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发展改革委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学习领悟“十一个坚持”核心要义,坚持以法治引领改革、推动发展、服务人民,不断深化法治机关建设,强化法治保障,提升法治意识,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学习先行,造浓整体法治氛围。一是突出法治学习。坚持将学贯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的重要抓手,将法治内容纳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制定《市发改委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个性清单》,在学习共性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发展改革核心工作,督促科室开展《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江苏省省级猪肉储备管理办法》等专项法规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全体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2024年共开展法治专题讲座2次,领导班子集体带头法治学习12次,并将法治内容纳入常规化干部培训课程表中。二是开展社会普法。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制定2024年普法工作计划与责任清单,抓住“食品安全宣传周”“4.15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设立展板、发放宣传册、现场解答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理念,2024年累计完成社会面普法活动7项。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及时更新调整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夯实法治建设根基。建立健全定期培训和管理制度,通过党组(扩大)会议、月度办公会、小组学习等形式做实经常性学习培训,进一步丰富发改大讲堂、年轻干部能力提升拓展等专项培训,强化对法治思想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突出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全面提升发改干部人才队伍的整体法治素养。
(二)强化依法依规,高效履行各项职能。一是细致开展政策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始终坚持“谁起草、谁审查”的原则,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由承办科室初审与政策法规科复审相结合,对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文件开展存量清理与新增审查,在清理中未发现排除、限制市场竞争或适用例外规定的情况。二是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制。严格按照《无锡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管理办法》《宜兴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制发流程,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评估论证、合法性审查、备案监督等环节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积极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提高规范性文件审查的质量和效率。三是依法依规开展重大行政决策。合理确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年度目录,落实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由法律顾问参与并提出法律审查意见,确保重大行政决策科学、依法、民主。
(三)突出严格规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一是持之以恒推动执法队伍建设。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为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等专业执法设备,系统开展年度执法培训,目前我委共有3人持有监督证、23人持有行政执法证,均已完成40个课时的业务法律知识及20小时公共法律知识学习。二是稳步探索执法裁量基准应用。对照《江苏省人民防空系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2021版)》《江苏省发展改革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组织开展行政裁量权基准适用的标准、条件、种类、幅度等内容的专项培训,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整体执法效能。三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对照制度要求,积极做好执法依据、执法事项清单的公示工作,规范执法行为与流程。借助执法记录仪等工具,推进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对执法程序、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等行政执法行为实行全程记录。严格按照审核流程对全委做出的重大行政执法决定进行全面审查,对疑难问题提请集体决策,确保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的合法性。
二、年度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情况
按照《宜兴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考评办法》的相关要求,市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坚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将法治内容纳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由主要负责人带头讲法治课、带动全委上下通过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加强法治思想的学习。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今年以来多次主持召开工作会议梳理当前法治建设面临的实践问题,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定期听取法治工作总结汇报。在年终述职工作中,专门对全委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了专题述法,确保法治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助推法治建设取得新成效。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法治思想运用不够生动。目前对法治思想的学习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纸面上,运用法治思想指导依法行政的具体实践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普法方式较为单一。法治学习仍然主要采用传统授课、纸质资料自学等方式进行,但发改领域相关的政策法规专业性较强,涉及的范围较广,单一的学习方式无法满足工作需要。三是执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执法职能基层赋权等工作对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执法人员强化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以应对更加复杂的执法情景。
四、2025年度推进工作的主要安排
(一)深化拓展创新学习方式。创新普法宣传工作,推动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法条学习与案例剖析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等“三个结合”的学习模式,不断增强全体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二)切实提升以学促干实效。注重将法治学习成果运用到依法行政具体工作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真学实做、知行合一。强化对法治领域“急难盼愁”问题的分析研判,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厚植服务人民基础,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三)持续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强化行政执法队伍教育管理,加强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对行政执法行为开展阶段性监督检查,落实执法工作年度考评机制,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有效落实信息主动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遵循公正、公平、合法、便民的原则,通过门户网站、微信等渠道及时、准确、全面、具体地公开政府信息。优化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办理流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信息答复,并对不予公开的情形说明理由。
(五)继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贯彻“谁执法谁普法”要求,细化完善新年度普法工作计划与责任清单,通过设立展板、发放宣传册、现场解答等方式开展线下“面对面”普法,利用微信、门户网站等媒介开展线上广泛宣传,突出本领域内法律知识普及,传播法治理念,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