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宜兴市人民政府 >资讯中心 >要闻动态

古今辉映 宝藏焕彩

—看宜兴式如何换种方式“打开”历史
来源:宜兴日报    日期:2024-12-02 09:55:33    浏览次数:

  眼下,我市首座考古遗址公园——位于环科园的下湾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进入尾声。历史文化宝藏与城市建设更新牵手,预计年底投用后,群众将在这里边逛公园边邂逅古文明。

  近年的“文博热”,带火了博物馆等城市文化地标,也让文物和考古遗址等逐渐进入公众视野。这些历史遗存镌刻着一个地区地域历史的演变,承载着文明多元一体、延绵不绝的精神力量。那么,书写于陶都古老土地上的这些“历史教科书”,该怎样“翻阅”与保护,又该如何让它们有尊严地“活”下去,使其接通时代,焕发新光彩?

  考古前置    侧耳倾听历史文明回响

  去年5月,由江苏巨贤合成材料有限公司投资的一期115亿元项目的拟入库储备土地的考古发掘工作,顺利通过江苏省文物局验收,随后按规定及时出让给项目建设方,保障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其间,经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及我市工作人员努力,一点点拂去遗址千百年时光积淀的尘埃,发掘出土了一批颇具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

  钟灵毓秀,源远流长。宜兴,这座拥有7300多年制陶史和2200余年建城史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保护好是第一位。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祖先们留下来的瑰宝,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市考古和文物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最近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协调和有关各方的支持配合下,该中心坚持“既有利于基本建设,又有利于文物保护”的原则,合力推动从以往配合基建项目的抢救性考古工作,向自主积极的考古前置工作转变,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一批文物、遗迹、遗址得以充分保护。

  考古前置,就是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被动跟进”变为“提前主动”、由“不可知”变为“早规划”。位于周铁的丁埂遗址,就是2020年我市在大拈花湾文旅项目拟储备用地进行考古前置调查勘探时发现的,其随后被专家证实是首次在太湖西北岸发现的规模性良渚文化聚落址。该遗址出土石器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实属罕见,其中首次发现了双面横刻的疑似虎纹的刻符,极具考古价值。该遗址考古发掘,还入选2022年江苏田野考古十大优秀项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步速加快,近几年来,我市先后开展了陶都科技新城一横三纵道路建设地块、环科园巨贤地块等341个建设项目的拟入库储备土地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打造了多个亮点。其中,去年以来,全市就开展了新增262个建设项目拟入库储备土地的考古前置工作。

  因地制宜  保护利用成果人民共享

  考古发掘之后,如何保护处置?这些年,宜兴一直在发力探路,致力让古与今更好地“跨时空共舞”。

  曾经一段时间,宜兴不少文化遗产被发掘后,停留于传统的保护、展陈状态——文物进入当地或上级博物馆、遗址科学进行回填。对此,市考古和文物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保护性回填等措施,市文保部门希望能够突破传统保护利用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结合不同区域考古遗址现状、价值、禀赋,创新保护利用方式。

  千年沉淀、风华重启。2019年,在宜长高速公路凤凰村地段考古过程中,市考古和文物保护中心共协调发掘古窑址17座。在多方支持下,宜长高速公路凤凰村“宋窑遗址展示馆”建成,这在全国尚属首例,树立了国内工程建设与文物保护有机融合的典范,让宜兴出土的宝藏能“原地原汁原味”更好地讲述“何以宜兴”“何以江南”的源头故事。

  如何让古遗产更好“活”起来?近年来,全市各地多维度多方式进行探索。其中,在加快推进骆驼墩遗址保护规划的同时,数字技术拓展了遗址遗产展示空间——市博物馆打造线上展览平台,市民通过“宜博云展览”小程序,就可看到“骆驼墩文化遗址考古特展”等线上展览。今年,新街街道陆平村以合作社为主体,申报农副产品统一品牌,以陆林桃以及骆驼墩遗址中具有代表性的平底釜为灵感,设计发布了“桃桃墩墩”双IP形象,带领陆林桃走进更多消费者的视野。前不久,黄龙山矿址公园建成,推动遗址遗迹保护、生态环境修复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做好“遗址+”“文化+”大文章。持续赋能本地历史人文、助力发展……这都昭示了一个启示——文物、遗址等文化遗产通过适当途径发挥作用,通过特定方式拉近古今距离,被大众所关注与分享,就能让“沉睡资源”更具旺盛的生命力。

  活态保护  历史文化得以具象展现

  进入位于市人民医院新院区东部的下湾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现场,冬日依旧苍翠的植被正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辉煌过去。在即将建成的园内漫步,伫立古陶廊道凝望着周边葱郁之色,仿佛能看到数千年前宜兴先民逐水而居、凿井而饮的景象,先民的生活得以具象化。

  下湾遗址作为我市一处重要综合性的遗址,时间跨度从距今6000年前的骆驼墩文化类型,到距今5300多年前的崧泽文化,再到商周、唐宋、明清等不同时期文化遗存,共出土各类文物1300多件,以丰富的实证史料向今人讲述宜兴文明的源头故事。

  “2016年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中,我们发现这里文化序列完整,证明宜兴在太湖流域史前文明整体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市考古和文物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当上级和我市考古工作者勘探考察、挥动洛阳铲时,大家深刻感知到,眼前的遗址昭示着在层层累积的中华文明流程里没有缺席的宜兴是这般文化自信。那时隐隐约约有个念头,“考古遗址+游玩展示、城市更新”等路径,或许是考古研究成果转化的新路。

  考古遗址公园兼具遗址与公园属性,强调以考古遗址保护与研究为主,同时具有展示、教育、休闲、景观公园等功能。市考古和文物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这对于提高社会各界对遗迹文物重要性的认知、深刻理解文保意义、达成保护共识,以及树立文化自信等都极为关键。这也是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过程中,为解决遗址保护与城市更新关系而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新模式、新探索。

  下湾遗址公园于今年初开建,主要依据遗址保存现状,按照“最小干预、最大阐释”原则打造,旨在为游客提供一处丰满立体的“走入式、沉浸式、体验式”美丽公园。其中,公园重点对遗址本体进行绿化种植覆土保护,同时也展示部分土遗址。在公园主体建筑内,则主要以图片展板、文物实物等展示手段展示下湾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考古发现历程,让远古时代的历史风貌在公众面前鲜活展示。值得一提的是,在遗址展示中,还引入南侧遗址的一处馒头窑窑址作为遗址公园重要展品,突出陶器在下湾乃至宜兴文明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周边设计则多采用局部碎陶片、碎瓷片、碎石块铺地,代表遗址中曾经出土的文化遗物,给人以遐想。未来,还计划在公园等处开展一系列研学、体验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前来“打卡”。

  唤醒古遗产,助力大发展。下阶段,我市还将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等工作方针,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城市考古、遗址保护、活化利用等实践和探索,更好助力城市建设、促进文旅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