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民生信息>医疗卫生>健康科普

触水即危险?你的皮肤、肝脏如何被“啃食”?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日期:2025-04-14 10:33:57    浏览次数:
索引号 014046317/2025-01662 生成日期 2025-04-14 公开日期 2025-04-14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卫生、体育 主题(二) 卫生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医院,医疗,防疫 分类词 卫生,体育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触水即危险?你的皮肤、肝脏如何被“啃食”?

  今年的2025年4月7日~4月11日

  是第二个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消除血吸虫病危害

  守护人民健康

  “你好,人类。

  还记得我吗?你可能从未察觉我的存在,但我的家族已与人类缠斗了数千年。今天,这场‘入侵计划’的真相即将揭开:我是如何从一颗虫卵,一步步攻占你的皮肤、肝脏,甚至摧毁你的未来。”

  全面通缉!!!

  01 身份档案

  (血吸虫概述)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裂体吸虫)寄生在人体或动物体内血管系统(如门静脉、肠系膜静脉)中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其生活史复杂,涉及多个阶段和宿主,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属于全球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全球有超过2亿人感染,受威胁人口约8亿,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8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属法定乙类传染病,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南方湖区。

  能寄生于人体并致病的血吸虫主要有七种: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马来血吸虫、几内亚血吸虫。其中前三种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

  日本血吸虫成虫(雌雄合抱状态)

  02 生存策略

  (血吸虫生活史)

  [图片]

  血吸虫的生活史复杂,通常包括卵、毛蚴、胞蚴、尾蚴、童虫和成虫六个阶段。这些阶段在终宿主(人或哺乳动物)和中间宿主(钉螺)之间交替进行。

  1.虫卵

  血吸虫成虫在人体内产卵,随感染者粪便排出。

  2.毛蚴

  虫卵入水孵化成毛蚴,毛蚴在水中游动,具有向光性和向上性,多分布于水体表层。

  3.胞蚴

  毛蚴侵入钉螺体内,经历母胞蚴、子胞蚴无性增殖阶段。

  4.尾蚴

  胞蚴进一步发育产生成千上万条尾蚴,尾蚴从钉螺体内逸出入水,会主动钻入人或动物的皮肤。

  5.童虫

  尾蚴进入人体后变为童虫,童虫在人体内移行,经静脉循环最终到达肠系膜静脉等寄生部位,发育为成虫。

  6.成虫

  成虫产卵,部分虫卵沉积于肝组织,另一部分沉积于肠壁有机会进入肠腔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完成循环。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

  03 入侵线路

    (感染方式与途径)  

  接触疫水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  

  1、生产性接触:如打湖草、水田作业、捕鱼捞虾、防汛抗洪救灾;

  2、生活性接触:如淘米洗菜、洗衣物;

  3、娱乐性接触:如游泳戏水、钓鱼等。

  注:凡是有机会接触到疫水的,都容易感染血吸虫病。

  04 破坏范围

  (血吸虫各阶段对人体的伤害)

  1、尾蚴侵入期

  皮肤出现红色丘疹(尾蚴性皮炎),出现瘙痒的小丘疹,并引起超敏反应。

  2、童虫移行期

  童虫在体内移行引发免疫反应,可损伤肺部、肝脏等器官,引起咳嗽、肺炎、肝损害等(急性症状)。

  3、成虫寄生期

  成虫寄生在人体肠系膜静脉等部位,通过摄取人体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同时,成虫还会损伤血管壁,导致出血、炎症等病变。长期寄生还可引起贫血、营养不良等全身症状。

  4、虫卵沉积期

  (危害最大)

  急性期:大量虫卵沉积在肝、肠等器官,引发高热、肝脾肿大、腹泻(严重者危及生命)。 

  慢性期:虫卵长期沉积导致器官纤维化,如肝纤维化(肝硬化)、肠壁增厚、脾功能亢进。 

  晚期:门脉高压、腹水、消化道出血,儿童可能发育迟缓(侏儒症)。

  05 “反击战术”:

  血吸虫病的预防和治疗 

  01 避免接触疫水

  流行区尽量避免在不明水域(如河流、湖泊、池塘等可能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捕鱼、游泳、戏水;若需接触,穿胶鞋、戴手套。

  02 个人防护

  接触疫水前涂抹防护药膏(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如抗洪防汛等活动必须涉水作业,务必穿好长袖衣物和防水的胶靴、胶裤、乳胶手套,减少皮肤直接接触疫水的机会。

  03 及时查治

  如若不可避免地接触了疫水,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应主动及时到血吸虫病防治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检查以便诊断和治疗。

  注:如果确认感染,吡喹酮是目前唯一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广泛使用的高效、低毒、使用方便的口服抗血吸虫药物。服药时应谨遵医嘱,加强随访。

  Tips:

  血吸虫生存法则

  我的生命循环简单却致命:虫卵入水,孵化幼虫,寄居钉螺,再遇人类。若你们疏于防护,涉水时,我依旧能穿透皮肤,潜入血液,啃噬肝脏。千年过去,我仍是那个“肚大肩膀细”的制造者。你们的科学与团结,让我从“瘟神”沦为苟延残喘的流寇,但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仍潜伏在少数水域,若轻视自然法则、遗忘血色教训,我仍会悄然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