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至24日,以“遇见更好的自己——大数据驱动下家校社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为主题的2023年大数据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会在宜兴竹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培训会由教育部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无锡市教育局联合指导,宜兴市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宜兴市文明办、宜兴市教育局、宜兴市妇联主办,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湖㳇镇)、宜兴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宜兴市湖㳇实验学校协办。
来自北京、江苏、贵州、江西、湖北、湖南、山东等多个省、直辖市的心理学界专家,以及宜兴市各学校的德育主任与心理咨询室负责人,宜兴市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等近400人参加培训会。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教育的大背景下,专家团队和参会的心育工作者们聚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共同探讨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的新技术、新模式与新愿景,进而形成以数据述说学生心理、 以数据技术推进学校心育工作智能化进程的崭新局面。
宜兴市教育局德艺科副科长张俊以《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学校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建立的探索》为题,介绍了宜兴市多年来基于大数据云平台开展的相关有益尝试。
无锡市大数据心理项目负责人沈晓松围绕 “区域大数据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详细介绍了无锡地区开展基于大数据学校心育工作的样例和范本。
心理学泰斗、原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郑日昌就“中小学心理健康发展与数据化应用趋势”作了专题报告。郑日昌着重强调了当前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以全人教育模型为基础,指出健全学生心理筛查预警机制等全新的心育途径,以及科学使用心理测验数据等大数据背景下的心育工作新规则。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伟军教授从“需求”和“问题”入手,为与会人员带来了《数智赋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专题讲座。
拥有丰富一线经验的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首席专家、全国模范教师赵世俊与大家分享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宜昌四中的专职心理教师、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之星”梅凌老师为大家带来《架起心灵的彩虹桥》专题讲座。
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主任周纪珍分享了她从觉察到觉醒,到带领团队深入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路历程。
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的周芸婷老师介绍了梁溪区在运用测评工具构建的从心理预防、心理预警,到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闭环,分享了具有“梁溪”特色的全员心育工作格局。
南昌市教育评估监测与技术推广中心学生发展和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李浪青以《沐光而行 育见成长》为题,分享了南昌市构建心育体系,完善保障机制方面的有益做法。
遵义市是全国最早运用心理测评平台助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示范区,遵义教体局副局长王本斌分享了“双平台、六步骤”干预体系的探索经验。
与会专家和来自湖北、山东等地区的心育工作负责人、来自宜兴心育工作的一线代表,就“新时代家校社协同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机制探索”举行了会谈,将一线的迫切需求、困顿疑惑、棘手难题与专家作了细致和深入的交流、探讨,就进一步发挥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技术服务于学校的心育工作,作了完善和设想。
2023年大数据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正是在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年)》通知的背景下,为落实“构建完整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体系与加强数据分析”这一“规范心理健康监测”主要任务,而适时开展的专项培训。此次培训立意高远,内容丰盛,影响深远,必将能促进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更加健全、更加智能和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