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市科技局召开科技工作座谈会,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总结盘点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深入分析形势与不足、思考谋划明年工作思路,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磊主持会议并作专题发言,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科室(中心)中层副职以上同志参加会议。
会上,陈磊传达了市委工作座谈会精神,各科室(中心)负责人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围绕政策引导、科技招商、主体培育、载体支撑、科技赋能、氛围优化等各项工作进行了系统汇报,各分管领导对汇报逐一点评总结,对重点问题、要点工作作出部署,交流做好明年各项工作的思路和想法。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各项决策部署,围绕亮点抓特色,围绕重点抓落实,围绕主体抓服务,取得了阶段性良好成效。要细致对照市委工作座谈会相关要求,深入学习,认真分解,清单式加以贯彻落实。
就做好明年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抓牢科创工作目标达成。加大各项科技工作力度、全面争先进位。一方面,继续保持优势指标的领先地位,狠抓落实,确保优势指标巩固提升、继续领先。另一方面,全面深度研究分析薄弱指标,多下基层,摸清难点困点,多思考,创新工作举措。
要加大科创企业梯队培育力度。进一步加强高企申报工作,提高对企业的发动和宣传力度,一级级发掘、培育,沿用今年优秀做法,克服高企增量少、企业意愿低、申报难度大等实际困难,进一步加大力度。
要拓展科技招商和人才挖掘的广度和深度。围绕重点工程进一步强化招才引智工作,加大外专人才挖掘力度。要打通与各板块、重点国企的沟通渠道,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拓宽招商渠道。要做实高成长性企业招引工作,加大督促、考核、通报力度,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要提升载体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加速提升科创载体尤其是科创飞地的承载能力和运行绩效。要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和高能级科研机构建设,积极推动合成生物、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的领军企业和平台牵头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推动节能环保、双碳等重点领域企业建设无锡市概念验证中心、中试服务平台,把科创载体、创新平台打造成创新主阵地。
要推动生命健康和合成生物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梳理全市生命健康相关企业和项目,落实好工作要点,跟踪产业链发展情况和工作推进情况,发挥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联盟的作用,全力拼抢两个产业赛道资源。
要抓好创新主体研发能力培育。一方面,要紧盯国家、省、无锡市各类重点科技计划,积极做好对上争取和企业宣传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快升级优化本级的“陶都之光”、“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扩大覆盖面,让更多有研发创新活动的企业参与进来,同时在研发支出上要做好分类指导。
要积极主动加快抓住发展机遇。要加速融入区域创新战略,加快融入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等区域创新战略。要紧盯全球科技前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精准把握科技创新战略定位,坚持“点上求突破、链上全覆盖、面上强支撑”,突破一批重点科创项目、重大创新平台、重要科研成果,加快形成新的创新格局。
围绕明年具体工作重点,会议要求,一是进一步紧抓科技招商成效,筑牢产业转型发展基础。改革科技招商工作机制,厘清产业链、载体、资本“三张图谱”,为科技项目招引提供精确指引和工作保障;大力实施“科技招商合伙人计划”,拓宽合作渠道;深入完善科技招商考核机制,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二是进一步完善载体平台建设,加速集聚创新资源。提升载体运行质效,围绕“七个有”要求,持续布局建设科创载体、科创飞地等一批载体平台,推动建立高效可持续的运营机制;布局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全面构建“企业研发平台—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强化载体服务保障,精准链接产业化资源、科技金融资源、更新盘活资源,构建完善科技支撑体系。
三是进一步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育强攀高”行动计划》,量质并举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型和高成长型科技领军企业;优化高企认定组织发动和跟踪指导模式,形成部门联动“挖掘—培育—申报—审核”的培育机制;支持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牵头建设“生态型”、“平台型”、“任务型”创新联合体,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
四是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培育重点产业集群。搭建技术融通对接平台,加强大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创新协同;健全完善生命健康产业链专班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布局规划、扶持政策、科技招商、企业服务等工作;加大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领域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推动重大科技攻关和前沿技术开发,培育一批标志性重大战略产品
五是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扎实推进创新战略融入。深化大院大所合作,推动前沿科技成果、前瞻科技项目在宜集聚落地;按领域改革整合我市成立的高校院所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加强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开展百校千企“蒲公英”计划,发挥好市技术合同登记站作用,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六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做优创新生态、释放创新活力。完善科创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22条”,精细化出台更具科学性、引领性的产业专项政策和指南;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深入开展“服务提优年”行动,深化落实科创赋能服务行动“八项清单”,打造科创企业赋能服务生态圈。
七是进一步强化科技党建引领,激活党建工作效能。坚持将管党治党要求深植于科技工作主业,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坚持引导全体干部落实好“一岗双责”,实现同频共振,无缝对接;坚持以党建工作的成效,动员和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投身科技事业;坚持以党建创新促发展,以发展成效检验党建工作,努力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高度融合、深度契合、密切配合。
八是进一步加强内部队伍建设,强化科技工作合力。坚持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全面从严,合力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强化主体责任,在对企服务、政策宣贯、科技创新等各项工作中始终坚持把群众的呼声、企业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不断改善工作作风;完善各项制度,扎牢制度笼子,强化风险防控,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