培训良好生态会带来重要的促进作用。
主持人:我家小孩今年高考,想报考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我想问一下,要如何报考?另外,如果报考了未录取,会不会影响其他的志愿?
人事科张志军科长:
答:感谢你对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工作的关注。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培养,是省教育厅、财政厅和人社厅在2016年出台的政策,“十四五”期间,我省继续开展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招生工作。
在报考条件上,凡符合国家高考政策、户籍在宜兴市的高中毕业生,均可以报考我市的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填报我市的乡村教师定向志愿。录取的定向师范生,在入学前与我市教育局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
关于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录取方式,我市的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培养层次为四年制本科,培养计划纳入普通高等学校年度招生计划管理,属于本科高校提前批次,执行的是相应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是定向招生,也就是按志愿填报情况分县(市、区)择优录取。提前批次未被录取的,不影响正常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
主持人:
时间关系,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几位嘉宾,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再见。
相关领导:
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