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互动交流
市建设局《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主题:市建设局《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时间:2018-05-09 08:30:10
访谈嘉宾:

访谈主持:梧阳

访谈实录

主持人:

您好!听众朋友,欢迎收听《政风行风热线》,我是主持人梧阳。听众朋友,近年来,我市城乡建设事业坚持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产业强市和生态立市,有力地提升了城乡空间品质和宜居程度,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今天呢,是市建设局的上线时间,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应邀来到直播室的嘉宾,他们是:市建设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蒋小青,市建设局公建中心孙骉副主任、市建设局建管处唐军主任、市建设局市政处勇志锋副主任以及市建设局村镇科姚勇俊科长,欢迎各位领导作客直播室。

蒋书记:

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具体安排,我们有幸来到《政风行风热线》,将通过这个平台与广大听众进行沟通,非常愿意接受社会各界的咨询和反映。

主持人:

听众朋友,如果大家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建议都欢迎参加到我们的访谈中来,发表你的观点,也可以提出你所关心的问题,热线号码是88568909,期待您的参与。

主持人:

去年以来,市建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埋头实干,全市城乡建设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那么,请问蒋书记,今年建设部门有哪些工作思路和具体打算呢?

蒋书记:

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振奋精神、团结拼搏,为加快把宜兴建设成为美丽宜居的卓越城市而不懈拼搏。重点做好四个方面:

第一,做优工程建设。公共建筑方面,以“一院一校”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和江南大学研究生院建设,同时精心建设市福利中心颐养院等重点工程,启动实施宜兴档案馆、和桥医院、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力争打造更多顺应民生需求、兑现民生承诺的惠民工程。市政及景观绿化方面,开展新一轮城区路网畅通工程,高标准完成陶都路、宜浦路改造工作,并加快启动巷头路改造和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作,实现城区道路改造全覆盖。试点开展停车场立体机械式改造,实施教育路功能优化工程,更好地满足市民出行需求。高标准建成枫隐广场、枫隐路西侧景观、青墩河公园等项目,实施好高速公路东互通、善龙路等道路景观绿化工程,进一步织密城乡绿网。

第二,做深行业管理。深入开展诚信建设提升行动,严格执行建筑市场准入退出制度,进一步打造公平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扎实推进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升行动和工程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市场秩序进一步持续向好。切实加强征收开发管理,研究解决征地拆迁难点问题,致力为历史遗留拆迁项目“清零”。不断规范开发项目建设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保障群众利益。

第三,做靓城乡环境。在城区,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活动,进一步完善市政快速维修机制、绿化两级巡查机制和照明专项维护机制,建立城区开放空间、道路窨井盖、菜场周边环境长效联管机制,不断巩固和提升创城成果。村庄环境方面,在做好长效管理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推进特色田园乡村推荐试点村建设工作,打造更多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美丽村庄。

第四,做细服务保障。围绕“产业强市”,进一步深化“3550”改革,加快实现“3550”改革常态化;制定出台促进宜兴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我市建筑业做大做强、转型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深入开展“连心桥”服务活动,开展重点项目结对上门服务活动,为项目快建设、早建成扫清障碍。

主持人: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形态”为目标,大力推进民生实事重点工程。特别是市医疗中心,也就是人民医院(新院区)工程,是市委、市政府2018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也是市“十三五”规划中深化医疗改革、改善百姓民生的重大项目,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蒋书记,请您介绍一下市医疗中心的最新建设情况。

蒋书记:

这个问题,请我们公建中心的孙骉副主任回答。

孙主任:

各位听众,大家好,我是市建设局公建中心的孙骉。目前,市医疗中心的方案评审等前期工作已经就位,现场考古挖掘全面结束,土石方工程已进场施工,石方爆破作业正按计划进行;土建、安装施工图设计顺利完成,各项专项设计工作有序开展,合同能源管理招标、内装修施工图设计招标等招投标工作高质量完成,年内力争完成桩基和地下室施工,主体工程出正负零并开工建设。整个工程计划于2020年竣工,届时,将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环境,解决好老百姓“看病难”等问题。

主持人:

除了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工程外,今年我市还将建设哪些民生实事类公共建筑工程?

蒋书记:

这个问题,还是请我们公建中心的孙骉副主任回答。

孙主任:

除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外,今年由我们建设实施的代建项目还有20余项,其中包括:落户于我们宜兴的首座大学高校——江南大学研究生院;改善城区“停车难”问题的中医院立体停车楼和地税稽查局停车楼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投资7800万元的全民健身中心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区教育设施硬件配套的阳羡高级中学体育馆、特殊教育学校、东氿小学、进修幼儿园、二实小(南校区)扩建等实事工程。目前,在这些项目中,江南大学宜兴研究生院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总体规划和施工图设计公开招标,阳羡高级中学体育馆工程主体已封顶,东氿小学土方清表已结束,其余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另外,档案馆、特殊教育学校、和桥医院有望于年内开工建设。

主持人:

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老城改造升级,不断提升城市宜居程度,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刚刚蒋书记前面也介绍了,今年将启动巷头路改造工程。这条路的改造,牵涉面广,施工任务重,社会关注度高,建设部门也将承担很大的职责、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工程的基本情况吗?

蒋书记:

这个问题,请我们市政处的勇志锋副主任回答。

勇主任:

各位听众,大家好,我是市建设局市政处的勇志锋。巷头路西起氿西路,东至学府东路,全长7.3公里,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城北区域“二纵三横”骨架路网中的重要主干路,其中氿西路至红塔路于去年完成黑色化改造。本次拟改造的红塔路至荆邑路段规划为城市主干路,全长4公里,是宜兴城区为数不多的几条未黑色化的道路之一。由于种种原因,现有巷头路存在道路渠化不足、交叉口交通组织方式及道路通行能力落后、部分公交站台设置不甚合理等诸多弊端。本次改造,将在兼顾管线实施、桥梁改造、乔木保留、景观提升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巷头路的整体功能有新的提升。一是根据不同路段的交通功能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全线道路断面进行完善。二是深入调查交叉口转化交通量,科学确定各个交叉口的渠化车道长度及出入口车道数。三是充分考虑沿线市场商业需求,在市场段尽可能多的布置停车位,有序组织市场停车行为。四是从道路安全、通畅的角度出发,在满足沿线商户及地块出入需求的条件下,适度整合归并部分地块开口,减少对主线的交通干扰。五是考虑沿线居民的需求,从方便乘客换乘、车辆停靠和美观适用等方面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站台、调整公交站点位置。六是结合公交站台及地块出入口改造,对人行过街进行统一及合理的设置。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坚持精细化、常态化管理,积极完善交通引导标志,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格控制扬尘、噪声等污染,将工程施工给市民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降到最低限度。目前,该工程正在办理相关手续,预计6月进场施工,2019年春节前完成改造。

主持人:

节目进行到这里,相信大家对建设局的重点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坚信,建设部门一定会勇于担当、敢于攻坚,进一步提升我们城市的宜居程度。

主持人:

各位听众,这里是正在直播的《政风行风热线》,今天的上线部门是宜兴市建设局。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市一张靓丽的名片。请问蒋书记,今年我市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哪些突破和进展?

蒋书记:

这个问题,由我们村镇科的姚勇俊科长回答。

姚科长:

各位听众,大家好,我是市建设局村镇科的姚勇俊。今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整治提升这一重点,着力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一是长效管理工作深入开展。通过暗访、新闻媒体跟踪和专项考核等方式,对村庄环境长效管理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及时曝光、督促整改,努力使长效管理工作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同时,鼓励和支持相关镇园开展“秀美庭院”、“最佳洁净村”等评比活动,今年全市争取创建30个左右村庄环境长效管理示范村。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高效推进。按照拟定的“宜兴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在巩固村庄环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以农村垃圾管理、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全力提升我市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今年将创建6个左右环境整治提升村。三是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启动。目前,全市已有10多个村庄正在积极申报无锡市级以上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无锡市已公布我市首批5个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我局将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督促和指导各试点村编制好工作方案和规划设计方案,努力使我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成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亮点。

听众:

我是太华镇乾元村的一位村民,我想了解一下我们乾元村如何建设特色田园乡村,能否简要谈谈相关计划?

姚科长:

乾元村是我市宜南山区一个具有典型山区乡村风貌的传统村落。最近几年来,该村充分发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茶叶经济、民宿经济和旅游文化产业,具备显著的产业、生态和文化特色,村容村貌村风都具有良好的基础。为此,按照“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综合目标,太华镇正根据《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会同省城乡规划院,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民意的基础上,立足于乾元村的特色,立足于村庄和周边环境的融合,立足于村落历史文化与乡愁记忆的挖掘、传承和表达,正在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规划设计方案,并将于近期迎接上级专家的评审,待方案批准后全面启动试点建设,从而推动全市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掀起新高潮。

主持人:

我们坚信,随着长效管理机制的日益健全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宜兴的乡村必将愈发靓丽、愈发动人。

主持人:

蒋书记,前段时间,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促进宜兴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是一份首次以政府名义出台的全面系统深入规划宜兴建筑业发展蓝图的文本。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蒋书记:

这个问题,由我们建管处的唐军主任回答。

唐主任:

各位听众,大家好。我是市建设局建管处的唐军。建筑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我市是被省政府首批命名的“建筑强市”,2012年被住建部授予“中国建筑之乡”称号。在全市“产业强市”战略中,宜兴建筑业需要勇挑重担。但与省内其他建筑强市及溧阳等周边城市相比,我市建筑业还存在规模总量突破乏力、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不强等不足。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全局谋划,来引领建筑业加快转型发展,不断提升对全市经济的贡献度。这是《意见》出台的主要背景。《意见》中关于促进建筑业发展的主要举措,分成促进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宜兴建筑“五个品牌”、完善建筑市场运行机制、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四大板块。四大板块的内容都提出了明确的奖励措施,必将对我市建筑业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昨天的《宜兴日报》建设专版,我们对《意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主持人:

刚才,我们真切感受到建设部门在推动建筑产业长远发展方面取得的新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建设部门一定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主持人:

我们坚信,经过建设部门的不懈努力,宜兴的建设事业必将实现进一步转型发展,我们的城市必将更加宜居、宜人,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市建设局的几位领导,感谢听众朋友收听,再见!

蒋书记:

谢谢主持人!谢谢听众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