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铁镇

周铁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动态
党建赋能 | 周铁镇:激活“造血”功能 践行富民强村“红色引擎”赋能乡村共富新图景
来源:周铁镇  发布时间:2025-02-26 09:15:24   [ ]   浏览次数: 78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引领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周铁镇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也存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100万元等短板问题。周铁镇党委对此高度重视,组织开展经济薄弱村专题调研,多角度厘清村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其经济发展“短板”与“薄弱点”,聚焦组织整合、机制健全、多元保障等关键领域,充分发挥党建对发展集体经济的引领功能,以党建联建推动经济薄弱村转型升级,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主要做法

  党建驱动队伍强化。实施“头雁工程”,做好选拔工作,对照“五强”型书记标准,拓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来源渠道,推行“书记论坛+外派学习+互动讲学”多维充电培训模式,提升村(社区)书记创新突破、科学谋划、决策执行等能力。开展经济薄弱村“两委”班子届中分析研判,贯彻运用“三项机制”,激发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向8个经济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发挥智力援村、经验助村、资本富村作用,合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党建驱动资源配置。加强统筹谋划,将镇级政策重点向经济薄弱村倾斜,指导经济薄弱村申报省市级扶持项目,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高标准农田建设、河道水利工程等有效支持薄弱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围绕村级结对共建实施“领导挂帅、部门挂钩、能人助村、责任落实”,由镇领导和相关部门直接挂钩经济薄弱村,牵头协调村级发展项目落地。探索镇村企深度联合发展模式,依托“太湖湾现代蔬果产业园建设”等重点项目,推动镇属国企平台公司对接城建文旅、产业集团等市级国企,推进农产品配供、集散中心和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经营,拓宽盈利渠道,增加薄弱村分红收益。

  党建驱动产业发展。创新性推动经济薄弱村之间的跨村联建,遵循“产业相近、优势互补、典型引路、抱团发展”原则,村村抱团发展,释放组织联建、产业联动的“乘积效应”。通过“村企连心 乡村振兴”等战略,引导村党组织与镇区企业党组织联建共建,吸纳企业资金、人才等资源,打破经济发展的资源限制。梳理薄弱村范围内镇级资产,盘活村集体资产资源,将优质资产委托村级经营或出租,激发村级收益增长内生动力。

  工作成效

  队伍建设添动能。建强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累计举办“书记双月谈”43期,开展“头雁领航”微论坛13期,选派2名薄弱村村书记到苏州、无锡跟岗学习,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建立村(社区)书记后备库36人,村(社区)“两委”成员后备库170人,培养2名定制村干,为乡村振兴提供多元化人才支撑。发挥用好各方智力资源,整合驻村第一书记、新农人等兴农队伍,聘请8位乡土人才担任经济薄弱村“名誉主任”,合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结对帮扶强保障。镇领导“一对一”结对全镇8个经济薄弱村,牵头协调项目资源落地,18个无锡、宜兴两级机关单位、国有企业与经济薄弱村挂钩联系,精准发力提供项目、资源、资金等要素支持,截至目前落实帮扶项目7个、资金支持10万元。发掘种植能手、蔬菜经济人等各类乡村能人40名,以“能人领航”模式持续壮大蔬菜产业发展,牵头8个经济薄弱村进一步收购镇属国企平台公司股份,增加年底分红收益。

  产业振兴促发展。探索跨村联建发展模式,打造“前观村+棠下村+王茂村”稻米富民产业链、“洋溪村+中新村+欧毛渎村”庭院经济、“龙亭村+东湖村”产学研教育基地等特色产业。开展“村企连心 乡村振兴”主题活动,全镇14个村与127家企业结对,落实联建项目14个。全面整合存量资源,指导经济薄弱村通过资源发包、物业出租、资产参股等模式,丰富集体增收路径。开展薄弱村土地综合整治,整合经济薄弱村耕地,恢复潜力资源2044.21亩,引导村集体有序推动土地集约化流转,预计新增经营性收入120余万元。

(转自:宜兴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