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您好!听众朋友,欢迎收听《政风行风热线》,我是主持人梧阳。听众朋友,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坚持“学思践悟”一体推进,把“学党史、悟思想”获取的精神动力,转化为“办实事”的具体实践,重点推出“构建内畅外联的交通重点通道、打造惠民公交、建造航道桥梁避碰防护工程”等3项实事项目,为宜兴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交通“先行”作用,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今天是宜兴市交通运输局的热线时间,首先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应邀来到直播室的嘉宾,他们是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军同志、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群雄、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曹炜、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冯翎、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曹庆林同志,欢迎各位领导作客直播室。
听众朋友,如果大家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建议都欢迎参加到我们的访谈中来,发表你的观点,也可以提出你所关心的问题。热线号码是88568909,期待您的参与。
主持人:
简要谈谈2021年下半年,在促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上有什么规划 。
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军同志:
今年以来,我局迅速掀起交通建设发展热潮:重点工程快速推进。上半年完成工程投资约5.8亿元,宁杭高速公路东互通、宜官路建成通车;汤省线、360省道茗岭段等工程有序推进;丁蜀通用机场进入扫尾阶段;“三路”工程(宜马快速通道、S341周杨公路、范蠡大道北延)前期工作加速推进。安全态势持续稳定。源头治超信息系统实现全覆盖,公路超限超载控制水平始终稳居全省前列;124套桥梁防碰撞系统建成投用,相关先进做法被省交通厅在全省推广;公交车“主动智能防控系统”完成建设,重点从业人员身心健康排查有序实施,“源头、车头、人头”监管进一步夯实。污染防治卓有成效。78家码头完成环保手续完善,总体进度居无锡地区首位;非法码头整改力度持续加大,9家取缔,43家关停;港口船舶岸电设施和粉尘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快速推进,船舶污染物实现“应收尽收”。此外,我们还高分获评“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成为全国仅有的8个“四好农村路”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双示范县(市)之一。
下半年,我们积极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构建外联内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是紧扣目标任务,高效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坚决把“三路”工程作为“头号工程”,力争周杨公路10月份、范蠡大道北延11月份进场施工。年内我们还将全面建成360省道茗岭段,推动丁蜀通用航空机场如期建成试飞,加快推进汤省线改扩建和锡溧漕河桥梁改造等工程,实施老宜金线、丰新线等老路改造,配合做好锡宜高速改扩建、锡宜市郊铁路S2线以及盐泰锡常宜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在持续构建对外通道的同时不断建强市域交通骨架。
二是统筹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高标准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完成100公里镇村道路建设、20座危旧桥梁改造,启动环太湖四好农村路一体化建设全国示范路创。
三是聚焦安全环保,不断提升行业治理水平。继续打好交通运输领域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品质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同时,不断提升执法力度和强度,突出围绕行业堵点、难点、痛点,通过严管重罚形成震慑、取得实效,筑牢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主持人:
宜兴交通人将以倍加振奋的精神、只争朝夕的干劲、全面过硬的作风,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勇当先行,用更多夺得第一、创成唯一的发展业绩,在打造“两个中心城市”的历史进程中烙下交通印记。
为坚决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扩散蔓延,交通各部门积极部署,主动作为,采取了哪些有效有力措施,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冯翎:
面对新冠疫情,我局始终抓住关键部位点位。在两站防控方面:宜兴高铁站、宜兴客运站两个防控点严把“体温检测关”“身份核验关”“集中转运关”。今年以来,两站共排查来宜旅客320万人次,集中转运1万人。
在公共交通方面:第一时间发布公告,停开中高风险方向的客运班车,出租车、网约车不得进出中高风险地区。全市客运、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全面落实健康码查验措施。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车辆日常消杀、驾驶员安全防护以及乘客防护提醒三项措施。
在交通工程方面:对全市在建的水、陆交通工程开展全面不间断摸排,并实行实名制管理和日报告制度。重点加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质检单位等人员管理;落实生活区、办公区、施工区和用餐区等消杀措施;加强现场工作人员的防护,以及外来物料车辆和人员的管控。
在冷链运输方面:对进口冷链运输企业加大检查力度,重点检查人员防护、车辆消杀、物资储备、海关通关证明,以及疫苗接种和每周三次的核酸检测情况。目前2家进口冷链运输企业的14名从业人员均已完成疫苗接种。
主持人:
新冠疫情发生后,市交通运输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防疫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严格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共防”的总体要求,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产业强市”战略的先决性条件,交通部门如何贯彻“交通先行”方针,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
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群雄:
十四五期间,我局将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打通“瓶颈”,构建“高快一体的公路网”。实施“断头路”打通和“瓶颈路”拓宽工程。加快推进锡宜高速扩建、宜马快速通道、341省道周杨公路、范蠡大道北延、宜长高速北延等工程建设,推动开展常宜高速南延前期研究工作。
二是统筹规划,打造“多层次融合的轨道网”。推进盐泰锡常宜铁路开工建设。加快锡宜市郊铁路S2线的前期研究,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提前规划盐泰锡常宜铁路南延经湖州连接杭州,主动对接沪苏湖城际铁路,进一步拉近与上海的时空距离,加快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升级改造新长铁路,使铁路货运直通沪、宁、杭等长三角中心城市。
三是整治升级,完善“外联内通的航道网”。加速推进锡溧漕河航道升级改造工作,启动芜申线西氿段改线工程。实施宜兴新港作业区千吨级码头建设工程。
四是联动发展,融入“世界级机场群”。今年内建成投用丁蜀通用航空机场,同步规划建设丁蜀通航产业园。
五是超前谋划,布局综合客货运枢纽。在宁杭高铁宜兴站南侧建设锡宜市郊铁路S2线综合客运枢纽,与宁杭高铁宜兴站综合客运枢纽整合布置。规划建设S2线东氿广场站综合客运枢纽,方便市区群众快捷出行。结合新长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在新长铁路货运北站以东至锡溧漕河航道间设置公铁水综合货运枢纽,并配套建设内河港口作业区。
六是新增通道,畅通宜南山区旅游路网。续建完成360省道茗岭段和汤省线改扩建工程。推进实施宜长高速云湖互通工程。规划建设画溪路(丁蜀镇区至湖㳇金湖路)、张灵慕线拓宽改造(丁张线路口至金沙路口)、阳灵隧道复线、龙海路隧道(连接龙池山与竹海景区)、莲花荡路(连接360省道与宁杭高速丁山互通)等工程。通过完善旅游公路网,提升通道通行能力,实现宜南山区“快进快出”的目标。
主持人:
十四五期间,交通运输局将加快推进与长三角核心城市的交通一体化发展,持续提升与周边其他城市的互联互通水平,构建“内畅外联、运行高效、宜居宜游”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长三角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为“产业强市”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
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今年,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在关切民生交通安全生产管理治理方面所开展了哪些重点工作。
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曹炜: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生命至上、安全至上”,抓实交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一是持续保持治超高压态势。累计查处超限超载车辆1764辆,卸(驳)载11420.5吨,全市超限超载率持续稳定控制在0.5%以下,控制水平居全省前列。确定96家重点货运源头企业,逐一签订承诺书,并安装源头称重信息系统,接入监管平台。加快推进路面动态称重系统建设,硬件设施全部建成,目前,正处于软件平台的对接调试。
二是强化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完成公交车“主动智能防控系统”建设,额外为每台公交车安装360全景倒车影像系统(无锡地区首个安装的区县)。完成319名危货驾驶员,2228名公交、普货驾驶员职业病体检。配合公安部门对重点车辆驾驶人背景开展滚动排查和分析,对不合格驾驶人及时进行岗位调整或清理。牵头开展“两客一危”非法挂靠车辆清理“回头看”并建立协同推进长效机制。牵头建立宜兴市道路交通事故联合调查机制,形成路警联合监管、联合惩戒工作新格局。
三是深化基础设施隐患治理。公路方面,重点围绕通行公交、校车,以及平面交叉、临水临崖、急弯陡坡、村庄集镇、桥梁隧道等风险隐患集中路段,累计出新磨损标线15671平米、维修更新标志263套、维修增设护栏3919米、增设警示桩1764根,封闭中分带开口39处。全面完成4项、有序推进4项交通基础设施集中提升改造工程。航道方面,持续加大等级航道巡航检查力度和频次,实施桥梁避碰三年行动,开展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排查,按照“一桥一档”要求建立辖区桥梁档案,全面完成124座干线航道桥梁智能避碰系统建设,相关先进做法被省交通厅在全省进行推广。
四是加强水运安全执法监管。累计实船检查进出港危化品运输船舶790艘次,清理各类“三无船舶”63艘,处罚外来运泥船90艘次。开展港口码头安全整治专项行动,督促乡镇对52家非法码头全面实施封停,指导72家“有证无评”码头完成环保手续完善。建立港口码头危险货物作业申报核查制度,累计申报核查634家次。严格涉水项目监管,加强对张公洞、陶祖圣境、青龙山公园等景区涉水项目的检查频次和力度,督促经营主体严格落实安全措施。此外,我们还强化了铁路和邮政安全整治。
主持人:
交通运输部门严格落实各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交通职能,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如何从本部门出发,更好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全面提升交通运输领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冯翎:
今年以来,我局主动打好交通领域的污染防治攻坚。一、积极打造绿色生态路。打造“宜路陶醉”旅游公路品质工程,至2020年底,我们已经实施完成了360省道洑湖段、蒋张路、竹海复线、雅达南环路等一系列重点旅游公路工程。
二、全力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大力推动集装箱、大宗建材等通过水运运输,上半年集装箱运量达1.2万标箱,同比增长约5%。目前全市货运量水运占比已达32.5%。同时,“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更新车辆496辆,目前新能源、清洁能源等“绿色公交”占运营公交车辆比重超过70%。
三、切实加强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目前,有证码头已基本完成环保问题整改,无证码头取缔9家,关停43家。我市400总吨以上的船舶水污染物装置全部安装到位,400总吨以下船舶已安装792艘。港口码头污染物接收装置及船舶岸电设施规已基本做到应装尽装。船舶垃圾与港口污染物接收已基本实现“应收尽收”。
四、全面强化汽车维修行业生态环境治理。制定《宜兴市汽车维修行业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方案》,对全市614家维修企业逐一发放《汽修行业环境保护治理告知书》,督促企业开展污染防治自查。自2021年7月19日开始,交通运输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维修企业进行综合体检并形成整改闭环。
五、有效加强交通工程施工环境治理。督促建设及施工单位落实工地扬尘污染治理主体责任,加快提升我市交通在建工程工地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制定出台《宜兴市交通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红黑榜”考核管理办法》,推进施工工地“全流程、全覆盖”的文明施工精细化管理,积极打造绿色文明工地。
主持人:
交通与大众生活出行息息相关,交通各部门如何在自身职能范围内,通过扎实有力的举措,更好地关注并着力做好民生服务的。
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曹炜:
我局始终坚持“人民交通为人民”理念,一是持续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加快推进高塍红塔公交首末站建设,建成50只城乡公交候车亭,继续推广“智慧公交”发展模式,构建大数据平台,优化公交智能调度系统,有序推进电子站牌升级改造,精准实现车辆定位、到站预报、出行方案设计、出行信息查询等功能,努力提供更加舒适便捷智能的公交服务。
二是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持续开展“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行动,融合线上信息系统和线下窗口服务,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工作,实现“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着力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对符合条件的即办件,实行“1小时”办结制,全力提升群众满意度,优化营商环境。
三是更好擦亮四好农路品牌。巩固深化“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成果,完成100公里镇村道路建设、20座危旧桥梁改造,有效保障全市农村公路通行条件。依托高等级农路,打造更多“景观道”“致富路”,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做优做强“宜路陶醉”农路服务品牌,启动环太湖四好农村路一体化建设全国示范路创建,力争推动“宜路陶醉”农路品牌在知名度、影响力上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四是大力推进农村物流发展。整合农村物流和客运资源,深入推进交邮融合发展,完善交邮合作、节点共享、共同配送等机制,努力实现“有货必送、货必到家”,打通农村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厘米”。
主持人:
交通运输局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出发点,坚持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并重,强化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交通供给,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对保障我市运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随着我市综合执法的成功改革,2021年,有什么新打算和新举措,更好地履行行政执法职能职责。
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曹庆林同志:
今年,我大队坚持以执法监管为抓手,为我市交通运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强化履职尽责,保持安全形势稳定。重点加强全市“两客一危”运输企业、风景旅游区涉水游览项目、危险品运输船舶、工程质量等安全执法监管,开展“安全生产月”主题活动和2021年度船舶防污染及水上人员救助应急演练。
二、突出执法监督,增强行业监管力度。常态化开展矿产品运输秩序整治和出租车常态长效管理。另外今年还重拳出击抓好外来“客土”整治、船舶污染、码头环境提升,“美丽河湖”整治;做好交通运输领域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履行情况大排查;做好各运输企业驾驶员职业禁忌大排查;开展交通运输领域危险化学品使用专项整治及流动加油车非法改装检查和驾培作业驾驶培训提升专项行动。
三、落实整改责任,狠抓交通环保监管。开展汽修行业和港口码头安全环保联合检查,有序推进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签订船舶岸电设施安装,指导正常经营码头全部注册运行船E行系统,加大污染防治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船舶污染物接收装置的运行、在航船舶封舱、物料堆场的遮盖、作业期间扬尘防治、进出车辆抛洒滴漏及污水收集纳管情况,增加燃油抽检频次,减少环境污染。
四、坚持严管重罚,有效提高执法效能。我们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安全生产法》,借力用力,促进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同时加快推进桥梁防避碰智能警示系统、智慧治超项目、公路动态称重系统等项目建设,全面实施运政在线、货运源头、危化码头、主动安全智能防控和智慧海事等科技执法平台应用。强化“黑车”、非法流动加油车、旅游客运等道路运输车辆监管,建立健全部门间案件移送机制。
五、整治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服务质量。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群众组织走访调研,截至目前,共开展相对人座谈97次,走访企业144家,面向企业培训6次,培训人数582人。切实践行群众路线,展示新时代交通执法队伍的良好风貌。
主持人:
执法大队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各级决策部署,紧扣年度目标任务,细化各项工作措施,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时间关系,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几位嘉宾,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本期节目的文字版您可以点击宜兴政府网互动问答板块《政风行风热线》专栏进行查看。再见。
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军同志:
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