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局朱乾辉局长、贾俊副局长、王斌副局长、马彬强副局长
主持人: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宜兴城市规划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为了更好地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城市发展的科学引领作用,我市正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的编制工作,请介绍一下我市在编的新版城市总体规划进展情况?
回答:朱局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城市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事关我市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我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从2015年9月开始修编以来,经过多轮征求意见和对接磨合等,去年底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部门和专家论证。今年7月,随着住建部城市总体规划改革工作的启动,宜兴被纳入省级城市总体规划改革试点,规划期限由2030年延伸至2035年。我市根据改革试点要求,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相关规划内容。目前,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初步成果已经编制完成。
本次总体规划将宜兴城市性质初步定义为“中国陶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宜居的国际旅游城市,宁杭生态经济带新兴中心城市”;初步确定我市城市职能为“紫砂陶文化传承地,文化生态及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宁杭经济带中心城市,产业转型发展聚集区,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
本轮总体规划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即“通过文化引领,塑造秀美精致的全域景观;通过特色创新,促进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全域统筹,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差别引导,探索新型城镇化路径;通过政策配套,强化措施的支撑与保障”,从而持续推动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在产业引导方面,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体制活力与内生动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和政策环境,促进新旧动能顺畅转换。抓住宁杭生态经济带发展机遇,积极承接上海、南京、杭州等核心城市的科技研发、高端服务辐射,提升高端电缆、新能源、节能环保、光电子产业竞争力;与溧阳、长兴、广德等城市协同生态资源共保和休闲旅游开发,共建跨苏浙皖生态休闲度假目的地;对接无锡、常州,共同有序开发环太湖、环滆湖旅游休闲和现代农业,加快宜兴环太湖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和休闲旅游开发,共建环太湖世界级风景旅游区。
下阶段,我们将继续坚持“开门编规划”的工作原则,广开渠道,进一步向社会公众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努力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同时,将结合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以及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和相关部门的审查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成果,尽快上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力争早日公布实施,发挥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作用。
主持人:听完介绍,我们了解到新一轮总体规划更加注重民生福祉与城市特色的塑造,同时坚持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生态等理念更好地融入了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有市民提议加快环团氿公园健身步道环通的开发建设,以方便市民的日常健身,请介绍一下环团氿健康步道规划?
回答:贾局
近年来,随着市民健康意识的提升,日常来到团氿公园进行健身的人数逐步增多,特别是许多市民喜欢沿团氿一周进行跑步和快走。因此,对于整个团氿公园的健身条件、健身环境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局展开了《环团氿健康步道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团氿周边公园在健身环境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环团氿各公园板块之间沟通不畅,例如东面氿滨公园与氿南风光带之间只能通过世纪大桥连接,宜园与氿北湿地公园只能通过云溪大桥连通,整个团氿缺乏公园内部顺畅的连接道路,使得步行跑步的锻炼群众只能通过城市道路人行道才能绕团氿一圈,有些跑步爱好者要沿着非机动车道甚至机动车道跑。二是现有健身步道主要利用外围人行道通过简单标识标线设置,步道的舒适度、美观度和引导性都较差,步道沿线的各类设施,如饮水点、售卖亭、休息区也不完善,使得其使用效率不高。
针对上述问题,本次规划主要开展了两项工作。一是规划了一条长7.5公里,在公园内部连续的健身步道,串联团氿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公园。例如在宜园北侧与氿北湿地公园之间规划建设一条跨越团氿水面及小岛的步行栈道,这样居民就不必绕行云溪大桥去氿北了。又比如,原来团氿东侧去氿南风光带只能通过世纪大桥1.5米宽的人行道,本次规划在两者之间,沿世纪大桥北侧规划建设一座步行桥,这样健身群众沿团氿一圈跑步也好,走路也好就再也不用和汽车挨在一起了。
同时,本次规划也充分考虑了健身步道本身的舒适度,我们吸收了周边城市如杭州、上海已经建成的健身步道的一些好的做法,除了利用原有路面保持原有铺装材质外,新建部分的步道多采用塑胶材质,色彩也更加鲜艳明快,再配上时髦的引导标识,我相信,市民走在上面健身一定会很潮很有范儿。
环团氿健身步道的建成之后,一方面,市民群众又将增加一个健身锻炼的好去处;另一方面,团氿的城市客厅功能也将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城市也将变得更加宜居美好。
主持人:的确,当下物质生活异常丰富,大家也都越来越注重运动锻炼,每天清晨、傍晚随处都可以看到健身的人影,我们也期待着团氿公园健身步道环通的早日建成。
据我所知,我市新出台了农村农户建房规划管理办法,那么与原暂行管理办法相比有哪些变化呢?
回答:王局
为了切实加强农村农户建房的规划和用地管理,优化镇村空间布局,保护农村农户的合法权益,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市于2016年12月颁发了《宜兴市农村农户建房规划管理办法》。
《农房规划管理办法》共计二十二条,对我市农村建房在建房原则、审批管理程序以及批后的监督管理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一是《农房规划管理办法》要求各镇根据镇村布局规划,加快重点村、特色村和重点特色村的村庄规划的编制,作为农房建设审批的依据。二是严格农户建房主体资格审查,必须是享受同等义务的农村本村经济组织成员,方可享受"一户一宅"政策;三是明确宅基地和建筑占地标准的规定,即宅基地面积为135平方米,户内人数在三人以下(含三人)的,原则上以建两层为主,建筑占地面积不超过120平方米,建筑面积不超过240平方米;需建三层的,建筑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户内人数在四人以上(含四人)的,建筑层数不得超过三层,建筑占地面积不超过120平方米,建筑面积不得超过360平方米。四是明确了农户建房申请、审批、验收程序以及各部门、各镇组成的联合会审制度。五是本着高效服务方便群众的理念,通过委托管理模式把《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审批权限、规划核实等权限放到各镇,我局半年度一次对乡镇办理情况进行档案检查。
《农房规划管理办法》与原《暂行办法》相比,主要调整以下几方面内容:
1、根据我市的镇村布局规划优化成果,在优先发展重点村、特色村和重点特色村的同时,不再限制一般村庄的原址翻建,因此对原《暂行办法》涉及原镇村布局规划划定的保留村庄、非保留村庄等条款进行了修改,涉及危房翻建的内容进行了删除。
2、参照周边县市的宅基地管理标准及群众建房需求的实际出发,对原《暂行办法》中宅基地建筑占地面积进行了调整,在每户135平方米宅基地面积不变的基础上,建筑占地面积有原94.5平方米调整为120平方米,建筑层数以两层为主;需建三层的,户内人数在三人以下建筑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00平方米,。
3、进一步清晰行政许可和批后管理职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对农村农户建房发放《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并采用委托方式,由各镇负责许可证的发放和后续的规划管理工作。同时,根据城乡规划法明确违法建设查处主体为各镇政府。
主持人: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全省推进“3550”改革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激发市场活力,增加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我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文件,请问规划部门是怎么做的呢?
回答:马局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管理,规范审批行为,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全面提升各审批环节的服务效能,确保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尽快投产,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宜兴市重大项目模拟审批试行办法》、《关于加快实现“3550”改革目标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根据文件精神,我局积极落实,不断创新举措,提升规划服务的深度和水平。
“3550”改革,关系到规划部门的主要是“50”,即“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50个工作日内完成”。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审批效率,指导重大项目模拟审批的顺利进行,市规划局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订了《宜兴市规划局模拟审批工作相关操作规定》(试行)和“3550”工业项目规划相关手续办理流程说明等文件,进一步深化《建设项目总平报审规范》等报审文件,拟定了规划方案模拟审查意见通知书、规划施工图模拟审查意见通知书等审查表格,确保模拟审批的顺利进行,并且积极创新,采用提前介入、主动对接、信息共享、并联审批等方式,有效的解决了各审批事项之间互为前置审批时间长的问题,最大程度的压缩了收件材料和时间。
同时我局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不见面”、“见一次面”审批、网上审批、许可证快递邮寄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尽可能压缩办事流程,为建设单位节约时间,指导和保障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截至目前,规划部门共完成模拟审批项目11个。
下阶段,我局将继续围绕全面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目标,进一步自我加压,为产业强市,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切实做好规划服务和保障工作。
主持人:这几年各地民宿发展很快,我们宜兴也开了不少民宿,但比较周边地区、尤其德清莫干山等地的民宿,感觉还是有不少差距,请问规划部门是否对此有所考虑?
回答:王局
答:民宿旅游是近年随着休闲度假旅游和乡村旅游兴起的新热点,民宿这一模式发源自日本经台湾台南民宿群推广到国内,因其鲜明的地域特色、生动的当地文化和别致的住宿体验而深受现代广大游客的欢迎。
宜兴的民宿起步很早,受毗邻的全国知名的莫干山民宿的影响,宜兴的西渚、湖父等地在民宿热起步之初就纷纷开始了民宿建设,目前也涌现出了以篱笆园为代表的一批获奖项目,紧跟市场热点丰富了宜兴的旅游产品。但是宜兴民宿整体而言有规模但是不够聚焦,有特色但是缺乏底蕴,有文化但略显单薄和雷同,目前与其它各地的知名民宿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这里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发展速度较快,民宿建设参与者水平参差不齐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与宜兴目前整体旅游市场还消费不高,整体旅游品牌不强有关。为做大做强宜兴的旅游和景区特色,市政府已经牵头旅游局、园林局、规划局、太管办等各政府职能部门多次研讨方案,江苏省旅游局也将全省乡村旅游工作会议屡次安排在宜兴举行,邀请各地专家参与出谋划策,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带领整个宜兴寻找建设精品旅游产品的出路。通过政府的规划协调,今年宜兴引入了国内一流的乌镇和古北水镇的建设运营方,分别在张渚和湖父打造两个独具宜兴文化特色的文旅小镇。结合宜兴本地企业和创业人士的文化优势,我们希望最终能实现理念更新、产业升级、服务革命、人文存续、环境净化,打造出宜兴本土特色的品牌民宿。
主持人:民宿、农家乐,也算是宜兴市的特色旅游产业之一,至今也已有近10年的发展史。在宜南山区的湖父、张渚、西渚、太华等地,目前已有130余家对外提供住宿服务的“农家乐”、“民宿”,相信通过政府主导和各部门的大力配合,宜兴也能够打造出知名的民宿品牌。
感谢市规划局的几位领导,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再见。
相关领导:
谢谢主持人!谢谢听众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