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市司法局>专题专栏>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宜兴市民政局2024年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来源:市司法局 时间:2025-03-04 10:25:35 浏览次数: 112984488 字号:[ ]

2024年,市民政局紧紧围绕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年度目标任务,以上级政策要求为指引,结合我局工作职能,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本系统法治政府建设步伐,为我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一、2024年主要工作

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履职责任

1加强组织领导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依法行政和履行安全监管职责的重要任务将推进民政法治建设纳入2024年民政重点工作目标任务书。有机结合行政执法与普法工作明确责任清单

2领导带头学法建立领导干部常态化学法机制制定《2024年市民政局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局党组中心组开展法律法规专题学习6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利用主题党日等集中学习开展学习活动30余次

3、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贯彻《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工作严格执行凡是涉及民政业务的重要决策、重大项目特别是作出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必须通过班子集体研究、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程序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后方可执行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

1、推动办事流程简化。推动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工作开展,将多个事项赋权至镇(街道),实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给付、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尊老金发放等事项一平台办理。部署落实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工作,本年度一网通办跨区域婚姻登记共939对,联合江苏政务服务平台受理婚育户一件事业务共计2168项。

2、协调优化营商环境。按照推动民政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本辖市内养老机构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及时排查整治养老机构存在风险。全面发挥市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持续强化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治理工作加大行业协会商会专项检查力度本年度共走访抽查全市25家行业协会商会

3、规范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双公示要求,常态化进行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和服务指南标准化维护。开展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工作加强社会组织抽查审计力度,落实社会组织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制度,做好社会组织负责人任职前公示。强化社会组织年检,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890家社会组织参加年度检查并依法依规对1家社会组织作出行政处罚

(三)优化法治协调工作

1、加强在服务过程中普法协调推进《宜兴市民政局八五普法规划(2021—2025年)暨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确定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清单和年度法治宣传重点项目。更新民政领域政策宣传手册,组建民政系统相对固定普法宣传队伍,与党建相结合,开展守护朝夕幸福民政先锋进小区主题党日活动,进社区宣讲民政领域政策与法律法规;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小民伴你共成长法制教育活动,引导未成年人知法、守法;针对老年群体,联合司法局开展法律服务助老护老双百活动。本年度共开展各类法规政策宣传活动10余场。

2、拓宽法治宣传阵地。结合以案释法制度,创新民政政策宣传ip“小民说,针对群众关心的法规政策,以动画的形式进行讲解,本年度发布小民说系列视频共6期。利用下属单位窗口平台对法治文化内容进行宣传,播放宪法宣传标语、宪法公益广告,切实将普法宣传工作融入日常民生保障工作中。

3、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及时梳理本年度本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建立规范性文件制定集体讨论、合法性审查、听取意见、公开公布等各项制度,履行合法性审查职能,及时将本部门制定并公布的规范性文件做好备案。

4、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把法治教育纳入年度民政重点工作和各类培训计划,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持续提升执法质效。

)细化信访维稳工作

1制度化加强维稳协调。全面畅通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诉求表达渠道,严格落实重要时期值班响应,协调推进各项信访事项依法依规、及时、妥善处置,今年以来,我市民政领域未发生重大集体访及极端访等情况。

2流程化规范案件办理。对照省市相关要求,细化交办流程,明确办理形式,压缩办理时限,健全协调机制。截至目前,已办理阳光信访智慧信访平台群众来信13、接待来访35人次,按期办结率100%

3、全面提升对外答复工作效能。做好线上来访接待工作,共答复市长信箱群众来信13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5答复率100%做好电话咨询答复工作,共办理12345热线办件225件,接访电话 300件次,电话回复 200 余次回复公众号私信留言500条,签收率、办结率均达100%

二、存在不足和原因

1执法力量配备不足。由于民政部门的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但执法力量配备不足,致使执法覆盖面受限,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过程以及执法成效产生一定影响

2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当前部分执法人员在法律法规知识储备方面存在一定短板,未能深入理解内涵与适用情形,在执法程序上,存在生疏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执法规范性。

3社会认知度不高。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等原因,部分群众对民政工作的认知度有限,且民政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大,使得诸多政策法规在基层推行时遭遇群众配合度不高的困境

三、2025年工作计划

近年来,随着普法工作在全社会的有效推行,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不断增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全面依法行政已然成为新常态2025年,民政法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推进法治民政建设,促进民政法治环境不断优化,民政干部法治理念和法律素质切实提高,基本确立法治民政新格局。围绕新的目标任务,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不断健全法治实施体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坚持和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协调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加强执法人员管理与培训,健全工作人员日常学法制度提升公职律师、法律顾问的法治协同参与度。

营造高效规范执法环境科学编制年度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定期清理规范性文件,做到评估、清理常态化健全政务公开机制重视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积极做好行政调解、信访、复议和诉讼等相关工作运用阳光信访12345等咨询投诉举报平台信息,深化执法监督,推动形成责任闭环,切实提升满意度。

)纵深推进八五普法。继续加强落实《宜兴市民政局八五普法规划(2021—2025年)暨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深入开展民政领域政策法规进社区、进机构、进校园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政务新媒体等服务载体,加强民政独有政策宣传ip“小民说的覆盖率,增强民政普法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编制政务服务办事指南及时调整民政领域延伸基层服务事项,持续做好赋权事项配套衔接,强化业务指导监管,确保各项民政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助力推进民政数字化转型,全力提升高频事项网办率,推进多项民政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

)协调推进维稳处突工作。定期开展形势研判,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推动救助养老领域信访稳定形势持续向好。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力争就近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坚决把信访人员吸附在当地、矛盾解决在基层,防止风险外溢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