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国之大者”保持更强定力 确保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持续改善稳定向好
继“新春第一会”研究部署新一轮太湖治理工作后,仅隔一周左右时间,2月14日,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现场调研太湖治理工程项目实施情况,召开太湖(蠡湖)治理重点工作推进会。杜小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书记信长星参加今年省人代会无锡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要求,牢记“国之大者”,保持更强定力,抓紧抓实抓细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确保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持续改善、稳定向好。无锡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副市长马良,我市领导胡小坚、张敏、张达志参加相关活动。
当天下午,无锡市领导一行首先来到梅园水厂,察看蠡湖生态补水项目进展情况。该项目主要利用梅园水厂现有场地新建生态净化厂,以增强水体流动性、改善水质,预计5月底完成主体施工。无锡市领导详细询问蠡湖水质、湖体清淤等情况,要求把握国家政策机遇,进一步加快工程建设,并配套做好沿湖透绿等重点工作,充分释放项目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地处太湖上游,宜兴是太湖治理的“前沿阵地”:今年宜兴计划实施太湖生态清淤245万方,目前近岸区75万方清淤已完成可研审批、计划4月份进场,同时1000万方一体化清淤平台也已完成可研审批、计划5月份投运使用;茭渎港藻水分离站新建工程项目设计处理能力3000方/天,计划于今年3月底前建成投运,扩能建设计划4月底完成;宜兴经开区铭都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总投资4.58亿元,设计规模5万吨/日,主要负责当地37家企业生产污水处理,预计今年11月完工并投入试运行。无锡市领导现场察看相关工程建设进展,要求结合治理工程,充分运用好机械化、自动化作业方式,推动治理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新时代以来,无锡始终把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坚持湖岸同治、流域共治,着力解决制约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结构性、根源性问题,去年太湖首次达到全年Ⅲ类水质、成为我国重点治理的三大湖中首个全年“良好”湖泊。为巩固这一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今年无锡市又排定第一批206个治太工程项目、年度计划投资达101.16亿元、连续四年保持百亿元规模。1月份,太湖无锡水域水质保持Ⅲ类,总磷浓度0.043mg/L、同比下降15.7%、浓度和改善幅度均优于全太湖。
随后召开的推进会上,杜小刚在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后指出,太湖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反复强调的“国之大者”。要始终把太湖治理置于“国之大者”的政治高度去考量,以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工作,推动新一轮治太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一要树立更高目标。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落实落细“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这条底线,推动治太工作各领域各环节“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化、责任化”,以更大决心、更硬目标确保太湖无锡水域水质稳定Ⅲ类、不反弹。二要加快工程进度。抓紧“夏病冬治”,提升基础能力,加量推进治太重点工程和蠡湖生态活水工程,加快农田退水综合生态化改造和水产养殖池塘改造,配齐配强蓝藻打捞、生态清淤等大功率机械设备,全面持续提升入湖河道水质。完善“雨污一体化”“厂网一体化”“水岸一体化”建管体系,提级开展排水达标区建设,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认真做好项目策划,使更多项目纳入“两重”“两新”、专项债等国家和省“大盘子”。三要完善制度机制。建立定期调度推进、领导干部包干、问题集中交办等工作机制。发挥纪检、检察、审计等单位“利剑”作用,推动监督重心朝任务落实聚焦、监督追责朝主动发现前置、监督力量朝具体项目集中,做到“一项目一监督”,保持对污水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的高压严惩态势。四要加快绿色转型。坚持以太湖治理牵引生态绿色发展,充分发挥无锡市环保集团公益属性、市场属性兼具的特点,谋划布局环保产业园建设,不断壮大绿色制造业和绿色服务业规模。五要放大综合价值。深入挖掘“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消费”融合潜力,同步完善岸线造景、航线规划、航道拓浚等工作,推出更多水上观光游、文化体验游、度假休闲游、疗休康养游等消费场景,进一步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
会上,无锡市市政园林局汇报2025年无锡市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工作安排,宜兴市汇报2025年太湖治理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安排。无锡市纪委监委、无锡市检察院、无锡市生态环境局、无锡市水利局、无锡市农业农村局、无锡市市政集团、无锡市环保集团汇报相关情况,无锡市发展改革委、无锡市财政局、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补充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