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工作部署

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守绿生金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4-09-02 09:53:58  浏览次数:109

  在江苏国信协联能源有限公司,保存着一封特别的来信,寄信人是无锡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信中感谢了企业主动开展友好减排,为无锡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做出的突出贡献。薄薄信纸,承载着国信协联践行绿色发展的厚重底蕴。

  国信协联的前身,是创立于1986年的宜兴热电厂。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企业以“做传统能源高效利用的探索者、做清洁能源低碳发展的先行者、做生物科技新技术研发应用的领军者”为愿景,坚持绿色发展。“只要对环境有利,投资再大也值,更何况从长远来看对企业也有益。”国信协联党委书记、董事长宗伟刚说,一个个节能减排降碳的改造项目,伴随着企业每一步的跨越发展。

  2015年,国信协联投资20亿元建设的两台42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成功投运。这是江苏省首个9F级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和“煤改气”示范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100吨、氮氧化物排放8800吨、烟尘排放5650吨、灰渣排放80000吨。“十三五”以来,企业累计投入近1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其中,仅2016年,企业就投资2亿多元完成煤机脱硫、脱硝、除尘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39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465吨,减少烟尘排放约139吨。同时,投资2亿多元建设长距离供热管网项目,淘汰替代企业周边污染严重的上百台小锅炉,每年可节约用煤量6.7万吨。

  “国家规定燃机的烟尘排放标准是每立方米不大于5毫克,我们是1毫克;二氧化硫是每立方米不大于35毫克,我们是2毫克;氮氧化物是每立方米不大于30毫克,我们是15毫克左右……”国信协联安生部部长陈颖对企业各项排放数值了然于胸,这是国信协联沉甸甸的绿色承诺。

  向绿而行,更是国信协联对土地的深情热爱。深耕生物科技板块,国信协联自2001年顺利投产1万吨/年柠檬酸生产线后,持续扩大产能规模,于2017年起尝试将柠檬酸生产过程产物深度发酵技术,逐步应用于农业领域,开启跨界“务农”,专攻农业领域的“疑难杂症”。依托江南大学陈坚院士团队和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院士团队等“最强外脑”,利用合成生物学,将工业微生物和农业生物技术进行学科交叉,成功研发出功能性微生物菌肥、盐碱地生物改良剂、水产养殖发酵碳源等多项专利产品。目前,相关产品已改良盐碱土壤面积超千万亩、应用鱼塘面积超45万亩,助力端好“中国饭碗”。

  激活绿色生产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国信协联能源板块总装机容量突破百万千瓦,年供热能力超400万吨,生物科技板块规模全球前三……企业税收贡献多年位居宜兴前十,发展始终蹄疾步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