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发展之进
近日,宜兴入选《半月谈》杂志社评选的“优化营商环境最佳典范城市”。这不仅是对宜兴营商环境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潜力和前景充满信心。
营商环境对于宜兴而言,是引以为豪的底牌,也是创造力和生产力。今年“新春第一会”,我市全面吹响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号角,提出了“全市党员干部要主动为企业服务、积极为企业代言、全力为企业护航,营造既亲又清、敢亲真清、清上加亲的营商环境”的要求。树高千尺,根植沃土。在优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宜兴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执着的追求。自2019年起,我市持续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年度行动方案,明确“时间表”,画出“路线图”,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明确重点和方向。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相应出台一系列配套实施方案,不断健全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保障。同时,坚持方案清单化、清单项目化、项目专班化的工作推进机制,持续抓好各领域重点改革事项的统筹推进和有序落地,定期开展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督查,精准化查找短板、颗粒化推进提升,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道路上久久为功。
营商环境是“梧桐树”,把“梧桐树”养护好,优化政务服务是重中之重。“这里服务态度好、办事效率高,复印打印都是免费,还有工作人员在我身边一对一指导,真的太方便了。”近日,在市政务服务大厅,殷女士在顺利办完“个转企”事项后,十分满意地说道。作为直面企业、群众的重要窗口之一,近年来,市政务服务大厅通过升级设备、强化人员培训、开展帮办代办等方式,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便利化、规范化,持续提升群众办事体验。同时,向着“只进一扇门”的目标,我市按下政务服务改革“快进键”:打造集办税、缴费、体验、志愿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办事大厅,75%以上简易事项实现前置受理快速处理;推行审批服务集成办理,企业登记当场受理率达90%;外资企业开办实现“半日办结”;市场主体“住所在线核验”系统上线运行,快速核验只需1秒;落实“两个免于提交”、施工许可证分段办理等改革举措,推广施工许可“一证到底”和“免证办”改革……一项项有力的改革举措,彰显着宜兴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服务至上”的发展理念。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近日,市税务局经开区分局工作人员来到无锡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企业宣传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并解答企业申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从企业在宜兴成立到如今成为全球最大的N型高效电池导电浆料供应商,离不开政府减税降费的支持。”该公司副总经理戚尔东表示,仅2024年,帝科股份就享受到了先进制造增值税加计抵减8000多万元,这也让企业新一年的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更有底气。近年来,我市瞄准举措创新,强化要素支撑,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措施,以良好的投资环境推动在宜落地项目与企业快速成长和发展。据统计,2024年,全市兑现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减税降费及退税39亿元。同时,我市还通过出台《关于开展全市低效建设用地集中连片腾退工作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全市低效建设用地整治腾挪,更好实现空间资源的系统性重塑、集成性优化,为重大项目落地做好要素保障,真正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统一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项目开工条件,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前提下,试行告知承诺制审批,推动项目加速开工;推行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度,实施“一照多址、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服务举措,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发展架设“高速路”。
如今的宜兴,正以助力企业快速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千方百计、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众多企业来此投资兴业,推动全域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竞相迸发,促使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充沛。在这里,签约、筹备、开工、建成、投产……一批批好项目、新项目犹如安装了加速器,成为推动宜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