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是赞誉、是爱的回响,更是义工们的责任担当。每一面锦旗和感谢信的背后,都是一个个暖心的故事,更是一场义工与群众的双向奔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近期发生在陶都大地上的感动瞬间!
2024年10月21日,落地和桥镇永兴、劳动、生建社区的幸福“+”——特殊老人关爱项目已开展了近一年,爱心一家义工社收到了服务对象江家全的一面锦旗:“不是亲人 胜过亲人”。
江家全老人现年80岁,独居在和桥团结新村。4月份义工第一次上门走访了解情况,老人抱着怀疑的态度,一直说没有什么需求。后来经过义工们几次常规上门探访后,老人试着说出了一个心愿:家里油烟机不能用,做饭呛得人难受,不知能不能帮忙看一下。义工社得知老人的需求后,立刻安排专业人员上门,检查后发现油烟机的出风管已经破损,义工们立马买来出风管安装好并把油烟机里外清洗了一遍。老人当时就非常感动,今后有什么困难他都会主动找义工。
6月份,老人反映家里的下水管堵塞了,义工社又第一时间安排人员上门检查情况,老人家里的卫生间年久失修,经和老人家属协商,义工社按照适老化的要求,低偿对老人的卫生间进行全面的改造,党建合作单位人寿财产宜兴支公司还为老人提供了助浴椅,切实改善了老人的生活环境。
2024年10月26日,宜兴市陶都爱心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收到一面“志愿显真情 微孝暖人心”的锦旗,饱含着一个87岁独居老人对义工组织无私奉献的感激之情。
“党建引领微孝助夕阳”农村独居残疾老人服务项目开始于2017年1月。吴爷爷是杨巷镇皇新村的一名独居老人,8年来义工们坚持每月2次入户探访,提供测血压血糖、健康宣讲、理发、修脚、心理辅导等服务,风雨无阻从不间断。2024年9月16日台风暴雨,第二天早上4点多老人家里突然断电,由于身体要吸氧需要用电,老人心急如焚,打电话向陶爱义工求救,义工接到电话立即多渠道联系就近电工,帮老人临时通上了电,过后义工站的专业电工上门帮助吴爷爷将电线换新,及时解决问题。
吴爷爷说:“8年来义工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特别是身体不舒服心里想不开时,他们都会劝解我,要积极乐观面对生活,告诉我生活的美好,他们的无私奉献,真不知道怎么感谢。”
校园安全不容忽视,为了保障学生们的安全,宜兴市义工联合会从2014年开始就组织各义工站开展“爱心护学岗”义工服务项目。
其中亲和公益义工社服务的是宜兴市和桥实验小学,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义工们始终坚守岗位,他们手持交通指挥牌,站在学校附近的各个交通路口,引导学生们安全过马路。他们耐心地等待着每一个学生出现,直到他们安全地走出学校大门才放心离开。
护学岗活动不仅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高度评价,也展示了亲和公益义工社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此,宜兴市和桥实验小学每年都赠与锦旗给亲和公益义工社。义工们将继续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11月13日,亲和义工社的义工们像往常一样来到和桥老干部活动室开展便民义工活动,提供爱心义诊,免费理发、心理疏导等服务。一位老干部递给义工们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幅书法作品。为了感谢亲和公益义工社义工们常年的无私付出,他自创了一首诗来表达赞美与谢意。
爱沐义工社开展的“致敬老兵 情暖夕阳”项目已坚持服务老兵们7年了。最近他们收到了一位百岁高龄老兵于长江家属写的一封感谢信,感谢爱沐义工社的义工们胜似亲人般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义工们数年如一日对老兵进行定期探望,理发、按摩、交流、打扫卫生、护理问候,甚至在他生病住院期间,义工们也定期到医院陪护慰问,老兵全家都感受到了义工的真情和温暖。
抗美援朝老兵钱小龙的家属也送来了一面锦旗,他们也同样感谢爱沐的义工们长期的陪护与关怀,让老人和全家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