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单祖新同志,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芮红星同志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程晔同志
主持人:
您好!听众朋友,欢迎收听每天上午8:30 —9:00,为您直播的《政风行风热线》,我是主持人梧阳。听众朋友,今天上线的部门是市公安局,来到节目现场的是宜兴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单祖新同志,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芮红星同志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程晔同志。单政委,欢迎您和您的同事作客我们的直播节目。
单政委:
主持人、各位听众,很高兴能够来到《政风行风热线》的直播现场和广大听众进行交流,接受社会各界朋友的咨询和监督,借此机会我要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宜兴公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
主持人:单政委,去年以来,市公安局针对我市极少部分企业因恶意逃避银行贷款担保义务,突然死亡,法人代表转移、隐匿企业资产并潜逃的行为,集中力量开展了严厉打击专项行动,请问取得了哪些成果?
单政委:
首先感谢我们媒体朋友和听众朋友对打击恶意逃废债务犯罪的关心。恶意逃废债务行为不仅严重危害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一些犯罪分子、企业的“失信”行为,还助长了“负能量”的传播。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上级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下,我局从维护金融生态、修复金融诚信、化解金融风险入手,集中优势警力旗帜鲜明地依法打击恶意逃废债务系列违法违规行为,综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有力维护了全市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共立案查处逃废债务案件75起,抓获嫌疑人77名,挽回经济损失3.8亿余元;查获隐匿的资产6.1亿余元,协助金融机构追缴恶意透支款208.6万余元,回收不良贷款810万元,推动盘活贷款5.03亿元,成功侦办了南亚、宇杰、沪安、申利等专案,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有力地将全市恶意逃废活动气焰打压下去。
主持人:今年,针对打防恶意逃废犯罪市公安局又有着什么样的部署和安排呢?
单政委:
主持人,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违法犯罪,维护我市经济金融的健康发展,是公安机关负义不容辞的责任,下一步,全市公安机关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大打击防范力度。
一是进一步强化社会联动,持续整治逃废债行为。进一步加强与经信委、金融办、人行、银监等部门对接联系,汇集线索,主动出击。在重点案件侦办时,第一时间组成专案组,确立侦查思路和方向,努力做到“快速查处一起,有效威慑一片、成功教育一方”的效果;同时继续将打击逃废犯罪作为全年公安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所有线索形成清单跟踪督办,全警参与恶意逃废案件的防控和打击。
二是全力铲除犯罪根源,周密抓捕对象。对逃废老赖,由经侦大队扎口,结合各警种和派出所的侦查优势,最大限度的统筹,力争最短时间内将犯罪分子抓捕归案;对涉案人员强化法律政策教育,根据其配合查处态度、退回赃款额度、作案恶性程度等因素,依法采取不同强制措施。对情节恶劣的一律深挖细查,厘清案情全貌、摸清人员脉络,列为负面典型曝光通报,强化警示震慑;对主动投案、归还贷款、极力退赃、配合侦查的,由公安机关向检、法机关提出审查建议,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三是搭建信息平台,强化打击的社会效果。我局将利用宜兴市公共信用平台、财税信用平台、公安数据汇聚平台、电子政务云中心、电子政务外网、各部门和行业业务系统的企业信息等现有资源,着手搭建一个汇聚有大数据架构的信息汇聚、研判、预警监测云平台,通过制订全市企业风险采集标准规范,对企业异常特征进行分析,开展健康体检、努力实现恶意逃废犯罪打防工作的精准化、现代化,最终实现大格局研判和精准打击,为恶意逃废犯罪的可持续性打击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定期与银行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开展工作会商,深入排摸金融领域不稳定因素,围绕高危企业、重点人员,加强动态关注和日常监控,对可能潜逃人员逐一落实管控措施,严防发生隐匿转移财产、外逃出国出境事件,线索成熟后快速推进侦查打击。
主持人:程大队长,我注意到,刚刚过去的第九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公安局提出了“与民同心、为您守护”的宣传主题,就打击和防范非法集资、网络传销等常见多发的涉众型经济犯罪进行了重点宣传。请您介绍一下我市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基本情况。
程晔大队长:
首先感谢媒体朋友为刚刚过去的“5.15”第九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作出的大量的宣传报道。近年来,我市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居高不下,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2015年至今,我市共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涉众型经济案件44起,抓获嫌疑人88人,涉案金额达9.8亿元。其中,今年1至4月份,全市共立涉众型经济案件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人,分别是去年同期的4倍和9倍,投资理财、私募股权、虚拟货币、电子商务、消费返利、慈善互助、养老等领域以成为此类犯罪的“重灾区”。 从立案情况看,当前我市以非法集资为主的涉众型经济犯罪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一)隐蔽性强,潜伏期长。非法集资类犯罪案件大多以投资入股或借款形式,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犯罪分子通常以项目投资亟需资金为名、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大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他们不惜巨资租赁高档办公场所,花费重金开展项目宣传,以骗取社会公众信任获取资金。而对于已经“上钩”的鱼儿,犯罪分子在初期往往按时兑现高额利息以及介绍费,诱使深陷其中,作为“活广告”吸引更多人加入。由于此类案件,犯罪分子采取以新款还旧账的手段,维持资金运作直至资金链断裂,因此发案跨度时间长。
(二)涉及面广,受害人多。通过对我市接报、侦办的案件的受害人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参与非法集资人群分布广泛,几乎遍布社会各个阶层,既涉及下退休老人、农民等弱势群体,又有学历较高、收入稳定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职工,还有经营实体的工商企业主;受害者经济损失金额在数万至数百万元不等,被骗群众动辄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个案涉案金额 甚至上亿元。
(三)手法多样,不断翻新。在非法集资犯罪中,犯罪分子利用群众投资需求及致富虚假信息,编制各种名目,以高额回报、共同致富为诱饵、骗取群众资金。近几年,不法分子利用率最高的一招就是虚假许诺,高利回报。为迎合公众投资获利需求,通常许以投资者高于金融机构几倍、十几倍甚至更多的回报率,诱惑公众投资。
对于此类犯罪,投资者要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不可能一夜暴富,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借此机会,我要提醒各位听众。
理性参与各类投资理财项目,以投资境外股权、贵金属,私募入股、合伙办企业、虚拟币、养老产业、慈善产业等可获高额回报的项目都需审慎面对,切勿在充分了解或咨询前盲目跟风,每天高额返利,用平台上虚假的数据博眼球,以起到吸收更多群众参与的项目都高度疑似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或非法传销,多一分警惕,就少一分受骗,广大群众要切实提高辨别能力和风险意识,选择正规渠道投资理财,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此外,我代表公安机关正告犯罪分子,要悬崖勒马,尽早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否则等待你们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主持人:下一步,针对类似的违法犯罪市公安局又有着什么样的部署和安排呢?
程晔大队长: 在当前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日渐增多,社会危害不断蔓延的严峻形势下,下一步全市公安机关将积极会同有关行业监管部门和检法机关,聚焦风险防范、创新机制打法,部署全市性的专项整治行动。
开展专项整治,向利益黑手亮剑。我局将部署为期半年的专项打击行动,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人员、重点迹象、重点区域,坚持打早打小、快侦快破、持续攻坚,特别将对互联网金融风险展开全面排查整治,对风险显现、人员潜逃、资金转移的恶性案件予以严厉打击。
2、创新打击机制,全面提升依法打击效能。我局将全面深化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机制改革,坚持主动进攻、精确打击,强化执法协作、增强打击合力,斩断伸向人民群众“钱袋子”的“黑手”。首先是强化警种力量整合,明确各警种在侦查、打击、风险防控等环节承担的职责,并作出合理划分,强化责任。其次针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网络化、产业化、跨区域等特点,积极构建数据化预警研判指挥平台,坚持快速反应、精确打击。再其次为方便群众及时登记信息反映诉求,提升公安机关侦查办案效率,下一步我局将组织建设非法集资案件投资人信息登记平台,进一步提升涉众型经济犯罪的侦办效率。
3、加强风险防范,进一步筑牢安全防线。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活动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如果能在苗头时期早监测、早发现、早预防,就可以有效减轻危害后果、降低处置成本。我局将重点加强涉众型经济犯罪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面排查、行业排查和网络排查,及时堵塞漏洞、化解风险,防止个案风险升级为行业和区域风险。针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我局将依据其行为性质、资金规模、风险等级等因素,会同相关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对其采取监测关注、警示教育、立案查处等分级处置。在法律框架下,综合施策,化解风险,力求实现最佳的法律、经济和社会效果。
主持人:芮大队长,去年,我市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城市。对于如何巩固创建成效,确保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今年,我们交管部门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呢?
芮红星大队长:去年,我们交警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自身管理职能,不断优化道路交通秩序,先后开展集中整治,查处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20.4万起,处罚行人、非机动车违法8万余起、不礼让行人8591起;增设电子警察158套、不礼让行人抓拍系统15套、中央隔离设施2万余米、停车泊位3891个,为成功“创城”夯实了基础。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市民文明交通素质、道路交通秩序都有了明显改善,但对照创建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逆向行驶、走机动车道以及机动车乱停乱放等一些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还面广量大的存在。下一步,围绕巩固“创城”成效,迎接中央文明办的复检,我们将采取下列措施。一是持续在推动合成共治上下功夫,全面增强交通管理合力。会同城管部门执法力量加强城区支小道路、背街小巷违停执法,通过共管共治,形成互补效应。继续会同机关党工委完善机关工作人员交通违法定期通报制度,倒逼机关工作人员模范遵守交通法规。健全完善各驻外交警中队与辖区镇(街道)挂钩联系工作机制,会同镇(街道)党委政府,加大人力投入与设施建设力度,最大限度优化道路交通环境。二是持续在治理交通陋习上下功夫,全面净化道路交通环境。对于行人和非机动车,加大闯红灯、行人不走人行横道、翻越护栏、非机动车走快车道、逆向行驶等不文明交通违法整治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观看教育片、参与交通协勤、媒体公开曝光等方式,进行警示教育,学习交通安全法规、参与协勤;对于机动车,强化乱抛物、乱变道、乱占道、乱停车、乱掉头、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等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尤其是针对机动车乱停乱放,立足城区20条严管路,综合采用监控抓拍、贴单、拖移等手段,加强违法停车整治。此外,我们还将每年开展两次为期两个月道路交通秩序“严管”行动,4月、5月也就是当前正在开展的春季行动。还有一次是11月、12月的冬季行动。行动期间,市局机关部门参照创城期间有关做法,坚持全警动员、全警投入,对城区主要交叉路口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管理,严管路口行人、非机动车不文明交通行为。三是持续在优化交通设施上下功夫,全面改善道路通行条件。依托交通指挥中心和交警中队勤务指挥室,强化对现有科技设施、平台深化运用,探索研究绿波带、可变车道、潮汐车道、专用车道等措施,全力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推广使用行人文明过街提醒装置,及时提醒群众遵守交通信号。加强与规划、建设、交通、绿化等部门沟通对接,健全联动会商机制,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不畅节点、事故易发路段,进行优化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停车泊位严重缺乏、符合划线停车的,及时汇总报请施划增设;对不具备停车条件、乱停乱放突出的,及时申请安装车阻石或柱形、球形隔离禁停桩。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几位领导,感谢听众朋友收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