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宜兴市人民政府 >资讯中心 >要闻动态

书海摆渡人

—一位全民阅读推广者的十年探索
来源:宜兴日报    日期:2024-12-24 09:23:39    浏览次数:

  昨天,周乐秾收到一份快递。那是浙江师范大学余华研究中心寄来的《余华研究》创刊号,里面刊发了他的余华访谈录《把心交给读者》,大约15000字。这是他读书的收获,是一个“书痴”获得的另类“奖章”。

  一个“痴”字,跟随了今年63岁的周乐秾大半辈子。20多岁时,他在厂里上班,每个月28块钱工资,除了8块钱当伙食费,其余的全部拿来买书,朋友们知道了,笑他是“痴头伢”。20世纪90年代初,他下海做百货服装生意,一有机会就拐去书店,汽车后备箱里总是装着成捆的书,店里的伙计们知道了,说他是“痴老板”。2014年,他自掏腰包在宜兴创办了公益阅读组织惠人书友会,与志同道合的书友分享好书、交流思想,还九曲十八弯地去结交作家,书友们知道了,赞他是“真书痴”……“痴”字相随,周乐秾不怒反笑,乐在其中。

  周乐秾爱书,与众不同。他不但自己看书,还在读者与作者之间牵线搭桥,让他们相互取暖、汲取养分。创办惠人书友会十年,他想亲身探索一下,一个普通人究竟能为推进全民阅读提供多少能量,能为传播中国当代优秀文化出多少力。

  把读书人聚起来

  12月17日,在大洋彼岸,澳洲惠人书友会与澳洲新艺术联合会,成功举办了一场读书活动。活动照片传来,周乐秾端详了许久。这样的场景,让他回想起10年前茶楼里的第一场读书活动。那次,10位身份不同的阅读爱好者,研讨交流了周国忠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弟弟最后的日子》。

  这场读书分享会,是惠人书友会的起点,也是周乐秾人生的分水岭:他不再单纯把读书作为爱好,他想把推广全民阅读作为事业,他愿带领更多人沉浸到书海中去。从那时起,他把“周乐秾”三个字,隐藏到了“惠人书友会”的后面。

  此后,惠人书友会的各种活动越来越多。或选定一本书,一段时间后邀请书友们齐聚一堂,谈谈读后感想;或不定书目,请与会书友推荐自己所读的年度好书……医生、老师、会计、律师、公务员等等,越来越多不同身份的阅读爱好者,以书为纽带,走到了一起。

  虽是纯公益的民间组织,惠人书友会对成员却有着很高的要求。申请者除了要填写一份表格,详细说明自己的阅读爱好、藏书量及写作的书评等,还要经过3场书友活动的现场考验。“只有真正爱读书的人,才能加入进来。”周乐秾说,爱读书是加入书友会最重要的要求。

  在如此严格的要求下,这个诞生在县级市的民间阅读组织,依然生机勃勃地发展壮大了起来,甚至走出了国门,成为将中国当代文学传播至国外的载体。

  2016年,周乐秾夫妇去美国参加女儿在加州大学的毕业典礼。在那里,他们认识了加州大学的陆静学、张家鹏、焦珣等海外学子。同年9月,惠人书友会创建海外书友群,由海外华人像惠人书友会国内模式一样公益运行。远在海外的华人会员,时常收到周乐秾的荐书清单,偶尔还会收到跨越山海而来的赠书。细细品读后,大家聚到一起,交流心得。在海外,惠人书友会分享过毕飞宇、庞余亮、盛慧等一大批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这些来自祖国的书籍,滋润着他们的心田,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唤醒了思乡之情、澎湃了爱国之感。103岁的黄庆辉老人已两次参加惠人书友会澳洲分会场活动,在今年世界阅读日,他还挥毫留下了墨宝“读书精进”,激励大家勇攀书山。

  如今,“阅读要有世界眼光”成为惠人书友会会员们的共识。经过百余场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惠人书友会已聚集海内外会员2000多名,他们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

  把写书人邀过来

  钱钟书先生有个著名的“鸡蛋与母鸡论”,这让很多读者都自觉与作家保持着距离。但周乐秾非要反其道行之:吃了不错的“蛋”,还执着于去认识下蛋的“母鸡”。更稀奇的是,这事还让他做成了。

  周乐秾喜欢余华,余华的每部作品,他都反复研读过,书友会活动也多次推荐、讨论。越是深入阅读,周乐秾对余华越是好奇。一种强烈的欲望在推着他前进,他想要认识余华,他想与他促膝长谈,说一说书里的故事与人物,谈一谈创作的苦与乐。

  一个小城里的读书会,要结识一位文坛大咖,听起来像是痴人说梦,但周乐秾很执着,也有信念。幸好,爱读书为他积累了不少“书圈”人脉。这张蛛网般纵横交错的人脉网,助力他大海捞针。一个又一个电话,一个又一个中间人……几经周折,磨破嘴皮后,余华真的联系上了。

  2015年11月22日,在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接受了惠人书友会的采访。那天,周乐秾从包里拿出了珍藏许久的余华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本小说集,1989年出版,仅印刷了1000册。虽然这本书上留下了反复翻阅的痕迹,内页还有周乐秾写下的读书心得和感悟,但书角平平整整,没有一页卷起。看到自己的第一部作品集被人如此珍视,余华把书捧在手上,十分感动,两颗心的距离瞬间就拉近了。

  这次采访从晚上9点多开始,到半夜近12点才结束。近3个小时的面对面交流,是作者与读者思想的碰撞交融,也让周乐秾坚定了阅读推广的信念。此后,周乐秾整理了与余华的访谈内容,通过媒体报道和网络传播,阅读总量已超千万。

  每一次与大咖的连线,都是一场耐力的考验。为了采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周乐秾前后花了3个月时间。通过惠人书友会会员、南京大学文学博士余凡和法语系老师张璐,以及著名翻译家许钧教授的辗转努力,2016年11月8日下午,勒克莱齐奥接受了惠人书友会的采访。近10名会员专门赴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就跨文化思想、作家责任、对中国作家作品的评价等话题,进行了近1个小时的交流。这次访谈内容也被《收获》公众号和中国作家网先后转载。

  2015年大年初三,著名作家周国平应邀来到宜兴,参加惠人书友会的活动。当天晚上6点半,周国平出现时,活动现场的40多位书友沸腾了。索求签名、探讨书籍中的观点、分享人生体验……2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活动结束前,周国平在一张信笺纸上写下“自由的头脑、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并将其赠与周乐秾共勉。当天,周国平兴致勃勃地当众表示:“我也是惠人书友会的会员!”对于惠人书友会,周国平更是给予了高度评价:“让爱书的人走到一起,通过别人的视角发现美好,这是积极的相互影响的过程。惠人书友会能够有质量地存在下去,这是阅读人群生活格调的体现。”

  多年来,周乐秾创办的惠人书友会,已经先后组织阅读爱好者与周国平、余华、毕飞宇、叶兆言等国内知名作家,以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等文化大咖,面对面交流对话,实现了从作品到人品的全面深度阅读。

  把好苗子扶起来

  20多年的商海沉浮,让周乐秾有了一些财富积累,但他也不忘往日捉襟见肘的日子。在自掏腰包做阅读推广的同时,他一直关注着那些正在起步阶段的底层作家。遇到才华横溢的文坛新秀,他会倾尽全力支持推广阅读,给予他们继续在文学路上前行的动力和勇气。

  “外卖诗人”王计兵是进城务工人员,是跑外卖的诗人。年过半百的他,与妻子经营小卖部,在骑车送外卖的路上,总有灵感闪现。于是,他在出餐、等电梯、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将灵感用语音方式记录在手机里,再进行文学创作。从2018年至2023年,王计兵写下了6000多首诗。而周乐秾就是通过这些诗,认识了王计兵。

  2023年3月,偶然的机会,周乐秾在网上看到了王计兵的诗。连着读了3首后,立即下单买了王记兵的诗集《赶时间的人》。新书到手,周乐秾细细品读了好几遍,颇受感动,泪流满面,有了全力推荐王计兵的热情。

  此后一年多时间里,他多次撰文推荐“外卖诗人”的作品。从去年5月开始,他组织了6次王计兵作品的专题读书活动。这样的热情,自然也感染了朴实的王计兵。今年4月,王计兵欣然应邀,专程坐高铁来到宜兴,走进惠人书友会的专题读书现场,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写作心得。这天的分享会原本只邀请了30多人,但最后来了60多人,书友们写下了25篇精彩的读后感。在奔赴宜兴的高铁上,王计兵写下了《去宜兴》一诗,并在活动现场成为惠人书友会的阅读推广大使。他与周乐秾因书结缘,成为挚友。

  打开周乐秾的通讯录,“外卖诗人”王计兵、“月嫂作家”范雨素、“矿工作家”陈年喜、“菜场作家”陈慧……这些顶着草根头衔的文坛新秀,都是他这些年结交的新朋友,他也在用荐书、赠书等方式,支持着他们的文学之路。

  同时,周乐秾还全心助力宜兴本土文学发展,采访推荐作家徐风《布衣壶宗——顾景舟传》一书,向全国书友赠送该书,传播宜兴紫砂文化;将书法家程伟的《三耕堂艺话》和宜兴作家周德彬的长篇小说《月亮湾往事》,推荐赠送给惠人书友会澳大利亚悉尼分会,让宜兴本土文化名扬海外。

  为了做好阅读推广,周乐秾充分利用网络,在今日头条、搜狐网、百家号以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荐书内容、访谈实录,以及书友们的阅读心得、读后感等。没想到的是,这些交流总能获得响应,他推荐的新锐作家孙频、盛慧等,由此获得了更多关注。由于持续成功,惠人书友会的阅读推广获得了200多家各级各类媒体的关注,声名在外。

  2017年,惠人书友会获得了全国第三届领读者大奖“领读者·阅读组织奖”,成为全国唯一获得该奖项的县级市民间阅读组织。

  十年阅读推广,周乐秾步履匆匆,惠人书友会日益成熟。

  一沓沓红色的荣誉证书、一个个造型各异的奖杯,都被周乐秾塞进了柜子里。

  昨日殊荣均已藏起。十年探索,周乐秾更坚定了做好阅读推广人的初衷。面对未来,他说:“会尽可能在深度、高度、广度上用心发挥,打造一个有梦想的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