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解忧”,万石镇解锁基层善治新模式
“河边台阶破损严重,村民到河边用水不安全,希望尽快修缮。”近日,万石镇一村民通过“万事通”小程序的“我发声”版块,提交了自己的诉求。没几日,镇相关部门就派人将该处隐患排除。如今,在万石镇,村民通过万事通小程序表达诉求、提出建议,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已成为常态。将“村里事”变成“自家事”,打造基层善治新模式,正是万石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全域提质的生动写照。
万石镇是宜兴的“北大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区域经济充满活力。但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量流入,特殊的人口结构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不少难题。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万石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线下集成“一个中心”实现矛盾“一站式”受理,线上打造“一张网”实现云端解忧,推动实现“一条链”贯穿治理体系的新格局,推动了矛盾源头治理智慧化转型。
走进该镇的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1600平方米的空间内设有办事大厅、信访接待室、纠纷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巡回法庭等各类功能科室。“该平台的搭建,成功将基层各部门紧密串联,真正实现了让百姓纠纷只跑一地、一站式解决。”中心党支部书记王翔介绍道。早在2022年,万石镇便在宜兴率先试水,建成首个镇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还创新性地融入便民服务中心功能。目前,大厅共设26个窗口,实现司法、综治、信访等9个部门常驻,融合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资源,开设人民来访接待、心理咨询等6大功能区。拿解决企业职工欠薪问题来说,当事人仅需在矛盾受理窗口提交诉求,相关部门便能第一时间接收信息,与此同时,中心的法官+工作站等平台也会迅速联动介入,以最快速度给予当事人满意答复。今年以来,该中心就地化解纠纷的成功率高达97%。
打破部门壁垒,一个信息数据库让“万事通”直达“指尖”,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目前,“万事通”已进行了两次升级,集成人、房、地、企等信息要素5万余条,机关干部、网格员等依托手机端APP开展巡查走访、数据采集、事件上报等工作;群众通过微信小程序表达民意、参与志愿活动、办理便民服务;指挥中心通过大屏端开展指挥调度、研判分析、事件流转等工作。以万事通APP为例,其数据信息分配实现了“量身定制”,每位镇级分管领导、部门工作人员、网格员打开 APP之后,便能一目了然地知晓自己所负责管理的具体内容,实时精准掌控相关情况。
按照采、派、办、督的流程,精细化的闭环式管理,推动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近日,该镇大尖村一村民通过“12345热线”反映家附近有收废铁人员占用公共道路堆放东西,装车声音响,影响村民休息。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将该线索转至万事通平台后,一键派单,分配至村级、相关部门、分管领导等进行一体运作,3天内,就将该诉求处理到位,整个处理流程实现了云端可视化。今年以来,万事通平台累计流转办结工单209条,处理效率相较以往提升30%。
通过对诉求事项汇总梳理、分析研判,找准群众需求、梳理任务清单,今年以来,该镇已推进实施各类“微幸福”项目6件。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涌现了“老袁来评理工作室”“周宜平工作室”基层自治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