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宜兴市人民政府 >资讯中心 >要闻动态
盘活沉睡资源 招来优质项目

万石镇以土地存量撬动发展增量

来源:宜兴日报    日期:2025-02-22 09:00:55    浏览次数:

  早春二月,在万石镇大尖村兰之星地块,4栋标准厂房拔地而起。这一占地面积95亩的“沉睡”地块,通过万石镇工业用地盘活机制重焕生机,落户于此的4个总投资9.5亿元的智能制造项目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超10亿元、税收超4000万元。这是万石镇以土地存量撬动发展增量的生动实践。

  作为宜兴对接长三角的北大门,万石镇在锡宜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着土地供需失衡的突出矛盾。“一边是新上项目‘一地难求’,另一边却是部分厂房闲置或亩均税收不足。”万石镇副镇长吴义说,只有在有限的土地上精打细算,向存量要增量,才能为新旧动能转换、未来产业发展拓宽空间。2023年8月,万石镇被确定为全市工业用地盘活提升试点以来,全镇范围内亩均效益改革深入推进,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逐步改变了以往单纯追求“项目为王”的观念,转向追求项目和单位产出并重,推动一批“用而未尽”“供而未用”土地盘活新生,为全镇产业高端化、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创新破局的关键是精准把脉。盘活低效工业用地涉及产权权属认定、工业规划调整等方面,每块土地存在的问题都不一样。为此,万石镇科学制定镇村两级闲置资源摸排方案,组织相关力量下沉,多点摸排。“万事开头难,摸排工作并不顺利,有些企业担心利益受损甚至拒绝沟通。”万石镇经发办工作人员回忆道。之后,万石镇在听取相关企业实际需求后,结合政策实施范围、具体要求等方面,向上争取由市级制定出台《关于支持万石镇试点开展工业用地盘活提升工作的若干政策》《关于支持万石镇试点开展工业用地盘活提升工作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等文件,有效化解企业后顾之忧。同时,结合系统数据,工作人员多次现场摸排、对照核查,一张详细标注企业分布和用地情况的“作战图”随之形成,为全面推进试点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全面摸排,不仅做到了心中有数,也形成了具体‘打法’。”该工作人员说,根据轻重缓急,存在重大安全环保隐患、亩均税收较低以及长期闲置的地块被确定为重点整改提升对象。

  打响土地盘活“第一枪”的是占地面积148亩的扬名地块。该地块中,78亩土地由产权方无锡扬名街道租赁给5家企业,除了长期闲置的70亩土地,租赁的3家企业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环保隐患。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能,在寸土中刨“真金”,万石镇于2023年8月签订回购协议。扬名地块被收回后,万石镇前置实施厂房改造、基建配套,将其打造成为吸引优质项目“拎包入住”的招商载体。同时,建立动态更新的低效用地数据库,实现“企业点单—政府配菜—快速落地”的闭环。经过整理盘活,2024年,该地块先后吸引5个优质项目落户,实现了土地利用增值。“整个盘活过程借助国企‘操刀’,在盘活资产、资金筹措方面进行市场化运作。”万石镇经发办工作人员介绍,相关国企借助其资源争取到了大额度、长期限、低利率的资金,解决了征收建设中的难题,让工业用地实现快速回收再利用,从“腾笼”到“引凤”水到渠成。去年9月,江苏亚祺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按需“点单选地”,将项目落地于此。企业从通过“用地清单”锁定目标地块到完成项目签约,仅用了1个多月时间,较常规流程提速近2倍,真正实现“土地等项目”的效能提升。

  以效益为导向,引导企业“腾笼换鸟”、厂房“上天入地”、技改“见缝插针”,延伸产业转型升级链条,提升生产效率。眼下,在华东石材市场1号路南侧,一栋现代化标准厂房初现雏形,通过政府代建与业主自建的方式,传统石材大棚转型为高端小微产业园。目前,该地块已有意向落户项目3个,小微产业园的建设不仅改善了石材市场面貌,而且助力了传统石材产业转型发展。通过工业用地盘活机制,一年半来,万石镇已累计回购土地562亩、盘活213亩,为11个总投资26亿元的优质项目落地腾出发展空间,土地供应、项目落地实现“全面红”。“我们的目标就是将碎片化闲置资源转化为精准招商的‘定制菜单’,有效破解传统模式下项目与地块‘供需错配’的痛点。”吴义说,万石镇将继续坚持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不断深化“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绕项目转”的理念,变“项目等土地”为“土地等项目”,真正做好精准匹配的“工业红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