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市农业农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动态
全省夏季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4-07-19 08:15:07 浏览次数: 字号:[ ]

  据气象部门预测,受赤道中东太平洋由厄尔尼诺向拉尼娜转换影响,我省今年夏季局部地区发生极端性强降水和阶段性高温的几率增大。为有效预防和减轻极端天气对蔬菜生产的不利影响,指导各地切实加强生产管理,提高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促进我省夏季蔬菜安全供给,实现增产增收,特制定本意见。

  一、育苗关键管理措施

  苗好半成收,夏季是我省秋季蔬菜育苗关键时期,要注重健康种苗培育,强化利用现代育苗设施,推广穴盘基质育苗和嫁接育苗技术,为蔬菜生产奠定良好基础。一是加强环境管理。采用遮阳网覆盖,一般晴天上午9点左右覆盖遮阳网,下午3点左右揭开,防止强光灼伤菜苗,减少水分散失;出苗后白天温度不高于35℃,湿度控制在60%~80%;夜间温度18~25℃为宜,湿度低于60%;有条件的育苗场可采用湿帘-风机系统、水空调等设备进行降温。二是加强肥水管理。在穴盘育苗上常选用氮磷钾含量20-20-20、20-10-20、14-0-14 等配方的三元复合肥,依不同作物、不同苗龄交替施用。阴雨天日照不足且湿度高时不宜浇水;浇水以正午前为主;穴盘边缘苗易失水,必要时进行人工补水。三是防止幼苗徒长。高温季节育苗,幼苗极易徒长,应避免高温时段浇水,下午3点后尽量不灌水,以免夜间徒长;要早晚揭开遮阳网,避免长期遮阴造成菜苗徒长;可适当喷施生长调节剂来控制幼苗徒长。四是加强炼苗管理。定植前,应逐渐缩短遮阴时间,使幼苗适应强光照等自然条件,控制水分供应,以促苗壮。炼苗期不宜过长,以3~5天为宜。 

  二、露地蔬菜生产管理措施

  当前,露地在田蔬菜主要以番茄、茄子、辣椒等茄果类,豇豆、菜豆等豆类,黄瓜、丝瓜等瓜类蔬菜以及小白菜、空心菜等叶菜类为主。一是选择适宜品种。特别是小白菜等速生叶菜类,要选用耐高温、耐旱、耐涝的品种。二是加强植株调整。针对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要提早搭架,及时进行整枝打杈,清除老叶病叶病果,增加通风透光。三是加强肥水运筹。瓜类、茄果类等果菜类蔬菜坐果后,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采收1~2次要每亩追施水溶肥10~15 kg,同时,根据植株长势,可用0.3%~0.5%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防止植株早衰。

  三、设施蔬菜生产管理措施

  (一)休耕期管理

  要充分利用夏季高温对休耕期棚室进行土壤消毒和培肥,防控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为下茬蔬菜种植做好准备。一是土壤消毒。设施棚室全面推广应用高温闷棚技术,针对酸性土壤,要在高温闷棚的基础上,参照《设施土壤石灰氮应用技术规程》(DB32/T 4277-2022),应用石灰氮土壤消毒技术,每亩均匀撒施石灰氮50~60 kg、碎稻草或麦秸500~600 kg,秸秆可切段4~6 cm;然后深翻20~25 cm,将石灰氮、秸秆、土壤混匀,起垄高30 cm,宽60~70 cm,增大土表面积;垄上覆盖白色地膜,确保地膜全覆盖,向垄间灌水,压紧封闭地膜四边,保持土壤含水量70%以上;密封棚室,白天地表温度达60~70℃,20 cm土层温度达40~50℃,闷棚15~20天;然后打开棚室,揭去地膜,通风10~15天。二是推广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尾菜”全量还田技术。在使用降解地膜的田块上,收获后尾菜秸秆无须拉秧,清除地里发病尾菜(秸秆)后用旋耕机直接将尾菜秸秆与降解膜旋耕入土,或先用灭茬机粉碎尾菜后,再用旋耕机将尾菜与降解膜旋耕入土,旋耕深度20cm以上,可适当施用腐解剂,再按照高温闷棚技术要求操作,一个月后可种植下茬蔬菜。三是微生物菌肥(剂)活化。土壤消毒后,可添加有益微生物菌肥(如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等),使土壤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与改善,加速有机质的分解,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四是种植填闲作物。根据棚室休闲时间长短,可种植玉米、小麦、豆类、耐热苋菜等作物并进行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减轻病害,促进下茬蔬菜生长发育。

  (二)田间管理

  1.加强环境管理

  夏季蔬菜环境调控的关键是降温降湿。一是适时揭开棚膜,通风降温。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揭膜通风换气,调节棚内温湿度,尤其是雨后放晴,要及时打开通风口,降低湿度,减少生理性病害发生。二是采用遮阳网,遮光降温。有条件的设施,要及时启用内外遮阳设备,或在温室、大棚顶部外覆盖遮阳网,进行遮光降温。要加强遮阳网的揭盖管理,茄果类、瓜类蔬菜一般在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进行遮阳降温,阴雨天和早晚打开遮阳网;叶菜类蔬菜可全天进行遮阳管理,在上市前3~5天打开遮阳网,增加光照,提高蔬菜营养品质和商品性。三是利用配套设备,强制降温。棚室内温度较高时,要及时打开湿帘风机降温;安装有喷雾的棚室,也可采用喷雾设施降温。

  2.科学肥水管理

  夏季高温期,水肥供应要遵循少量多次、薄肥勤施原则,维持土壤湿度和肥料浓度稳定,促进根系生长。肥料选择上,要控氮增钾,适时增施镁、钙等中量营养元素,硼、锌、锰、钼、硒等微量元素,鼓励使用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高效水溶肥替代常规肥;对根系或植株生长相对较弱、果实负载高的蔬菜,可补充氨基酸、腐殖酸类水溶肥促进根系生长或结合叶面追肥,促进植株营养生长。水分管理上,需结合天气、长势与土壤等情况进行,采取小水勤浇,时间宜选在清晨,可用井水或低温河水浇灌,降低土壤温度。

  3.合理植株调控

  合理植株调控,平衡秧果关系,是茄果类、瓜类等蔬菜作物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关键技术措施。要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及时吊蔓、绕蔓、落秧、整枝、打杈,及时去除黄叶、老叶、病叶。适时摘除顶心和侧芽等,保持适宜的叶面积指数,促进通风和植株平衡生长。摘除畸形果,提高商品性。高温期番茄等花粉量少活力差、坐果困难,可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

  四、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

  夏季设施内高温高湿,病虫害多发。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降低病虫危害。一是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虫品种,实行科学轮作,合理应用葱、蒜、芹菜、蓖麻等伴生栽培防控病虫害,及时清除杂草,摘除老叶、病残叶(枝、果),集中离田处理,减少病虫基数。二是物理防治。根据条件科学选用两网一灌、两板一灯、性诱剂、食诱剂等产品、技术进行病虫防控。三是生物防治。使用苏云金杆菌、印楝素、苦参碱等生物农药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使用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防治蔬菜根腐病、枯萎病等;释放害虫天敌,在害虫害螨发生初期,补充释放异色瓢虫、捕食螨、小花蝽、赤眼蜂等生物天敌防控蚜虫、红蜘蛛、蓟马和夜蛾类害虫。四是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选择有效药剂和最佳防治时间,科学合理地进行农药的复配混用和轮换交替使用,蔬菜采收上市时间必须在农药安全间隔期之后。

  五、蔬菜防灾减灾措施

  (一)加强信息发布

  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根据天气预测预报信息,做好灾害性天气应对预案,提醒广大农户做好生产物资储备,组织生产主体落实技术措施,切实减少因灾受损,保障蔬菜生产稳定、供应均衡。

  (二)落实预防措施

  应对持续高温干旱,采用遮阳网覆盖,利用湿帘风机、喷灌等设施设备,降低棚内温度;适时引水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可适当喷施叶面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旱能力。应对台风暴雨,提前清沟理墒,防止发生渍害;提前检修设施设备,更换老旧骨架和破损薄膜,加固大棚,密闭通风口,防止大风损坏设施;若风力过大,可直接破膜保棚,减少损失。应对连续阴雨,停雨间隙,要及时揭膜,通风降湿,增加透光,有条件的可采用补光灯进行人工补光。

  (三)强化灾后管理

  台风暴雨或洪涝灾害过后,及时排涝降渍,疏通田间沟渠,排除明水,缩短蔬菜受淹时间;修复损毁设施,检查设施结构受损程度,排查生产风险,及时整修加固或拆除重建;及时查苗补缺,露地倒伏的蔬菜,及时扶苗理蔓,适时培土护根,及时移栽补种;强化降湿防病,加强通风透光,降低土壤湿度,及时清理受伤植株残体,尽量选择烟剂和粉尘剂类农药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