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互动交流
公用事业局《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主题:公用事业局《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时间:2017-08-23 08:30:20
访谈嘉宾:

访谈主持:梧阳

访谈实录

主持人:
您好!听众朋友,欢迎收听《政风行风热线》,我是主持人梧阳。听众朋友,今天呢是宜兴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的热线时间,首先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应邀来到直播室的嘉宾,他们是公用事业管理局党委书记邵旻、燃气管理处主任汤俊、环卫管理处书记汪建伟和水务管理处副主任朱毅平,欢迎各位领导作客直播室。

邵书记:
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具体安排,今天,我们有幸来到《政风行风热线》,将通过这个平台与广大听众沟通,非常愿意接受社会各界的咨询和反映。

主持人:
公用事业体现着城市的建设管理水平,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那么,今年上半年我市公用事业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新的发展呢?

邵书记: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年度各项重点任务,集中精力抓建设,凝心聚力优保供,公用事业各项工作都保持了有序推进的良好态势。一是工程建设进展快。半年来,已完成投入总量6.3亿元,桃花水库、城北垃圾中转站以及张渚填埋场改造等工程前期有序开展;基础管网建设全面铺开,建成供水、污水和天然气管线近100公里;鲸塘水厂与大贤岭水厂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工商企事业单位污水纳管工作有序推进;完成供水入户改造1.2万户,老小区天然气改造3000户;河道专项整治工程正在加快实施,完成了谢桥河、龙潭河、尚武河等河道的清淤工作,清淤方量达12万方。特别是防汛应急工程建设,从5月初开工以来,全体参建人员日夜作战,抢进度、抓质量、抓安全,目前,工程已进入扫尾修复阶段。二是重点工作力度大。在“263”专项行动方面,加快推进污水处理扩能提标、控源截污两年攻坚、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垃圾收运处置现代化提升、饮用水安全优质保供持续提升等五个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在创城工作方面,干部职工全力以赴,特别是一线职工以及广大志愿者,加班加点,连续作战,全面打响了创城攻坚战,为全市创城大局贡献了应有的力量。在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考核方面,全面加强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日常管理,精心做好迎接复查的牵头组织、资料台帐的收集整理以及现场考察的准备工作,确保了我市顺利通过上级复查。三是民生保供不松懈。上半年,公用事业保持了安全优质稳定的运行态势,全市总供水量5930万吨,同比增长了3.89%;达标处理污水3352万吨,同比增长了8.55%;全市天然气供应量约为2.5亿方,实现了新的历史突破;销售瓶气近4000吨、车用气约2800多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8%和12%,较好地保障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用事业的各项需求。特别是面对历史同期最高的生活垃圾总量,我们不等不靠、想尽办法优化“组合拳”,有效地应对了严峻的考验。半年来,全市安全处置生活垃圾约22.5万吨,日均1243吨,增长幅度高达13.87%。四是便民服务提升快。始终贯彻落实“服务基层、服务民生”的普惠理念,夯实服务举措,优化服务品质。上半年,供水方面,处理来电来访18000余件,全市域志愿服务60余次、上门延伸服务3556次,夜间施工425次,回访客户8559户。污水方面,共接诉求487件,完成487件,群众满意率100%,累计疏通污水管道108公里,清理各类井室9000多座,吸污382次。“12345”热线中心话务量达4.89万条,群众满意率达99.13%。

主持人:
谢谢邵书记的介绍,公用事业事关民生,处在服务民生的第一线,面对上级的高标准、严要求,公用事业今年上半年各项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市民百姓都有切身感受的,希望公用事业越做越好,让市民百姓有更多的受益。

主持人:
近年来,经济发展压力大,市民要求越来越高,我想公用事业的发展也会面临着这样那样的严峻挑战。下半年,公用事业部门将如何应对困难,加快推进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呢?

邵书记:
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上级考核要求,紧扣重点目标任务,逐条对照,狠抓落实。
一是加强供水体系建设,实现优质保供新目标。加快推动桃花水库建设,及早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力争与宜长高速公路建设同步,确保年内实质性开工;加快水厂和配套设施建设,年内启动建设氿滨水厂10万吨/日生活水厂扩建工程,有效保障未来几年城市发展和企业、市民的用水需求;加快拓展市域供水网络,重点围绕城乡发展、重大项目配套、偏远山区以及老旧管网、入户支管改造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区域环网工程,完成供水管网建设80公里。二是加强污水体系建设,夯实治太保源新基础。大力实施“263”专项行动计划,突出漕桥河、殷村港、中干河、湛渎港等入湖河道,以及撤并乡镇集镇等重点区域,狠抓污水纳管收集工作,力争全年增加污水收集量2万吨/天,年内实现撤并集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快推进污水厂扩能提标工作,及早启动城市污水厂2.5万吨/天和张渚污水厂1万吨/天扩建工程,并研究城市污水厂5万吨/天扩建方案。抓紧污泥处置项目的招标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明年建成投运;对照省、市的考核要求,加快启动实施800个村庄的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年内至少完成200个村庄的治理任务。三是加强环卫体系建设,开创生态文明新局面。光大二期、城北垃圾中转站以及张渚填埋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年内全面开工,推动环卫硬件设施进一步提档升级;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在城区选取若干小区先行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有效探索城乡垃圾源头减量的新途径。四是加强燃气体系建设,助推节能减排新进程。持续推进天然气基础体系建设,年内完成建设中压管网60公里,进一步延伸天然气管网架构;持续推进瓶气安全保障工程,进一步开展瓶气资源整合,科学设置储配站,主要站点配置自动化充装设备,提升作业水平,全面规范瓶装燃气市场。五是加强城市水环境体系建设,打造河畅水清新面貌。继续采取清淤、截污、调水、生态修复等方式,促进河道正常功能的恢复,8月底前完成河道黑臭治理的方案编制、审批、报备工作,完成5条河道清淤等工程;加快推进“国家水专项”工程项目,充分借鉴利用国内最前沿的治水技术手段,实施厂网联动与安全预警示范、排水系统截流控污和面源污染控制示范、集中居住区灰水收集利用等示范工程,为我市水生态建设积累宝贵经验。同时,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会同建设部门对相关项目先行实施建设

主持人:
希望公用事业部门在下半年中,各项工作都有新的突破,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主持人:
去年主汛期期间,我市连降暴雨,城乡普遍受涝,针对去年超历史的洪涝灾害,政府有什么应对措施,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水务处副主任朱毅平:
今年以来,为切实提升城市防洪抗涝保障能力,确保城市安全度汛,市委、市政府将城市防汛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实事工程之一,要求不折不扣抓建设、抓落实。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我局始终立足防大汛、抗大灾、保民生,顺利完成了城区防汛应急工程建设。1、规划先行,坚持综合治理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参照国内外先进的防洪、治水理念和做法,兼顾防洪、治污及水环境等预期,实现提升城区“防洪”水平、解决城区“排涝”问题、推进城区“截污”进程、同步实施城区河道整治工程等目标,实施“多合一”的综合治水之路。2、高效推进城区防汛应急工程。今年实施的城区防汛应急工程,涉及城区31个低洼地块,分18个工程标段。计划新改建10公里堤防,69座排涝泵站,300处排口控制,河道清淤12万方。工程实施后,城区排涝能力从1万方/小时提升至15万方/小时。今年5月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下,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抓推进,赶在主汛期来临之前基本完成防洪主体工程的建设。目前工程已进入扫尾修复阶段。3、切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我局积极落实汛前准备,加强防汛基础设施维护。一是坚持做好日常雨后巡查工作,对发现的道路积水情况及时查原因抓整改。二是汛期到来前,完成了对城区180公里雨水管网及配套设施的一次全面系统体检,做好排涝设施检修保养、管网检查井疏通维修工作,并储备好各类防汛物资。三是建立健全防汛制度和预案,落实人员队伍和岗位责任,有效应对不同等级的汛情,保障城区防汛工作有序开展。

主持人:
嗯,对于这样一个重大民生工程,我们市民百姓都见证了它的建设过程,我们相信城区防汛应急工程将会发挥大作用,让广大市民百姓生活工作更加安心。

主持人:
今年,在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环境卫生一直都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请为我们介绍下,今年公用事业部门在保障城市卫生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环卫处书记汪建伟:
城市环境卫生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我们环卫部门坚持常态运行,打造创城亮点,狠抓城区主要道路、公共厕所、河道水体的环境卫生三大重点,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应有的力量。一是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我局干部职工组成工作小组,对包干区域内的环卫保洁工作、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维护、背街小巷环境整治等方面,全面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消除城市环境卫生“死角”和“盲点”。二是推行“人机协同”作业模式。坚持机械与人工相结合、定时定点与快速巡回相结合、面上作业与专项行动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进一步提升城区环卫作业精细化水平。以城区主干道为重点,优化组合清扫方案,实行动态化保洁。对城区主次干道进行逐条清洗,道路护栏隔离带进行机械化清洗,确保无积灰积尘,路面见本色;对背街小巷、桥头堡、绿化带、菜场四周等卫生死角进行实时保洁和深度保洁,不留死角。目前,我局每天对90条快车道、20条慢车道进行清扫,清扫范围达到850多公里、1200多万平方米。三是开展新一轮城区公厕无障碍设施改造。自4月初开始,对城区50座公共厕所进行了残疾人专用通道浇筑、加装专用坐便器、设置专用扶手等无障碍设施改造,并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同时,制定了公厕无障碍设施维护方案,定期巡查,及时维护,实实在在方便市民百姓。四是积极开展“城市牛皮癣”专项清理行动,美化我市城市形象。在我市创城工作的关键时期,我们不等不靠,迅速行动,及时采购了清理工具,并以班组为单位,对保洁区域内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地的“城市牛皮癣”逐一进行检查清理、洗刷。五是高效做好河道蓝藻打捞工作,前阶段,由于风向原因,太湖蓝藻漂浮到了我市城区一些河道,我局快速反应,积极行动,第一时间组织环卫工人对城区各条河道的蓝藻进行打捞,同时联合相关部门,组织数台大功率螺旋吸藻机进行机械打捞,有效确保河道水质。

主持人:
嗯,我们相信在可爱可敬的环卫工人努力下,我们的城市环境将会越来越好,同时也希望广大市民朋友,能够从自身做起,珍惜爱护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

主持人: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居民在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分享到了发展的红利,请问,作为百姓生活必需品的燃气,在“惠民利民”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燃气处主任汤俊:
近年来,燃气工作始终坚持“普惠、共享、安全”这三个关键,着力完善“三气普惠”格局,在节能减排上助推生态文明。
1、打造高水平的天然气城乡一体。一是提升普惠度,稳步推进管网建设进度,进一步提高天然气管网城乡覆盖率,在保证新建商品房和拆迁安置房燃气配套率100%的同时,积极拓展老小区改造项目,今年上半年已完成老小区签约改造3000多户;二是改善能源结构,加快推进“煤改气”进程,目前,已累计完成近300家煤锅炉企业签约工作;三是扩大普惠面,对小商用户进行管道天然气推广,指导小商用户安全用气,目前,小商用户推广总数已达1429户,其中,今年新增签约168户。
2、积极推进瓶装燃气安全保障工程,瓶气安全保障工程作为政府实事工程,由宜兴市公用燃气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全市多家燃气经营企业在全市乡镇园区有序实施,通过整合各方力量,强化了与镇、村以及市民的联动,进一步理顺了瓶气市场管理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已置换瓶气专用瓶7万多只,从用户家中置换各类不合格燃气钢瓶5.2万只,让质优、价惠、安全的瓶气进入千家万户。
3、积极推进车用气绿色能源工程,近年来,我局一手抓建设,一手抓运营、抓安全,构建起一套较为成熟稳定的车用气工作机制。目前,蔬批、城东、城南、金三角、徐舍五座车用气加气站均已投入运行,通过智能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加气站充装管理能力,每日为宜兴公交、客运的288辆LNG车进行保供,日均加气量约15吨。同时,逐步将“油改气”项目拓展推广至水上交通运输领域,锡溧漕河北庄船舶服务区LNG加注站即将启动建设。

主持人:
燃气安全工作责任重大,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需要公用事业以及相关单位共同努力、协同作战,有效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宜兴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的几位领导,感谢听众朋友、网民朋友的收听,再见!

邵书记:
谢谢主持人!谢谢听众朋友、网民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