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06期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兴市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来源:市司法局       时间:2024-05-13 16:38:18   [        ]     
文号 宜政办发〔2023〕46号
制发机关 宜兴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4-05-13
文件类别 通知
文件状态 正在执行

各开发区管委会(管理办),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宜兴市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已经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宜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1月23日       

  宜兴市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太湖治理目标任务,推动太湖宜兴水域水质不断向好,高水平实现“两保两提”,根据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江苏省《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无锡市《推动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根本性好转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太湖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时刻将太湖治理这一“国之大者”铭记在心、勇扛在肩、工作在实,紧扣“控源减污、生态扩容、科学调配、精准防控”主线,认真落实国家总体方案和省、市治太规划要求,推动太湖宜兴水域水质根本性好转,高质量实现安全度夏,高水平实现“两保两提”,争当全省全流域太湖综合治理的先行示范,唱响新时代人水和谐共生的“太湖美”。

  (二)工作原则

  生态引领,绿色发展。紧扣太湖生态湖功能定位,以恢复太湖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科学合理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为基础,突出源头治理,坚持以高水平保护引导推动高质量发展。

  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准确识别问题症结,把握太湖治理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攻坚总磷污染、水生态保护及修复等难点问题,根据区域不同区位自然条件、污染源结构和分布特点,遵循客观规律,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分区分类推进保护和治理。

  系统治理,协同推进。立足全流域“一盘棋”和生态系统整体性,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流域要素,推进综合治理、系统治理,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积极构建多层级纵向联动和多行业部门横向协同的河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动流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探索创新,共治共享。深化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强化政策保障,激励与约束并举,创新多元化投入模式,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推进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加强部门、地方之间的协调联动,促进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可持续利用与价值实现,全面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

  (三)工作目标

  2023年,高水平实现“两保两提”,太湖西部湖区水质持续改善,国考、省考断面优Ⅲ比例分别达到72.7%和90.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单月水质优Ⅲ比例达到100%。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整治和动态清零。

  到2025年,更高水平实现“两保两提”,太湖西部湖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稳定保持Ⅱ类,西部湖体宜兴区域(大浦口、兰山嘴)总磷≤0.07mg/L;国省考河流断面稳定达到Ⅲ类及控制性限值,太湖入湖河流优Ⅱ率达到无锡市考核要求;滆湖水生态系统初步恢复,水质达到Ⅳ类,营养状态力争由中度富营养改善到轻度富营养。城市消除黑臭水体,支浜水质长治久清。

  到203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生态系统较为完善;滆湖水质明显提升,水生植被有效恢复;区域水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进一步提高。

  展望2035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为将太湖打造成为世界级生态湖区,流域水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生物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提升贡献宜兴力量。

  二、主要任务

  (一)强力推进工业污染整治

  1.依法加强环境准入管理。加快促进传统资源粗放型制造向低水耗的高质量制造转变,加快淘汰高耗水工艺、技术和装备。依法依规、持续深入推进落后产能关停退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2023年底前,根据省出台的太湖流域禁止和限制的产业、产品目录,制定太湖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工业企业关闭搬迁、改造提升计划,需改造提升的留存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方案;对辖区内企业进行摸底排查,2024年底前,完成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2025年底前,完成一级保护区内工业企业关闭搬迁、改造提升任务。(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宜兴生态环境局参与,各园区、镇、街道落实,以下均需各园区、镇、街道落实,不再列出)

  2.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工业企业关闭搬迁、转型升级过程中腾挪出的排污总量指标,优先依规用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5年,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无锡市考核要求。(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宜兴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动重点企业产业绿色转型。实施绿色发展领军企业计划,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对“双超双有高能耗”重点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开展差别化清洁生产审核分级管理模式,促进全行业绿色发展。计划每年新增1家绿色工厂,培养2家绿色发展领军企业,完成15家以上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宜兴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进废水分质分类收集。提升工业园区废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快推进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主要完成宜兴市经济开发区铭都工业污水厂、环科园工业污水厂、官林凌霞工业污水厂等一批工业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工程。规范工业企业排水行为,2023年完成对生产废水纳管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工业企业评估及实施方案编制。根据分类分质处理评估结果,按照“允许接入、整改后接入、限期退出”开展分类分步推进整改,2024年实现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应分尽分。(宜兴生态环境局、市公用事业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加快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按照“一园一策”整治方案,持续推进3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及1个化工园区(集中区)水环境问题排查整治,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加强化工园区环境风险防控设施隐患排查和整治,推进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防范体系建设,实现污水管网质量和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明显提升、污水应收尽收。2023年完成所有国家级工业园区、2024年完成省级工业园区内的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2025年完成所有省级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宜兴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公用事业管理局配合)

  6.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积极落实上级定额用水制度,对超过用水定额标准的企业分类分步限期实施节水改造,鼓励重点用水企业、园区建立智慧用水管理系统。加快节水和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促进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2024年底前,在太湖流域建立严格的计划用水管理和用水统计直报制度,并组织专项监督检查。支持开展废水“近零排放”改造,大力推广工业节水技术,推动废水资源化利用,支持有条件的园区、企业开展雨水等非常规水源集蓄利用。(市水利局、公用事业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7.推进印染行业整治整合提升。持续推进印染企业集聚发展,落实《印染行业规范条件》《无锡市印染专项规划》要求,严格淘汰落后工艺设备。严格执行对印染加工综合能耗及新鲜水取水量、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的要求,严控资源能源消耗。督促各园区、镇、街道执行印染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严控污染物排放总量。鼓励使用节能、节水、环保、高效的生产工艺设备,推进清洁化、节能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生产。“十四五”期间,全市印染企业废水排放总量和重点水污染物(总氮、总磷)排放总量削减35%,印染企业总数减少35%以上。(宜兴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8.提速涉磷企业专项排查整治。建立涉磷企业清单化动态管理制度,对所有涉磷企业建立“磷账本”。“一企一策”编制整改方案,依法依规开展专项整治,实施整改销号制度。对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积极推动涉磷企业入园进区发展,支持按“先立后破”原则保障项目搬迁技改排污总量指标需求。《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明确禁止或淘汰的重污染行业企业及项目,责令其关闭退出。2023年全面完成涉磷企业规范化整治任务,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其整改方案不纳入涉磷企业管理依据。(宜兴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参与)

  9.加强工业督查执法管理。加强对涉磷企业以及涉酚、氟等特征污染物企业的专项执法检查。常态开展“散乱污”整治,建立“散乱污”企业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交叉执法,针对性开展工业特征污染物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利用雨水排口偷排等违法行为。提升流域生态环境数据执法水平,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管。(宜兴生态环境局负责)

  10.深入推进限值限量管理。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控”制度,深入推进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建立排污总量指标储备库。开展主要水污染物削减核算,根据省部署做好工业园区限值限量水环境质量考核。开展工业用水和排放废水之间“水平衡”核算,打击偷排直排、稀释排放、清污混排等问题。到2024年底,建立排污许可与环评、总量、监测、统计等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相衔接的联动机制。完善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一证式”监管机制,持续开展常态化排污许可质量提升和清单式执法检查。到2025年底,排污许可重点管理单位排污、视频、用能联网监控全覆盖。(宜兴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参与)

  (二)切实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

  11.开展排查溯源。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原则,继续开展“地毯式”排查,全面摸清全市内各类排污口的数量及分布情况、污水排放特征及去向、排污单位基本情况等信息。根据排查结果,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和属地政府兜底的原则,确定责任主体。2023年底前,完成入太湖河道及其一、二级支浜排污口排查;2024年底前,完成国省考断面所在河道及其一、二级支浜排污口排查;2025年底前,完成全市其他区域所有排污口排查。(宜兴生态环境局牵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用事业管理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2.实施分类整治。明确排口分类,结合区域实际情况细化排污口类型。明确整治要求,按照“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要求,制定本行政区域整治方案。加强排污口规范化建设,便于现场监测和监督检查。开展先行先试,重点排查整治主要入太湖河道及其一、二级支浜、国省考断面河道上溯2公里两侧500米范围内工业排污口、生活排口、雨洪排口和农田排口。2023年底前,完成主要入太湖河道及其一、二级支浜排污口整治任务;2024年底前,完成入太湖河道及其一、二级支浜50%整治任务,完成国省考断面所在河道及其一级支浜排污口整治任务;2025年底前,完成入太湖河道及其一、二级支浜排污口整治任务,完成国省考断面所在河道二级支浜排污口整治任务。(宜兴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用事业管理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3.严格设置审批。加强规划引领,各类规划应充分考虑排污口布局和管控要求,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关于排污口设置的规定,从源头防止无序设置。严格控制入河排污口设置和审核,提升排污口审批服务效能,及时向社会公开排污口审核、备案信息。(宜兴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用事业管理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大数据管理和政务服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4.强化监督管理。依法加强日常监管,各园区、镇、街道根据排污口类型、责任主体及部门职责等,落实排污口监督管理责任。完善监测监控,推动排污单位设置水量水质监测设施,并与生态环境部门大数据平台联网,推动在太湖主要支流汇入节点设置水环境自动监测站。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对排水管网错接混接、雨污混排、污水乱排等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核查排污口排查整治和设置审批备案情况。严格环境执法,加大排污口环境执法力度。(宜兴生态环境局、公用事业管理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大力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15.构建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统筹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高质量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推动农业产业布局科学化、生产方式清洁化、投入品使用减量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面源污染治理精准化。发展高价值的特色生态农产品,打造“宜”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实施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和设施装备水平。(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宜兴生态环境局参与)

  16.加快发展节水农业。严格落实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推广应用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到2025年,节水灌溉面积达到总耕地面积的7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8。推广畜禽节水养殖技术、模式,促进节水减排。(市农业农村局、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7.推进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将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要求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利用现有具备条件的沟、渠、塘或河滨等合理建设生态拦截屏障,进行农田退水净化再利用,稳步推进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力争实现“退水不直排、肥水不下河、养分再循环”。以太湖一级保护区为基础,划定农田退水污染核心防控区。2023年,实施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试点项目3个。2025年底前,完成9条主要入太湖河道两侧1公里范围内具备条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生态化改造。(市农业农村局、宜兴生态环境局、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8.开展种植模式改革。2024年底前,太湖一、二级保护区取消直播稻种植,推进直播稻改机插秧。(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19.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统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积极开展水稻侧深施、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推动农药购买实名制,对果蔬茶、大型苗圃等施肥强度高的农作物及苗木实行化肥定额使用。扎实推进粮食作物用农药零差率集中配供。2023年底前,全市主要农作物化肥施用量较2020年减少2.0%,农药施用量较2020年削减1.5%;到2024年,全市主要农作物化肥施用量较2020年减少2.5%,农药施用量较2020年削减2%;到2025年,全市主要农作物化肥施用量较2020年减少3.0%,农药施用量较2020年削减2.5%。(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供销社、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参与)

  20.加快养殖池塘规范化整治。全面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积极探索水产养殖工程化试点,2023年底前累计完成5.67万亩池塘标准化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养殖水面100亩以上的连片池塘、单个养殖主体水面大于50亩的池塘以及工厂化等其他封闭式养殖水体的标准化改造。(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21.加强池塘养殖档案管理。全面摸排5亩以上池塘养殖的面积、种类、产量、排水信息等底数,2023年底前,建立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污染排放档案,制定规模以上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清塘污泥登记制度,由养殖主体报属地政府备案后,统一报市农业农村局、宜兴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宜兴生态环境局参与)

  22.加强养殖尾水排放监测。实施《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开展养殖水体尾水集中排放监督性监测,对养殖尾水排放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督促指导养殖主体对养殖尾水进行净化处理,实现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宜兴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农业农村局参与)

  23.建立秸秆收储运模式。大力推进秸秆离田收储运体系建设,统筹安排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离田收储利用,在水环境敏感区域加大秸秆离田收储利用力度,探索建立以国企参与的“1+N”收储模式,构建村级收集、镇级统筹、市属国企储运的新体系。(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宜兴生态环境局参与)

  24.落实秸秆离田利用。在进一步推进秸秆有机肥料化利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培育壮大秸秆能源化等高附加值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充分利用秸秆离田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结合产业产出价值,按照“谁离田、奖给谁”的原则,在属地政府统筹下,对实施秸秆离田作业主体给予奖励。到2025年,太湖一、二级保护区秸秆离田率不低于35%,其他区域秸秆离田率不低于20%。国考断面所在的太湖主要入湖河道两侧500米、其余国省考断面上溯2公里两侧500米范围内基本实现秸秆离田利用。多途径落实综合利用,到2023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到2025年,累计建设5个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财政局、宜兴生态环境局参与)

  25.强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鼓励引导养殖场户采取粪肥还田、商品有机肥等利用方式,深入推进畜禽粪污就近利用、当地消纳,2023-2025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宜兴生态环境局参与)

  26.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太湖一、二级保护区内及其他有条件的地区鼓励将农村生活污水接管收集后集中处理。2025年底前,太湖主要入湖河道及一级支浜、滆湖西岸上溯至孟津河两侧区域内的农村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的处理模式,推进日处理2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常态化开展已建设施“回头看”行动,提升改造老旧设施和破损管网,提升各类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率。每年新建一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到2023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100%,提升各类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率。(市公用事业管理局负责)

  27.加快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巩固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成果,开展已完成整治水体“回头看”,压紧压实乡村级河湖长责任,加强农村河道环境整治及监管维护。2023年底前,组织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制定治理方案,建立整改销号制度。到2025年,全市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市水利局牵头,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农业农村局、宜兴生态环境局参与)

  (四)加快提升城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能力

  28.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能力。深入开展“治本清源”碧水攻坚战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商业综合体和农贸市场、餐饮、夜排档、理发店、洗车场等“小散乱”排水,住宅小区阳台、庭院排水以及公共建筑和企事业单位排水,落实“雨污同治、整体推进”的整治标准。新建住宅建筑阳台及露台应设置污水立管。禁止住宅小区业主私搭乱建及不合规装修,制止因房屋、车库功能性改变等原因而导致的雨污水混接排放行为。积极推行污水管网低水位运行和“厂网一体化”建设运营,提升污水收集率。2024年底前,完成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污水纳管收集,到2025年底,完成城区、集镇区劣Ⅴ类支浜未纳管区域的生活污水收集,全市建成区100%建成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100%,各镇(街道)集镇区、撤并集镇区100%建成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太湖上游入湖河道、滆湖地区所在镇(街道)生活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市其余建制镇建成区基本消除污水收集管网空白区。(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牵头,宜兴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城管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参与)

  29.强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建设。统筹优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城镇区域水污染物平衡核算管理,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缺口。鼓励建设准Ⅲ类污水处理厂。大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湿地建设,提高尾水资源化利用水平。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规模不低于污水厂总规模的20%。2023年启用官林向新建污水厂的污水调度管道。2024年底前完成官林向城市污水厂的污水调度管道建设。(市公用事业管理局负责,宜兴生态环境局参与)

  30.严格控制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提升整治工作,对现有进水化学需氧量浓度低于260毫克/升、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低于100毫克/升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开展“一厂一策”整治提升。到2025年,进水化学需氧量浓度高于260毫克/升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规模占比达90%以上。(市公用事业管理局负责)

  31.推进污泥规范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加强对污水厂及污泥处置单位的监管,以无害化、稳定化、减量化、资源化为目标,通过完善污泥处理工艺,选择性能良好的装置和机械,提升污泥处理规模及资源化利用能力。加快推进管网清疏污泥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牵头,宜兴生态环境局参与)

  32.落实排水管网长效运维机制。推进厂网一体管理机制,到2023年底,初步建立市政及小区(含商品房小区)排水管网设施养护全覆盖机制,完善市政及小区管网等排水设施养护考核办法。2024年底,形成市政排水管网-小区排水管网的分级管理运维模式,探索商品房小区排水设施养护经费统筹使用机制。到2025年全面落实排水管网长效运维机制,全面提升排水设施养护质量和水平。(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牵头,市财政局参与)

  33.优化城市污水管网智慧运营。针对宜兴市污水管网及污水泵站泵坑的运营管理需求,充分应用物联网、地理信息技术(GIS)、数据库等信息化技术,构建宜兴市城乡污水管网智慧运营平台,建设形成在线实时监控预警体系、污水设施GIS数据体系、精细运维管理体系、统筹厂网一体化的协同调度体系四大功能特色。2024年底前建设完成并投用智能一体化的污水管网管理系统。(市公用事业管理局负责)

  (五)开展新一轮河道治理

  34.深化主要入湖河流综合整治。坚持系统治理、精准施策,水岸同治、标本兼治。编制太湖主要入湖河道“一河一策”综合整治方案,2025年底前完成整治。全面封堵工业排口、清除生活污水直排口、规范农田排口,实现支浜生态平衡、水质优良、河道优美的治理目标。至2025年,太湖主要入湖河道氮磷污染物通量力争较2023年降低10%。(宜兴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公用事业管理局、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5.开展新一轮河道综合整治。在持续巩固127条环境综合整治河道优III比例90%的基础上,开展新一轮230条河道整治。到2023年底前,新一轮治理河道整体水质优Ⅲ比例达到70%;全市城市建成区水体主要水质指标基本消除劣V类,建成区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到2024年底前,新一轮治理河道整体水质优Ⅲ比例达到80%,持续巩固提升主要入太湖河道一二级支浜水质,全市城市建成区水体主要水质指标基本消除劣V类,建成区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到2025年底前,新一轮治理河道整体水质优Ⅲ比例达到90%,其他河道水质基本达到或优于Ⅳ类,全市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和劣Ⅴ类河道。(市水利局牵头,宜兴生态环境局、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农业农村局、城管局参与)

  36.全面深化全市域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美丽幸福河湖行动(2023-2025年)的实施意见》要求,全市域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到2025年底,全市新增900条以上美丽幸福河湖,其中列入《江苏省骨干河道名录》《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的16条河道、12个湖泊以及城市建成区、镇村居民聚集区的河道全面建成美丽幸福河湖。(市水利局牵头,宜兴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用事业管理局、城管局、农业农村局参与)

  37.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实施水系连通三年行动计划,城镇地区着力打通断头河、断头浜,实施暗涵、暗箱治理工程,促进水体自然流动;农村地区拆坝建桥,逐步消除农村阻水坝头、断头浜、死水塘等现象,修复河道生态功能。通过人工连通与恢复自然连通相结合,同时调整优化泵站闸坝布局,切实提高河道引排功能,改善河网水动力条件,实现河湖水体有序流动、自净功能不断恢复。到2025年底,完成9项水系连通工程,建成区基本完成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断面水质达标的断头河(浜)整治,断、堵、暗情况显著改观。(市水利局牵头,市公用事业管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参与)

  38.合力推进河道轮浚。按照《无锡市河道轮浚实施方案(2023-2025年)》,科学有序开展城乡河道轮浚,大力推行环保绞吸式生态清淤和淤泥集约化处置,积极研究推广清淤与淤泥收集处理新技术、新模式,缓解淤泥堆场紧张矛盾,严控淤泥处置二次污染。通过河道轮浚,大幅削减河道底泥污染,增加有效过水断面,改善水动力条件,提升河网水环境容量,保障河道防洪、排涝、航运、生态等正常功能发挥。到2025年底,全市完成23条重点河道疏浚任务,太湖主要入湖河流5年内完成一次轮浚。(市水利局牵头,宜兴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参与)

  39.推进河湖生态复苏。积极推进河湖水体生态修复,因河制宜开展滨河(湖)、河(湖)口生态湿地建设,通过种植、恢复苦草、黑藻、狐尾草、芦苇、菖蒲等本地草种,投放河蚌、螺蛳等底栖生物,构建良性生态系统,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推动入湖河道水质持续改善。(宜兴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0.持续开展消黑消劣专项行动。以全面稳定消除黑臭水体和劣Ⅴ类河道为重点,突出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连通、畅流活水等关键措施,水岸同治、精准施策。开展专项行动,建立黑臭水体和劣Ⅴ类水体排查机制、治理机制,加强对各类问题河道的实时监测,系统排查城市建成区和农村黑臭水体的问题源头,对黑臭水体和返黑返劣的水体开展综合整治、彻底根治、动态清零。健全完善市政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运维养护、河道巡查管护、水域岸线环境整治提升等机制,巩固提升黑臭水体和劣Ⅴ类河道治理成效,持续改善河湖水环境质量。到2025年底,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和劣Ⅴ类河道,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市水利局、公用事业管理局、宜兴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市城管局、农业农村局参与)

  41.持续落实河湖长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夯实“河长制”责任,推动河湖长制体系向村级延伸。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对入湖河流河湖长履职情况及“一河一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强检查督查,确保责任措施落实、水质稳定达标。(市水利局负责)

  (六)稳步实施太湖新一轮清淤

  42.落实太湖新一轮清淤任务。优先对主要入湖河流河口、太湖西部湖区近岸带、水质异常易发区、水源地附近进行清淤,减少内源释放,并建立“常态化生态清淤+制度化应急清淤”机制。开展持续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估,根据结果及时调整后续清淤安排,不折不扣完成清淤任务。2023年底前,完成太湖清淤不少于144万方;到2025年,累计完成太湖清淤不少于585万方(含2022年度51万方)。(市水利局牵头,宜兴生态环境局参与)

  43.探索淤泥资源化利用新途径。积极开展淤泥资源化利用试点探索,突破淤泥出路瓶颈,开展湖滨生态(湿地)带建设试点,系统评估总结试点效果。配合太湖流域水治理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展淤泥资源化利用研究,努力开发新型技术和产品材料,提升科技化处置能力,拓宽淤泥多元化使用渠道。(市水利局牵头,市科技局、宜兴生态环境局参与)

  (七)多渠道推进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

  44.全力推进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建设。结合“无废城市”建设,全力推进宜兴市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体系建设,按照“一年试点、三年成型、五年成熟”总体安排,健全城乡有机废弃物管理全流程。持续推进《无锡市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宜兴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规划落实。到2025年,全面完成示范区建设任务,形成管理体制协同高效、处理利用技术先进、市场化运营渠道畅通的循环利用体系。(宜兴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公用事业管理局、城管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参与)

  45.建立健全有机废弃物收集处理利用体系。在现有体系基础上,因地制宜做好挖潜、补强和扩能等工作,进一步推动有机废弃物肥料化的利用和拓展。深入开展蓝藻协同处理利用,到2023年,蓝藻综合利用率达到100%。重点推动秸秆能源化利用,加快技术延伸及规模化应用。2023-2025年,各类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能力及厨余(餐厨)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无锡市考核要求。(宜兴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公用事业管理局、城管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6.促进有机废弃物绿色低碳循环。以无害化处理为底线,以资源化利用为目标,以实现低碳减排、有机循环为手段,形成多元化循环利用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做到厨余(餐厨)、市政污泥、畜禽粪污、蓝藻等有机废弃物应收尽收,全周期管理;农作物秸秆和园林废弃物等以协同利用为主要方向,能用尽用;河湖淤泥、渔塘底泥、水葫芦、水花生、尾菜、果树枝条等其他有机废弃物就近就地科学处理、利用。(宜兴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公用事业管理局、城管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持续加强生态修复

  47.构建湿地保护体系。在全面加强流域湿地资源保护基础上,实行湿地资源总量管控,建立流域湿地名录与分级保护体系,构建并完善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体系。2023-2025年,全市湿地保有量、自然湿地保护率、全市湿地修复面积达到无锡市考核要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宜兴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参与)

  48.构建陆域沿岸拦截圈。构建陆域沿岸拦截圈,增强沿岸带对悬浮物、营养盐的拦截、净化能力,重点加强太湖及周边塘库湿地保护,控制湿地萎缩。按照岸线功能分区及管控要求,开展自然岸线恢复和受损岸线整治,2025年底前完成整治工作。环湖500米陆域范围内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推进湿地建设,补齐环湖湿地圈。构建水域湖滨消纳圈,稳步实施太湖退圩(渔)还湖(湿)工程,逐步扩大湖泊和沼泽湿地面积,构建生态功能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结合清淤淤泥处置,探索开展湖滨湿地建设,改良湿地生境、优化湿地群落结构,提高湿地生态系统自净能力,扩充太湖水生态环境容量。(宜兴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9.加快建设生态安全缓冲区。按要求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空间管控制度,确保全市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在环太湖重要河湖、城市近郊等区域,整合湿地、水网等自然要素,建设湖带、湿地带及污水处理厂生态安全缓冲区,逐步恢复太湖生态系统自净功能。重点开展湖泊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着重开展太湖流域尾水净化湿地建设,进一步减轻氮、磷等污染物对太湖水体的冲击,改善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到2025年,完成3个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宜兴生态环境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用事业管理局、水利局参与)

  50.大力推进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开展宜兴龙池山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实施物种栖息生境保护和恢复,加强对重要野生物种种群的专项保护,完善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联动治理。依托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将“引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目标理念贯穿试验区建设和实施的全过程,探索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激励机制,完善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多措并举丰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到2025年,高标准完成1个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宜兴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1.完善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建立流域湿地监测系统,深化湿地保护法规体系建设,完善流域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打造湿地科普宣教系统,广泛开展湿地生态宣传教育活动。启动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工作,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体系,筑牢生物多样性网络,开展外来物种监控、预警和防控管理,提升外来物种入侵防范能力,确保区域生物多样性指数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基本建立相关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评估体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宜兴生态环境局牵头,市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参与)

  (九)有序做好应急防控工作

  52.加强太湖蓝藻水华与湖泛监测预警。切实加强生态环境、水利、气象等部门及相关研究机构间的横向沟通与交流,推动实现不同部门监测成果互补,多方面、多方法、多渠道及时共享监测预警信息。加强饮用水源地、竺山湖等重点区域感官指标的监测监控,探索在敏感水域增设特征性指标自动监测设施,开展新污染物、生物综合毒性监测试点。配合上级部门完善湖体巡查、人工巡视、低空巡飞、卫星遥感“水陆空天”四位一体监控预警网络,进一步提升“人机”协同巡查能力。到2025年,配合上级部门完成地表水自动监测监视预警系统和‘数字太湖’智慧感知平台建设,实现人工巡查、无人机(船)巡查相配合,蓝藻、湖泛预警精准度进一步提升,沿湖固定点打捞、输送、处置过程实现在线监测监控全覆盖。(宜兴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气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3.进一步提升蓝藻打捞处理能力。科学布设蓝藻打捞处理设施,合理利用控藻技术,强化蓝藻打捞处置。到2025年,藻水分离处置能力达1.8万吨/日,蓝藻“日捞日清”处置率基本达到100%,固定打捞点打捞蓝藻管道输送率达到90%。(市水利局负责)

  54.优化湖泛应急防控与处置体系建设。加快实现从近岸打捞向离岸设防转变、固定打捞为主向固定与机动相结合打捞转变、单一捞藻向防控结合转变。进一步探索拓展原位控藻技术,强化增氧曝气、应急清淤等应急处置技术装备支撑,建立区域联动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完善挡藻围隔建设,在西部湖区、竺山湾等重点水域建设围隔导流设施,打造太湖亲水岸线。(市水利局负责)

  55.加强水源安全保供能力建设。巩固饮用水水源保护与治理成果,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推进桃花水库水源地达标建设,实施滆湖备用饮用水源地建设,落实横山水库、油车水库水源地涵养工程。全面排查整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环境问题。持续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和老旧居民住宅二次供水改造。到2025年,完成宜兴市域太湖一、二级保护区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排查整治工作。(市水利局、公用事业管理局、宜兴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6.提升水源地应急能力建设。落实水源地安全责任制、应急预案,保护区划定、监测监控和巡查等安全保障措施。加强城市水源的多源互补和供水管网互联互通,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应急机制,不断完善双水源供水和深度处理安全供水体系。实施水源地应急预案“一源一案”,每年开展供水应急演练,提升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及极端干旱的应急供水能力。提升饮用水安全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加强水源地日常巡查和风险监控,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报告机制。2023年完成宜兴市杨店涧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程。(市水利局、公用事业管理局、宜兴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全力推动滆湖治理

  57.强化陆域控源截污。以排污口为抓手,加强入河入湖排污口排查、溯源与整治,全面提升滆湖及周边地区(范围包括杨巷镇、新建镇、官林镇、高塍镇、和桥镇)水生态环境质量。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灌排系统生态化改造,至2025年,完成滆湖地区约3.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完成约2.3万亩)。按照“雨水通畅、污水闭管”要求,在滆湖地区深入推进“治本清源”碧水攻坚战,有效提升污水收集量和收集污水浓度,上游入湖河道周边生活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以滆湖上游官林、新建、杨巷三镇域河网为整体,科学实施水系连通,重塑河网有序流动形态,2023年基本完成官林、新建、杨巷片区畅流活水工程,推动滆湖上游骨干河道健康生命系统恢复,有效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以入滆河道为重点,强化水质监测,实施河道清淤、生态岸带构建等工程,2023年完成主要入滆河道水质实时在线监测设备安装,2024年完成重点入滆河道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入滆生态功能带构建。(宜兴生态环境局、市公用事业管理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8.推进内源减负治理。加快滆湖底泥污染重点区域生态清淤,削减湖体内源污染。优化清淤底泥固结工艺,推进清淤底泥资源利用,实施清淤底泥湖滨湿地带建设。2023年底前,完成滆湖清淤一期剩余工程120万方,开工建设滆湖清淤二期工程200万方;2024年完成滆湖清淤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三期工程200万方;2025年底前累计完成宜兴境内滆湖清淤680万方。(市水利局、宜兴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9.推进河湖生态系统修复。持续推进环湖湿地修复、湖口生态拦截等工程,有效增加滆湖水环境容量。重塑水产养殖退养区域地形,构建生态净化湿地,有效消纳降解周边农业生产退水污染通量,加强入湖污染物生态拦截。打造新孟河调水“清水绿廊”,重点对新孟河支流支浜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高塍镇、和桥镇每镇每年至少建成1条美丽示范河道。开展入湖河口、近岸水域、湖滨带植被修复,加强缓冲带生态管护,加快推进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2025年底前,在滆湖宜兴水域周边及水域内建设约1万亩水生态缓冲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宜兴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健全监督考核

  严格落实常态化调度推进机制,市政府分管领导每月调度行动方案实施进展,每季度召开会议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各相关部门和属地政府要根据行动方案编制年度计划,按月细化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化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三年行动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将行动方案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明确考核细则,量化考核内容,对各项目标任务进行验收评价,形成领导监督、责任明确、分工合作、协同共进的良性考核机制。推进实施“最严惩戒措施”,以刚性措施约束属地政府,对水环境质量提升不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不力等情形实施惩戒措施。

  (二)坚持科学决策,夯实科技支撑

  创新流域治理决策机制,围绕工作目标,各部门制定年度重点项目清单。优化项目管理,对行动方案中所列工程项目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有特殊情况需调整的项目报项目主管部门同意后予以调整。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加强政府智库建设,充分汇集职能部门、科研院所和市场主体等各方力量,加大对太湖氮磷控制、蓝藻水华暴发机理预测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加大对藻泥、淤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和项目的扶持,实行揭榜挂帅,构建具备市场化基础的经济绿色高效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从生物机制方面入手,对蓝藻的生长、迁移以及太湖渔业资源科学捕捞开展专项研究。

  (三)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资金保障

  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无锡市专项资金,切实做好宜兴太湖综合治理资金保障。按照“目标任务化、任务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要求,加快推进各类治太项目落地落实。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充分利用国家、省、无锡市绿色发展基金,依法合规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金融、税收、价格等政策,引导和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不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四)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制度保障

  调动各方积极性强化污染减排,不断充实排污总量指标储备库,落实“市控+区配”管理模式。加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改革。(宜兴生态环境局负责)在符合“三区三线”管控要求的前提下,将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保障设施建设用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宜兴生态环境局参与)结合宜兴治太实际,探索实施重点区域“优质优价”污水处理服务费、中水回用补贴和淤泥、藻泥制商品有机肥补贴等配套政策。(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公用事业管理局、宜兴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按照补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以及污泥处置成本并有一定盈利的原则,动态调整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促进污水处理行业良性循环。(市发展改革委、公用事业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全面深化河长制,市河长办每季度召开会议,专题调度全市重点河湖河长履职情况及“一河一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推进情况。(市河长办负责)

  (五)健全共享机制,广泛宣传引导

  切实完善流域水环境信息共享机制,积极推动横向相关部门间、纵向各层级间的数据信息系统和平台的对接,推动实现信息共享。完善流域治理环境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发布宜兴市太湖流域治理成果。综合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开展太湖水污染防治科普宣传教育,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科学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力度,扩大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知情权,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大力培育、发掘和宣传太湖综合治理工作中涌现的不畏艰苦、敢打敢拼的铁军典型。坚持不懈提升社会动员能力,努力提升社会各界保护太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