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安全及时发送旅客超442万人次
为期40天的2025年春运,已于2月22日落下帷幕。昨天,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春运期间,我市高铁、城际客运、市内公交等交通工具累计发送旅客超442万人次;竺山湖隧道总流量达112.4万。
高铁凭借高效、准时的优势,成为不少旅客出行的首选。今年春运期间,高铁宜兴站发送和到站的客流量达59.74万人次,较2024年春运增长24.22%,客流主要以探亲访友、商务、学生、旅游为主。从趋势上看,春运期间的客流量呈现“哑铃状”趋势,即前半程与后半程客流较大,中间部分客流相对平稳。为了应对客流高峰,高铁宜兴站安排了足够力量,保障了车站安全有序运营。
得益于我市近年来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县级公路等多等级、多层次公路体系建设,市民自驾意愿十分强烈。相关数据显示,公路自驾成为今年春运期间市民出行的主流方式。其中,通车不久的竺山湖隧道双向总流量达112.4万;苏浙省界的重要节点——104国道宜兴收费站总流量达29.50万,较2024年春运增长8.9%。高速公路方面,我市境内可正常通行的长深高速公路、宜长高速公路、常宜高速公路迎来大流量,但均未出现大面积拥堵的情况。宜兴亮相央视春晚无锡分会场为我市带来了巨大流量,各景区游人如织,各商业体生意红火。为应对解放东路、枫隐路、张灵慕线、S360等路段出现的短时大流量情况,市公安、交通运输、城管等部门组织力量现场指挥,道路交通整体可控、安全有序。
受出行方式改变影响,今年春运期间,我市城市城乡公共交通(含出租)的客运总量和公路城际(长途)班车与包车的客运总量,相比2024年春运期间有所下降。其中,城市城乡公交发送旅客331.96万人次,同比增长6.8%;出租汽车发送旅客数下降较明显,为43.66万人次,同比下降35.78%;公路城际(长途)班车与包车的客运总量为7.15万人次,同比下降20.1%。
为保障广大旅客平安、有序、温馨出行,春运期间,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依托科技手段,强化执法监管,确保道路运输市场公平有序。同时,为保障夜间乘坐火车返乡旅客的出行需求,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城市、城乡公交重点加强与高铁宜兴站的联动,开展“兜底”接驳服务,及时疏散到站旅客。此外,在节前返乡和节后返程阶段,市公路客运有限公司及时调配运力,积极开展跨区域企业员工返乡返岗定制包车业务,共投入大小车辆6辆次,分赴云南等地,为舜昌亚麻等企业安全接送员工3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