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

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专题专栏>三务公开
环科园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安排计划的报告
来源:环科园  发布时间:2025-02-06 13:53:28   [ ]   浏览次数:

 

环科园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安排计划的报告

 

2024年,在环科园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财政局紧紧围绕园区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年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新进展。现将环科园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5年财政预算安排计划汇报如下:

——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2024年收入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

预计全年环科园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68亿元,下降8.8%。其中:税收收入18.93亿元,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0.75亿元。

预计全年环科园自筹收入1.19亿元,主要是上级补助收入、基础设施配套费、罚没收入等。

(二)土地出让收入执行

预计全年环科园累计完成土地出让收入8.78亿元。

二、2024年支出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

    根据市财政结算体制,2024年园区预计可结算财力9.64亿元,加上园区自筹收入、上年结转及其他,按照收支平衡原则,预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81亿元,按照预算功能分类科目,主要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560万元;

2、公共安全支出8706万元;

3、教育支出16940万元; 

4、科学技术支出7816万元;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05万元;

6、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 32277元;

7、卫生健康支出4807万元;

8、节能环保支出6207万元;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1999万元;

10、农林水事务支出5032万元;

11、其他支出251万元。

(二)土地出让支出执行

2024年园区预计可结算土地出让收入加上年结转,按照以收定支原则,预计全年土地出让金支出8.75亿元,主要用于隐性债务化解、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款支付、城市经营征收腾退等方面。

三、2024年环科园财政工作情况

(一)积极担当作为收入组织平稳有序。面对财政收支双向承压的压力,财政局切实增强勇挑大梁的使命感,强化与税务部门协作机制的效能发挥,定期召开税收预测分析和税源挖掘维护等主题的工作联席会、现场调研会,不断完善综合治税工作格局,有力有序抓好财政收入组织工作。环科园全年度预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68亿元,较去年下降8.8%总量在全市各板块中暂列第2位。下降原因主要是园区环保产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受缓缴政策影响较大;房地产行业依旧低迷。剔除以上因素,从数据上看,环科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体较为平稳,总量始终位于全市各板块前列。

(二)抢抓政策机遇,对上争取成效今年以来,财政局在对上争取工作方面多点发力、久久为功,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为园区经济发展赋能添翼。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奖补资金,2024年度累计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19亿元,主要用于农业、水利和教育发展、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另一方面重点研究上级金融工具,紧盯国家政策动态,第一时间梳理上级专项,抓好上级政策对接的窗口期,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机遇为抓手,做全、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掌握项目资金申报时机,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上级政策笼子、规划盘子、资金袋子。其中在专项债争取方面,从专项债发行以来园区累计取得专项债资金6.95亿元,占全市板块专项债获批总额的38%,其中2024年环科园概念水厂项目获批政府专项债券0.95亿元。

聚力保值增值,国企改革走深走实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按照市功能区国企改革指导意见并结合园区自身发展需求,整合保留环科园国控体系全资控股企业20家,采用“1+3+14”的股权构架和管理体系,整合形成产业发展、城市经营、资产管理三大主营业务板块。同时集中优势进一步明确主业、做强主业,大力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和产业类信用评级工作开展今年以来,通过优化投资、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已完成园区国企股权划转25家,瘦身健体企业29家,新增产业类主体AA+国企1家。

(四)三保底线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一是“三保”优先原则不松按照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宜兴市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若干措施》的部署要求,对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应压尽压,严控一般性支出,优先保障三保支出(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年度预算安排三保支出共计8.9亿元,占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二是预算约束刚性标准不降进一步加大日常核查力度,充分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预算单位支付申请中的部门经济分类科目、收款人及支付用途等要素进行动态监控,及时纠正超预算、超范围或串项支出三公经费违规问题,同时按照规范流程、有保有压的原则,从严控制各单位预算追加事项,确保资金科学、规范、高效使用。三是重点支出保障力度不减。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发挥财政促发展、惠民生作用,有力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引、城市经营、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环境治理等重点领域支出。

(五)立足提质增效,管理能力有效提升一是资产清查管理高效以2024831日为数据基准日,从严从实推进国有资产清查利用工作,及时高效完成系统内12类资产的全面清查、45张套表的梳理填报、资产清查报告的签字确认以及三张清单的公开公示,梳理总资产442.75亿元房屋类资产租金收益2805万元,其中盘活工作经验做法被市级专报录用3次。二是政府债务管理趋优。在做好隐性债务化解融资成本压降和融资平台退出等工作的同时,加强新增融资项目的备案审核管理,对融资主体、规模、用途、成本严格把关,确保新增债务依法性、合规。截至目前全口径存量债务综合成本从年初4.13%下降至3.98%,年度融资综合成本从年初3.91%下降至3.64%三是内控制度管理向好全面落实财政局内部业务控制管理机制将内控机制覆盖日常工作全过程和业务岗位全流程业务运行保障和财政管理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内部控制节点和防控措施嵌入业务流程,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的全流程内控机制。全年度开展内控审查16次,梳理汇总内控审查结果各科室的常见性、习惯性问题偶发性、临时性症结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提出解决办法和防控措施,对业务处理的依法依规性开展经常性提醒督促,不断加大内控制度执行力度,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2025年财政预算安排计划

基于2025年环科园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结合《宜兴市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若干措施》《宜兴市市级零基预算编制试行方案》等要求,环科园财政局本着统筹兼顾、量入为出的基本原则,规范有序做好2025年度预算编制工作。

一、2025年收入安排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

关于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目标,考虑到当前经济形势,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4年持平,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5亿元。以此测算,当年度财政体制可结算财力加上自筹收入及其他,预计2025年度环科园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约10.9亿元由于2025年度刚性民生保障标准的提高以及新增两所学校的经费保障,拟从土地出让金中调入1亿元至一般公共预算2025年度环科园一般公共预算安排11.9亿元

(二)土地出让收入安排

按照2025年园区发展预期,暂定土地出让目标为9亿元,经市财政分流结算后,预计可结算收入为7亿元。

二、2025年支出安排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

2025年环科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1.9亿元,按照预算功能分类科目,主要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600万元(主要是园区本级及镇街道机关基本运转、人员经费等);

    2、公共安全支出8864万元(主要是公安、司法、社会治安、平安建设等);

3、教育支出25028万元(主要是教师人员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学校维修维护、设备购置等);

4、科学技术支出8023万元(主要是科技创新创业、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科技重大项目等)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35万元(主要是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等)

6、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32788万元(主要是各项民政经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7、卫生健康支出4906万元(主要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相关经费及其他公共卫生投入等)

8、节能环保支出7686万元(主要是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等)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2146万元(主要是部门相关项目、物业管理、环卫经费、财政保障的社区经费等)

    10、农林水事务支出5182万元 (主要是农业、林业、水利方面相关经费等)

11、其他支出260万元。

(二)土地出让支出安排

2025年环科园土地出让支出安排7亿元,主要用于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款支付、城市经营征收腾退、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引进重大项目政策兑现等方面。

三、2025年环科园财政主要工作思路

(一)优化工作机制,全力保障园区经济社会发展

建立完善育企护税机制。在对园镇街各类税源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并动态更新税源信息库,对纳税前50强企业实行清单管理、跟踪服务,按月汇总分析税源动态,同时落实好重点企业联系服务制度,通过领导连挂机制,推动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聚集,充分发挥育企护税作用。持续关注建筑业税收、腾退企业税收、新上项目税收、重大资产交易等进展情况,确保相关税收"颗粒归仓"。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扶持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的经济和税收增长点,稳步壮大地方财政实力。

优化健全收入组织机制。由分管领导牵头,每月召开联席会议,科学研判收入形势,针对新变化、新情况,分类施策研究解决办法,同时安排部署下月工作任务。会同税务部门,设计优化每月收入分析简报,通过量化式指标、清单式管理准确把握财政收入走向,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确保实现财政收入预期目标。

协同推进争资立项机制。会同建设、经发、国控等部门,建立对上争取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2025年度争资立项工作部署,把争取政策、资金、项目工作列入全年重点工作抓实抓细。积极对接好市发改等部门,对标两重”“两新建设重点任务和投向领域,抓紧滚动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提早谋划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申报。常态化做好专项债项目储备、谋划、申报等工作,结合园区实际,严格按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专项债券风险管理相关要求梳理项目资金需求,谋划储备新增专项债券项目,切实提高项目申报的通过率,争取获批更多专项债额度。

(二)聚焦改革创新,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精细化水平

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细化预算编制体系,将零基预算改革与过紧日子要求、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求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倒排部门预算编制,对不符合要求的支出项目严格不纳入预算安排,从严控制预算追加事项,集中财力优先保三保支出、保重大项目运转,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强化预算执行刚性,督促镇街及园区各部门严格执行人代会批准的预算,通过上线中科江南财务系统及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行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整理分析月度预算执行进度情况并定期反馈预算部门,保障财政资金高效使用,不断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推进财政一体化建设。一方面提高运行效率,会同镇街财资办围绕本轮机构改革明确的职能定位与职责分工,以高效便捷为目标进一步优化财政结报机制,同时梳理大额支出审签流程,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园镇街财资工作体系,切实提高环科园财政一体化运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加强指导监督,通过办公例会、专项交流、交叉会审等形式,解决难点堵点,着力加强业务沟通,切实提高业务水平,促进财政工作进一步融会贯通、向上向优。

(三)健全监督体系,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对项目资金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建立项目绩效跟踪机制,动态了解项目绩效目标事项程度、资金支出进度、项目实施过程等。尤其是对政府采购服务、涉及考核相关内容等领域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新一年度部门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切实助推预算绩效管理质效再提升,实现财政政策和资金不断加力提效。

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出台《环科园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的补充意见》,从源头上规避工程项目擦边服务项目等现象,坚决避免以租代建项目,使采购行为更简洁、更高效、更规范。二是加强政府采购社会代理机构的考核。围绕制度执行、服务效能、档案管理、信息公开等方面,加强对社会代理机构的考核,严格执行退惩机制。

加强内部财会监管。一是优化资金支付流程。遵循按财政预算,照用款计划,顺审批流程的原则,加强对预算单位指标执行、用款计划执行的管控,严格进行业务资金支付。同时不断强化政府投资项目拨款审批管理,明确财政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在拨款审批工作中的职责分工,严格前置审核,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合规、高效。二是提升财务会审开展质效。每季度采用现场抽查或集中会审相结合的方式对内设科室及镇街财资办进行财务会审,并不定期地针对前期薄弱环节开展突击会审检查工作,进一步规范财经秩序、夯实工作基础。同时结合财务审计提出的问题,及时梳理完善业务流程,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内控制度,排查业务和廉政风险点,确保财政资金、财政干部两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