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推动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切实有效指导下邾村村庄建设,特编制《宜兴市周铁镇下邾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现根据《无锡市城市规划公示制度实施细则》的规定,将成果进行批前公示,请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对该村庄的规划在公示期内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一、规划简介
1、规划范围
本次村庄规划规划范围为下邾村村域范围,规划面积5.18平方公里。
2、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21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20修订);
(6)《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2021修订);
(7)《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2019修正);
(8)《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
(9)《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TDT1055-2019)。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得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
(12)《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农规发〔2019〕1号);
(13)《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5号);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央1号文);
(15)《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苏发〔2019〕30号);
(16)《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
(17)《江苏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指南》(2023年版);
(18)《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
(19)宜兴市“三区三线”;
(20)《宜兴市周铁镇国土空间规划(2019-2035)前期研究》;
(21)《宜兴市镇村布局规划(2022版)》;
(22)《宜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在编);
(23)其他相关规划。
3、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2021-2035年,其中近期为2021—2025年,远期为2026—2035 年。
4、规划内容
(1)发展目标
以有机农业为本底,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结合北部周铁大拈花湾旅游板块建设,将下邾村打造成集农业生产、生态旅游等多元功能为一体的三产融合村庄。
(2)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核一轴、二廊多片”的空间结构。
一核
村级服务中心,依托下邾村党群服务中心,盘活周边闲置土地资源,植入公共服务功能,满足本村公共服务需求。
一轴
下邾风貌轴,围绕下邾古街、下邾桥形成的体现下邾文化底蕴风貌的轴线。
二廊
滨河生态廊道,沿横塘河形成的生态廊道;滨湖生态廊道,沿太湖形成的生态廊道。
多片
分别为居住生活片区、设施农业片区、农工产业融合片区、林果种植片区与滨湖景观片区。
(3)村域用地布局
本规划用地总面积为517.5732公顷。至规划期末,耕地面积201.5168 公顷,园地面积29.8495公顷,林地面积3.5623公顷,草地面积为0.7640 公顷,农业设施建设用地面积为8.1592公顷,其他农用地面积为14.1539 公顷。建设用地211.9726 公顷。未利用地总面积47.5948 公顷。
(4)居民点建设引导
结合村庄的人居环境现状基础和自然村庄分类,因地制宜的明确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庄道路提升、绿化景观塑造、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的措施和要求。规划发展村庄(前庄、东庄、儒芳、下邾街)强化公共资源配置,统筹协调集中居民点建设区域位置及规模;规划一般村要维持村民基本生产生活水平。同时本次规划还提出了农宅建设的原则、建设要求以及建筑风格、材料、户型与立面的设计引导。
二、规划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