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部署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重点工作 >  工作部署

城区防洪排涝再添“利器”

总排涝能力将达16.29万立方米/小时
来源:宜兴日报   日期:2024-06-20 09:12:13  浏览次数:114440062

  “我在这住了几十年了,以前一下大雨就积水,现在再也不怕家门口有积水了。”近日,宜城茶东新村小区附近完成了排涝泵站新建、驳岸改造等工作,住在附近的单女士心里满是欢喜。茶东片区是市城市防洪一期工程的施工片区之一,目前,市城市防洪一期工程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于本月底全面投用,城区总排涝能力也将提升1.29万立方米/小时,达到16.29万立方米/小时。

  防洪排涝工程建设事关城市安全,是守护一方安澜的“压舱石”。2017年,我市建成城区防汛应急工程,整体形成27个防洪小包围圈,经受住了数次暴雨洪水的考验。但近年来,极端暴雨天气增多且分布不均匀,城市排水也面临着新考验。“破解雨水排放的瓶颈路段,是今年防汛工作重点之一,对此,我们结合城市积涝问题,通过综合整治进一步提升相关片区的防洪排涝能力。”市公用环保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去年11月,该集团在2017年的防汛应急工程基础上,投资5200万元,针对城区桃源路片区、祥和花园片区、解放东路片区等14个防汛薄弱点位,启动了市城市防洪一期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该工程主要从防洪和排涝两方面对14个片区进行提升改造。在防洪方面,主要针对驳岸标高不足进行加高,针对驳岸存在的渗漏、孔洞、开裂等结构安全问题进行加固;在排涝方面,主要针对积淹水片区采用新建排涝泵站、新建闸门、安装拍门等工程措施,确保片区排涝顺畅。此外,在确保实用性的同时,该工程还针对建筑表面进行景观及绿化提升,打造融入周边环境的“微型花园”,实现景观与实用的双重价值。以解放东路片区为例,过去,解放东路片区由于地势低洼,强降雨容易造成雨水外排不畅,发生积水内涝。对此,市公用环保集团对该片区实施河道围堰、新建排涝站等工程,建好后,行洪能力将提升至1.5立方米/秒,汛期涝水能够在短时间内排出,有效解决解放东路、枫隐路附近易积水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市公用环保集团还同步建设了市智慧化防汛管理平台,并开发了实时监测、预警分析等功能,能够实时反映防洪工程分布、河湖水位等信息。未来,通过防洪工程和智慧平台“打配合”,城区防汛排涝的监测预警、响应、管控等能力将实现进一步提升,最大程度保障城区防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