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4046317/2025-00499 | 生成日期 | 2025-02-05 | 公开日期 | 2025-02-05 |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公开形式 | 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内部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财政、金融、审计 | 主题(二) | 财政 | 体裁 | 通告 | |
关键词 | 预算,决算,费用 | 分类词 | 财政,金融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 2024年全口径预算执行情况(一)财政预算收入情况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08550万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00.02%。具体执行情况如下:1、税务部门完成20200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93000万元 |
一、2024年全口径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预算收入情况
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08550万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00.02%。具体执行情况如下:
1、税务部门完成20200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93000万元,非税收入完成9000万元;
2、财政部门完成655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配套费、垃圾处理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2000万元,集体资产租赁、土地年租金等4550万元。
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0855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1205万元,调入资金预计完成150660万元(包括土地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盘活存量资金、国企上交利润等),财政预算总收入预计完成 420415万元。
(二)财政预算支出情况
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320200万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00.04%。具体执行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预计完成76926万元;
2、国防支出预计完成874万元;
3、公共安全支出预计完成9616万元;
4、教育支出预计完成28036万元;
5、科学技术支出预计完成5421万元;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预计完成542万元;
7、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预计完成5612万元;
8、医疗卫生支出预计完成12527万元;
9、节能环保支出预计完成885万元;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预计完成45678万元;
11、农林水事务支出预计完成38454万元;
12、应急与灾害防治支出预计完成729万元;
13、其他支出预计完成94900万元。
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320200万元,加上上解支出预计完成9571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500万元,财政预算总支出预计完成420415万元。
二、2024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拓宽财源、稳固根基,组织收入能力持续增强。一是持续夯实重点税源“稳”的基础。扎实推进重点税源培植巩固工作,及时对接灵谷化工、国信协联、雅克科技、永康公司、中环系等骨干企业,每月跟踪统计企业税收入库情况,及时分析落额原因,提前研判行业发展前景及税收影响趋势,全力确保收入基本盘稳健向好。二是大力发掘潜在税源“增”的势头。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积极跟进市级财税稳增长政策制定、修改、兑现等各个环节,全面摸排辖区内企业利股红分配、限售股减持、持股平台退出等潜在税源信息,积极落实财税扶持激励政策,持续挖掘税源新增长点,全年累计入库增量税费2.38亿元。三是积极推动特殊税源“质”的提升。加强企业司法拍卖、资产处置、股权转让、成熟期基金退出等关键环节税费征管,持续拓展多元化税源结构,确保财税收入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二)统筹协调、绩效为先,财政支出质效切实提高。一是坚持带头过紧日子,千方百计兜牢“三保”底线。全面贯彻落实省、无锡市、宜兴市关于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文件要求,出台经开区预算追加管理办法,对新启动、新采购项目加强预算前置审核,进一步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化债支出和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重大决策部署。二是动态跟踪预算支出,强化资金统筹使用。在全区范围内建立预算执行常态跟踪制度,逐步优化预算指标系统管理,对一区三街支出预算完成情况、存量预算指标进行逐笔序时统计、按月通报反馈。统筹安排同领域上级资金与本级资金,鼓励各街道、机关各部门积极对上争取资源、资金、政策,优先争取金融工具支持项目建设,优先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三是注重绩效管理,不断提升资金配置效率。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对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工作要求。选取三个街道水利项目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在年度预算安排中的应用,以“精准滴灌”的财政资金切实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三)防范风险、守牢底线,债务风险管控稳健有力。一是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建设。积极落实上级关于统筹做好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要求,系统部署和推进债务管控工作,强化与政策性银行以及国股银行的对接和合作,确保存量能转通、增量有储备。二是稳步推进隐性债务化解。对照“清、规、控、降、防”要求,细化年度化债计划,统筹各类资金资源,稳步推进隐性债务化解。全年累计化解隐债9.05亿元,超额完成年度7亿元的隐债化解任务。三是着力控制融资成本。指导园区国企提前做好存量债务转通方案,充分结合融资模式逐笔梳理存量债务成本情况,强化与相关金融机构的沟通对接,最大限度做到在贷款转通的同时降低融资成本。今年以来融资综合成本为4.03%,融资综合成本连续三年实现下降。
(四)多措并举、多点联动,财政监督管理提质增效。围绕提升财政综合管理效能打出“组合拳”,以财政监督管理的“实”和“效”助力经开区经济发展的“稳”和“进”。一是完善重点支出预算前置审核机制。在一区三街一体化预算管理模式不断完善、“零基预算”理念逐步深化的基础上,财政局会同建设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明确建设工程项目、招标采购项目预算前置审核,落实动态预算指标管理,实现支出责任和支出预算双线控制。二是强化项目合同与资金管理。完善运用一区三街项目合同与资金管理系统,形成年度项目合同支出台账,牵头梳理一区三街存量合同,有效实对支出事项的链条式、动态化管理。三是强化国资国企监管。持续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体系,探索国有资产委托管理模式,督促国企加快落实顶层设计方案,摸清资产家底、及时收缴租金、加大资产盘活、创新利用方式,有力推动全区资产总量清晰见底、监管全程闭环和收益颗粒归仓。
三、2025年全口径预算草案
(一)财政预算收入安排
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区经济发展趋势,2025年全区财政预算收入预期目标38240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21376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预期目标50000万元,调入资金预期目标114137万元(包括土地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盘活存量资金、国企上交利润等),上年结转收入4500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213763万元,增长2.5%左右。具体安排建议如下:
1、税务部门预期完成207103万元,其中:税收收入199203万元,非税收入7900万元;
2、财政部门预期完成666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配套费、垃圾处理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2000万元,土地年租金、集体资产租赁等其他收入4660万元。
(二)财政预算支出安排
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区经济发展趋势,2025年全区财政预算支出预期目标38240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期目标282855万元,上解支出预期目标99545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期目标282855万元,减少11.67%。具体安排建议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538万元(区本级12223万元、屺亭街道4492万元、芳桥街道5478万元、新庄街道6345万元);
2、公共安全支出9076万元(屺亭街道5434万元、芳桥街道1626万元、新庄街道2016万元);
3、教育支出26290万元(屺亭街道15560万元、芳桥街道4583万元、新庄街道6147万元);
4、科学技术支出10200万元(区本级10200万元);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5万元(屺亭街道125万元、芳桥街道50万元、新庄街道50万元);
6、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9992万元(屺亭街道12121万元、芳桥街道7545万元、新庄街道10326万元);
7、卫生健康支出8505万元(屺亭街道3531万元、芳桥街道2249万元、新庄街道2725万元);
8、节能环保支出990万元(区本级755万元、屺亭街道95万元、芳桥街道40万元、新庄街道100万元);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3128万元(区本级23635万元、屺亭街道10096万元、芳桥街道4082万元、新庄街道5315万元);
10、农林水事务支出10591万元(屺亭街道3513万元、芳桥街道3799万元、新庄街道3279万元);
11、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832万元(区本级486万元、屺亭街道170万元、芳桥街道76万元、新庄街道100万元);
12、其他支出114488万元(化债、奖补以及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支出等)。
四、2025年财政工作主要任务
2025年,经开区财政局将继续紧紧围绕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持续强化增收节支,提升财政保障能力,聚焦重点、精准施策,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财力基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工作落实:
(一)专注强基固本,量质并举抓好组织收入。一是强化组织收入“一盘棋”统筹,加强与园区三个税务分局和街道的沟通协调,畅通部门间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分析研判,将税源信息转化为真金白银的入库税收,构建经开区综合治税新格局。二是精准宣传市定财税稳增长政策,聚焦重点企业及特色税源,会同税务部门建立骨干税源企业常态化交流机制,在宣传落实财税政策的同时问需问计,通过政策激励入库增量税源。三是积极统筹各类资源,深化投融资机制改革,用足用好各项增量政策,全力争取上级专项债券、专项切块资金等,用好特许经营等综合开发模式,进一步扩大可用资金总量。
(二)坚持改革赋能,持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经开区财政局将持续开展收支紧平衡下的预算管理,深化零基预算理念,持续打破基数依赖和支出固化格局。强化预算刚性约束,按照“保重点、调结构、压一般、促统筹”的整体思路,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坚决杜绝与财力不相匹配的超前支出和没有收入来源的追加支出。通过规范开展项目概算审核和招标控制价审核,加大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按照轻重缓急保障项目实施,确保园区财政安全平稳有序运行。二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积极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理念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实施预算执行进度和目标实现程度“双监控”。今年将开展物业支出、环卫支出等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切实发挥绩效管理“指挥棒”作用,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多措并举推进团队建设。加强财政内控管理和人员教育,会同街道财资办开展“财政业务技能提升”行动,开展“财政业务骨干培育计划”,逐步培养一批懂业务、会管理、能攻坚的财政业务骨干,为全面提升经开区财政管理能力提供支撑。
(三)强化开源节流,持续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一是不遗余力做好对上争取。继续强化与市债管办的沟通对接,加大隐债置换专项债额度争取力度,最大限度争取专项资金化解存量隐债,降低全区隐债规模;会同三个街道、园区相关部门和国有企业,动态梳理各类在建和拟建项目,加大政府专项债、超长期国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争取工作;配合园区国企加速推进农发行传统村落信贷支持项目,稳步推进和实施子项目;积极对接国家开发区银行,加快推进存量中小银行经营性贷款续接、环境治理类项目以及产业园区类项目融资,做好做足项目储备。二是不折不扣做好资产盘活。进一步放大国有资产清查利用工作成果,在厘清家底、强化盘活的基础上,绘就全区国有资产分布图。加大对一区三街政府名下资产资源的梳理和盘活,重点梳理全区停车位资源、广告位资源以及景湖人家临泽人家安置房商铺等资产,探索通过更多特许经营权模式增加财政收入。同时,调整一区三街政府名下相关经营性资产划拨国企的传统做法,探索通过公开挂牌处置、园区国企摘牌方式,规范有序增加财政收入。
(四)坚守底线思维,积极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积极管控财政风险,结合最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要求,围绕“控制总量、调优结构、降低成本、拓展渠道、创新模式”等方面,强化担当,主动作为,不折不扣落实好上级各项债管硬性要求。一是加强全口径债务管控。完善经开区全口径债务管控机制,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精细化控制平台类企业经营性债务总量和增幅,加大融资平台存量资产盘活力度,优化非平台经营性融资项目审批流程,确保全口径债务规模总体适度,资债匹配、风险可控。二是规范推进隐性债务化解。统筹各类资金资产资源,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化债工具,依法依规推进隐性债务化解。同时加强债务源头管控,认真排查潜在债务风险,切实规范政府投融资行为,完善经营性债务和隐性债务的隔离机制,防止经营性债务向财政传导,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各位代表,做好2025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经开区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党工委、管委会的各项中心工作,持续优化支出结构,精准支出投向,提升支出质效,以保促稳、以稳促进、以进促好,全力服务保障好一区三街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经开区加快挺进全国同类园区第一方阵贡献财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