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互动交流
残联《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主题:残联《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时间:2018-11-28 08:30:20
访谈嘉宾:市残联副理事长蒋备军
访谈主持:梧阳

访谈实录

主持人:

您好!听众朋友,欢迎收听每天上午8:30 —9:00,为您直播的《政风行风热线》,我是主持人梧阳。听众朋友,2018年,全市残联系统按照省、无锡市残疾人工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坚持以残疾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根据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围绕重点、多点突破。紧盯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弱项”和“短板”,融合各方助残资源,提升为残服务水平,努力使更多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

那么今天呢是宜兴市残联的热线时间,首先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应邀来到直播室的嘉宾,他是市残联副理事长蒋备军,欢迎蒋理事长作客直播室。

蒋备军:

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具体安排,今天,我们有幸来到《政风行风热线》,将通过这个平台与广大听众沟通,非常愿意接受社会各界的咨询和反映。

主持人:

听众朋友,如果大家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建议都欢迎参加到我们的访谈中来,发表你的观点,也可以提出你所关心的问题。热线号码是88568909,期待您的参与。

主持人:

消除残疾人贫困,改善残疾人民生,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市残联通过普惠特惠政策保障、多方协调爱心机构,精准扶贫改善福祉,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关于社会保障兜底,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这方面工作,我们听一听蒋理事长的介绍。

蒋备军:

好的。在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方面,我简单概括为六个方面:

一是实施残疾人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项目。该项目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上年度项目于2018年6月29日已经结束,已经赔付247件,赔付金额661.89万元,赔付率已经近280%。新一轮项目实施以来,目前收到报案54起,已经赔付49起,赔付金额115.3万元。二是认真审核残疾人两项补贴。截至目前,已经协助审核新增护理补贴758人,生活补贴509人,享受护理补贴和生活补贴人数分别达5757人和6503人。三是开展贫困残疾人住房修缮。各镇(街道)已经上报符合条件的残疾人27户,市残联确定可以修缮24户,补贴金额预计达39万元。四是创新开展光伏扶贫。联系协调了无锡市德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两户重度残疾人困难家庭免费安装一套5千瓦的光伏电站机组,该机组年发电量能达到6000度,家庭年收益可以达到5500元。五是继续实施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截止到上月底,客运公司刷卡数54万人次,金额157万元;公交公司刷卡数60万人次,金额101万元。六是整合社会资源帮扶困难残疾人。全国助残日期间,各镇街道残联开展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和结对帮扶活动和阳光扶贫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帮扶资金达100万元,惠及200多名残疾人。

主持人:

就业对残疾人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他不仅是残疾人解决生存问题的主要途径,也是残疾人获得社会认同,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方式。近年来,市残联在就业增收助力,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这方面持续发力。我们来听一听保障政策是如何有效落实的?

蒋备军:

好的,主要概括为四方面工作:一是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在爱德学校建成1300平米的校内培训中心,完善了残疾人培训的硬件设施。继续举办23人参加的陶艺长期培训班,6人实现就业;依托紫砂校友工作室,聘请省大师等开展两期50余人参加的紫砂技艺提高班;举办了55人参加的无锡市级茶艺师培训班,47人获得人社局颁发的初级茶艺师资格证书;举办三期90人参加的电子商务培训班;赴各镇街道举办204人参加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继续与丁蜀成校合作开展学历培训,目前本科在读17人,大专在读8人。受无锡市残联委托培训参加第六届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的选手,2人分获陶艺项目第一第二名,1人获CAD制图第二名,1人获男服制作第四名,1人获钩针编织第七名,为无锡取得全省综合排名贡献三分之一以上分数。二是招聘拓展就业新路子。市级层面11人实现就业;8个镇街道举办招聘会,53人实现就业。三是政策助推就业稳增长。目前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133家,集中安置残疾人6015人;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558个,安置残疾人就业1110人,与去年相比,按比例安置残疾人企业增加30家,企业安置率提升5.67%;新增加就业残疾人56名,残疾人就业率稳步上升5.31%。实施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奖励政策,核定超比例奖励单位19家,超比例残疾人29名,奖励金额219240元。四是创新拓展就业新渠道。托养中心注重转型发展,为精神智力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实施以20%肢体残疾人参与劳动管理80%精神智力残疾人的模式,汇智工坊为30人提供辅助性就业机会,平均收入达300元,部分残疾人达1000元;与沪花文具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在中心开设福利车间,为25名残疾人签订就业合同,残疾人除五险一金外,每月获得不低于2020元报酬。按照上级要求,在每个镇、街道和有条件的村社区创建40个“残疾人之家”,成立市级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劳动项目配送中心,为镇村级“残疾人之家”配送劳动项目,目前,503人参加辅助性就业劳动,其中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达50%以上。

主持人:

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是提高人口素质和残疾人生存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关于康复项目优化,增强残疾人康复能力这方面工作,请蒋理事长介绍一下?

蒋备军:一是常规康复精准化。加快推进精细化康复信息管理工作,完成全市274名0—14周岁残疾儿童和系统内17344持证残疾人的康复需求采集,为426人实施免费白内障手术,为28名贫困听力残疾人安装了助听器,为15名肢残人安装假肢社保结报。目前救助0-6岁残疾儿童225名,7-14岁40名,共计265名。为3名儿童进行人工耳蜗手术植入补助15万。二是机构康复专业化。市脊柱侧凸康复中心对全市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一、二年级100所学校,38649名学生进行脊柱侧凸筛查工作,共筛出阳性学生3188名,阳性率8.25%,与去年相比较今年阳性率降低了2个百分点。中心确诊218名学生,其中进行康复训练的18名。市低视力康复中心为83所幼儿园的27967名学龄前儿童完成视力筛查。筛查结果异常有4445名,占筛查总人数的15.89%。中心为97所中小学近四万名五六年级及初一初二学生开展视力及屈光度筛查。今年新增70名低视力康复训练患者,在训总人数达到83名,累计提供9726人次康复训练服务,其中已有30名患儿视力达到或接近痊愈水平,5名患者达到治愈水平后退出康复训练。三是特色康复个性化。根据个性化和差别化要求,上门入户,量身定制,今年辅助器具适配863人1361件,无障碍改造进家庭37户,康复体育器材进家庭110户。农疗中心除了依托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外,还积极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加盟中心运行管理。中心成功申报2017-2019年的公益创投项目“播撒爱心、点燃希望”。该项目主要以大棚劳作以及太极拳和手工制作这三门课程为主,并且定期开展志愿者活动。“开心农场”60块菜地全部被爱心人士认领,爱心人士与康复中心、成长中心的15名残疾儿童进行了爱心结对。目前,中心组织开展康复活动71次,参加活动人数近千人次。

主持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日益增长,这就让文化助残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影响着残疾人自身表达及未来发展,市残联以人为本,突出特色,在文化助残的探索实践上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听说,残疾人文化助残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啊。

蒋备军:

一是聚焦重要节日开展活动。举办庆祝第二十八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暨“走进新时代,共圆小康梦”第二届残疾人歌文艺汇演,本次汇演由音乐舞蹈类、戏剧类和曲艺类三个部分组成,各镇街道和为残服务机构选送25个节目参赛,打造了“宜兴符号”的文化品牌,残疾人艺术才华得以展现,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二是选送选手参加省残运会。代表无锡组建盲人门球男子女子队,赴全国基地集训,男队女队在省第十届残运会中获得铜牌。此外,选送10名运动员参加的田径、聋人男子篮球等比赛也获得优异成绩。三是依托文化基地展能出彩。制定文化创业基地实施细则,规范基地管理和考核工作,依托紫砂文化让残疾人实现更有价值、更有尊严的就业。今年4月,全省宣传文化体育工作会议在宜兴召开,紫砂文化助残工作得到省残联领导的高度赞扬。今年,爱德陶艺社6名残疾紫砂艺人通过考试职称得到晋升,其中4人晋升为高工。大师结对残疾紫砂艺人成效显著,23人中13人职称得到晋升,德艺素养全面提升。陶艺社受邀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交易会,参加了由中国残联福利基金会等主办的“手工艺者积善之家”揭牌仪式,现场展示制壶和陶刻技艺以及紫砂作品,受到到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主持人:

残疾人朋友用他们的行动,展示着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身残志坚、敢于拼搏的顽强精神。

今年,在残疾人的权益尊严保障上,我们的工作开展得如何?

蒋备军:

今年以来,我们切实重视信访维权工作。市法律援助中心继续做好残疾人法律援助首席律师定点联系工作,10名专职律师定点到各镇(街道),对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调解、代书、协调、代理等法律服务。目前,中心为残疾人提供了法律咨询服务291件次;为53名残疾人办理工伤等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江苏谋盛律师事务所作为市残联设立的公益法律服务基地,目前,为残疾人提供了无偿法律咨询服务112件次,为32名残疾人提供了交通事故等诉讼服务。目前,市残联信访维权办公室共接处残疾人来信来电来访521件次,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落实,实实在在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全市没有发生一起因到市残联初访处理不当而导致的群访和越级上访现象。

主持人:

我市的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平台进一步拓展、残疾人生活就业环境进一步优化,残疾人的康复服务进一步提升。那么,我们接下来想请蒋理事长来简单介绍下2019年残疾人事业的具体思路。

蒋备军:

好的。2019年,我们一方面将兜底线、促发展,坚决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

一是在强化兜底保障上动脑筋。突出精准保障,进一步强化残疾人信息核对,及时更新残疾人基本信息,动态化管理残疾人数据库,确保符合保障条件的残疾人一个不少,真正实现“应保尽保”。继续落实残疾人团体意外伤害保险项目,为残疾人构筑保障防线。

二是在夯实培训内容上下功夫。依托市爱德培训学校,以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以争创省级“非遗”残疾人培训基地为动力,继续实施省残疾人技能培训提升计划。继续实施省电商助残计划,举办1—2期电商或电商创业培训班。明年完成培训任务600人次,就业率达60%以上。

三是在提高就业质量上求突破。继续发挥按比例就业政策助推作用,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落实各项就业政策提高企业招录残疾人的积极性。探索引进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精准就业服务。发挥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配送中心作用,力争在辅助性就业上实现新的突破。扎实推进“残疾人之家”政府为民实事工程。

另一方面,我们将强弱项、补短板,不断提高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突出精准康复服务。大力开展康复机构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把脊柱侧凸的预防工作迁移,在无锡地区首个开展小学三、四年级脊柱健康操创新试点工作。继续拓展农疗康复服务新内涵,开展送康上门、送康至残疾人之家等工作。在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站、残疾人之家等机构试点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租借点。根据上级部门安排部署做好第三代残疾证换证工作。

二是激发文体助残活力。加强残疾人文体艺术活动平台建设,更好地满足残疾人多元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全力维护合法权益。全面落实法律援助、律师定点等制度,继续抓好残疾人学法用法工作。

第三,我们将抓保障、优环境,努力凝聚残疾人工作强大合力。

加强组织领导,狠抓队伍建设,注重氛围营造,着力构建覆盖全面、形式多样、深入人心的宣传网络,进一步造浓关心残疾人生活、关爱残疾人事业的社会氛围。

主持人: 听众朋友,残疾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文明进步的推动者,也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主体,更是同奔小康不可或缺的群体。期待看到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刻苦学习,保持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发扬顽强拼搏、奋发进取的精神,为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

时间关系,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几位嘉宾,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再见。

蒋备军:

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