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互动交流
公用事业局《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主题:公用事业局《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时间:2018-10-31 08:30:27
访谈嘉宾:

访谈主持:梧阳

访谈实录

主持人:

您好!听众朋友,欢迎收听《政风行风热线》,我是主持人梧阳。近年来,我市公用事业部门专注民生,始终贯彻“城乡一体,普惠共享均等”的理念,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和民生需求,勇挑重担,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城乡公用服务体系。水务、环卫、燃气等板块持续发力,不断突破创新,不仅有力满足了全市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切实保障了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今天,是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的热线时间,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应邀来到直播室的嘉宾,他们是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党委书记邵旻、市水务服务中心主任陈亚强、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党支部书记汪建伟、市燃气服务中心主任汤俊,欢迎各位领导作客直播室。

邵书记:

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具体安排,今天,我们有幸来到《政风行风热线》,将通过这个平台与广大听众沟通,非常愿意接受社会各界的咨询和反映。

主持人:

听众朋友,如果大家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建议欢迎参加到我们的访谈中来,发表你的观点,也可以提出你所关心的问题。热线号码是88568909,期待您的参与。

主持人:

公用事业事关民生大计,是实现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那么,今年我市在优化提升公用事业服务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邵书记: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公用事业系统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命题,坚持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担当作为,推动了公用事业各项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一是基础建设持续完善。建成供水管道122公里、污水主支管网约1300公里、燃气管网56公里,公用事业硬件保障有了新的提升;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城市污水厂2.5万吨/天改扩建工程、协联150吨/天污泥处置等工程已建成投运;城北垃圾中转站、张渚飞灰填埋场改造工程接近尾声,力争年内完成;蛟桥河、扁担河整治工程有序推进,年内也将建设到位;积极会同各属地镇园、街道,全力督促污水PPP项目公司,以周铁、万石、和桥三镇为重点,特别是针对漕桥河、殷村港、锡溧漕河、横塘河等周边一公里范围,扎实推进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截至目前,已设计完成1060个村,开工732个村,力争年内至少完成300个村庄。二是重点工作狠抓落实。在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方面,我们充分总结去年文明城市创建期间好的做法和经验,形成高效、协调、常态化的作业体系,实施人机协同作业模式,并积极推进“示范路”、“示范街”创建工作,确保我市市容市貌的干净整洁。在河长制工作方面,常态化开展城区河道巡河及日常管理等工作,启动城区部分河道提升改造工作,包括截污清淤、生态修复等,切实提升城区水环境质量。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全面加快了推进了垃圾分类示范点和示范区域的建设,今年以来,已经在全市30多个小区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在竹海村、竹海国际会议中心等处,我们还设置了5处小型餐厨垃圾设施试点,为下步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丰富经验借鉴。三是民生保障优质平稳。今年以来,公用事业继续保持安全优质稳定的运行态势。1至10月份,全市实现总供水量近9000万吨,同比增长约7.9%;达标处理污水7200万吨,同比增长近20%;全市天然气销气量达4.4亿方,同比增长2.3%,瓶装气销气约7000吨,同比增长21.27%,车用气销气量约5900吨。全市生活垃圾安全处置共37.27万吨,日均处置1365吨,同比增长11%,较好地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市民百姓生产生活的正常稳定。在今年我市突发非洲猪瘟疫情期间,围绕上级要求,我局及时启动餐厨垃圾应急处置工作,日均安全处置餐厨垃圾达40吨,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四是便民服务深入推进。我局始终坚持民生情怀,不断夯实服务举措,优化服务质量。截至目前,供水方面,上门延伸服务4552次,夜间施工935次,回访客户约1.4万次。污水方面,共接诉求916条,全部完成,群众满意率100%。“12345”热线中心话务量近10万条,群众满意率99.66%。

主持人:

谢谢邵书记的介绍,公用事业牵动着千家万户,面对今年上级的更高要求,面对市民百姓的更高期盼,公用事业确实做了大量的民生实事工作,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点,希望公用事业能够再接再厉,为全市市民提供更优质可靠的服务。

主持人:

近年来,随着市民百姓生活水平的断提升,对公用事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想公用事业作为民生部门,是不是也在思考如何更进一步提升市民的满意度,提高市民的保障度呢?

邵书记:

是的,下阶段,我们将持续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重点做好改革、创新、提升、平稳这四个方面的文章,深挖潜力,不断提升公用事业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不断夯实保供基础,提升供水优质度。一是加快推进桃花水库及源水管道建设。明年计划实现工程的实质性启动,切实建设好我市第三大优质水库。二是加快制水能级大提升。积极实施氿滨水厂20万吨/日、湖㳇水厂2万吨/日、太华水厂1万吨/日的改扩建工程,全市制水能级可达66万吨/天。三是加快拓展供水网络架构。进一步做好供水重点配套工程,优先实施茗岭小镇、中环领先、中环杨杰等市级重点项目的配套管网建设,有效满足“产业强市”战略需求。

二、稳步推进设施建设,实现污水新突破。一是加快实施污水厂扩能提标工作。加快启动张渚污水厂1万吨/日、城市污水厂5万吨/日,实现污水处置能力大提升。同时,全面启动全市所有污水厂的提标改造工作,达到省定排放标准。二是深入推进“控源截污”工程。突出太湖一级保护区污水设施全覆盖的目标,与各属地政府、污水PPP项目公司紧密配合、形成合力,不断推动“控源截污”工作向纵深发展。三是积极探索污水管理新工作。探索建立厂、网、河道一体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建立健全污水监督管理体系。

三、落实长效工作机制,提升环卫保障度。一是不断提升环卫硬件保障水平。全力推进光大二期工程建设,力争明年9月竣工投运;启动餐厨垃圾100吨/日处理厂、徐舍小金山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建设,进一步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备、设施先进的环卫硬件新体系。二是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拓展垃圾分类试点区域范围,购置完善垃圾分类收运处置设施。并积极引导市民主动参与、自觉践行垃圾分类。三是切实做好市区公厕提档升级工作。重点打造一批富有宜兴特色、设施标准较高的“五星级”公厕,切实让市民百姓以及外地游客受惠。

四、加快燃气普惠建设,确保安全最大化。一是加快提升燃气普惠建设。不断加快天然气管道建设速度,力争明年建设完成中、高压管网各50公里,进一步提升管网覆盖率;持续推动老小区签约改造工作,扩大燃气普惠面。二是深入做好燃气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做好全市供气、用气企业的设备安检抽查工作,强化燃气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做好燃气市场的联合执法工作,保障好全市燃气市场的安全稳定。三是扎实推进“瓶气安全保障工程”。加快瓶气信息化建设进度,切实以智能化的手段消除充装隐患,保障用户用气安全。

五、全面打响攻坚战役,提高水系优质度。一是积极推进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快启动以城市防洪、西氿湿地为核心的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并针对城区部分河道及早开展清淤、截污、调水、生态修复等专项整治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水环境档次。二是积极推进城市排水系统改造。针对全市易淹路段、小区继续加强排水设施改造力度,计划完成荆邑南路、荆溪路等区域的排水改造工程。三是积极推进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制定建设方案和计划,有序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建设。

主持人:

听完公用事业近期工作规划计划,我对未来的公用事业充满期待,希望公用事业部门不断巩固提升公用事业“普惠度”,让市民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主持人:

近几年,我们时常会听到“乡愁”这个词,我想属于我们宜兴人特有的乡愁之一应该就是那“三山二水五分田”了,为了让子孙后代更好地感受到水乡的风貌,看得见乡愁,政府部门应该如何做好水的文章呢?

市水务服务中心主任陈亚强:

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水共融”,是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基础和重要标志,也是市民百姓最基本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局一直将水环境综合治理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加以推进落实,全面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一是强化组织管理,落实责任分工。按照上级关于水环境治理的各项要求,我局专门设置了河道管理中心,建立健全了各项配套制度,配备了专业人员队伍。特别是去年,我们对照河长制的相关要求,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细化了责任分工,全面形成城市河湖管理保护合力。今年以来,河道常态保洁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收集垃圾量超0.9万吨,调水总量达900多万吨,特别是针对近期部分河道水葫芦爆发的情况,我们及时增配了人员与船只,实施应急打捞,保障城市水环境干净整洁。二是科学编制规划,实施综合整治。根据西氿等9条市级重点河道特性,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为其量身制订了“一河一策”整治方案,并以城区黑臭河道整治为契机,遵循“控源截污、内源治理、补水活水、生态修复、长效管理”的科学治理技术思路,加快推进城区河道综合治理工作。计划至2019年底,城区河道设置截流井或泵坑33处,增设纳米曝气设备37套,实施河道清淤15万立方,同步种植水生植物、设置生态浮床等,进一步促进河道水质的持续改善,塑造水净、河畅、氿美、岸绿的水生态环境。三是开展巡河巡查,加强水质监测。坚持常态化的巡河巡查,看死盯牢,确保不留死角。同时,专门设置了60余个采集点,对宜兴出入境水质以及城区水质进行采样分析,累计采样分析数据达1600余个,确保在第一时间掌握河道水质情况。

主持人:

宜兴作为“江南水乡”典型城市之一,水与我们的关系密切联系,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一定能做好做优“水”的文章,也坚信,儿时鱼翔浅底的场景一定能够回来。

主持人:

我们大家都知道去年下半年开始,全市正在大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市民百姓中引起了较大关注和热烈的讨论,那么作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牵头责任部门,你们在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上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呢?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环卫处党支部书记汪建伟:

2017年,我市全面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成立了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陆续出台了宜兴市垃圾分类实施意见、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办法和分解下达了2018年生活垃圾分类目标任务。编制完成了《宜兴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专项规划(2017-2020)》、《宜兴市餐厨废弃物处理规划(2017-2035年)》以及《宜兴市建筑垃圾处理规划(2017-2030年)》,为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指导;积极打造了城区天禧花园和东湖公馆两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标准化配套了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并实行积分制,设置礼品兑换机与垃圾袋发放机,得到了业主朋友的大力支持,运行8个月,累计回收生活垃圾3000多公斤;全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进小区、进部门单位活动,在全市30个住宅小区、60个公共单位设置了垃圾分类收集亭、标准化垃圾桶。城区主次干道、公园广场、公交站台等区域累计设置分类果壳箱1128只,城区公共区域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今年,我市还将在80个公共单位和80个生活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目前设施已基本采购到位,下阶段将逐步实施到位。

在垃圾分类收集各项工作稳步实施的基础上,我市加大资金投入,配齐配足了高标准、专业化的收集转运车辆,购买了2辆餐厨垃圾转运车和2辆垃圾分类转运车,今后还将视情况及时增配,确保满足全市垃圾分类需求。

垃圾分类工作要搞好,始终离不开市民百姓的积极参与,我们将充分发挥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体的积极作用,主动构建与市民百姓互联互通的渠道,帮助市民百姓了解垃圾分类,提供市民百姓参与渠道,在这我也希望各位市民朋友们能够积极响应,主动加入到垃圾分类的大军中,为我市的优美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主持人:

垃圾分类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牵头引导,更需要市民百姓的积极参与,希望各位收音机前的观众,能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为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切实做一个文明宜兴人。

主持人:

燃气作为日常生活的必备品已进入千家万户,与此相伴的是市民百姓对燃气安全的关心,请问作为燃气安全管理的责任部门,你们在燃气安全保障方面是不是有什么有力举措呢?

市燃气服务中心主任汤俊:

今年以来,我们中心围绕燃气安全这一主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督查、行政执法、燃气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积极督促燃气行业加快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目前,我市的燃气安全生产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

一是加强领导,促进燃气行业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年初我局便与宜兴港华、昆仑能源等燃气经营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压实压紧安全责任。根据考核计划,按照不同阶段、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开展燃气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意识。同时定期组织各燃气企业学习,通过不断加强燃气企业的安全教育,燃气企业管理者和一线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

二是加强执法督察,促进燃气市场的健康发展。认真开展燃气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常态开展季度安全检查、节假日抽查、各项专项检查等,累计检查燃气经营企业150多家次,下发整改通知书13份,整改要求15条,整改率达100%,确保了燃气行业安全稳定运行。同时督促燃气企业做好入户安检及服务,要求企业进行定期入户安检,保障燃气使用安全。

三是加强宣传,强化燃气安全宣传教育。多部门联动,面向全社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各类安全用气手册、告知书、宣传单、宣传贴画4万余份。今年以来,联合各燃气企业在各乡镇进行巡回宣讲,同时利用广场宣传、城市公交车游幕及公交站台LED显示屏上宣传燃气安全使用常识,利用移动短信平台向全市市民发布安全用气温馨提示宣传短信10万余条,有力强化了居民的安全用气意识,引导了市民百姓正确安全用气,减少了燃气意外事故的发生。

主持人:

燃气安全责任重大,在此,我也呼吁全市市民关注燃气安全,做好燃气安全自检工作,与公用事业局一起营造安全使用燃气的良好氛围。

主持人:

时间关系,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的几位领导,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再见。

邵书记:

谢谢主持人!谢谢听众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