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城市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力指导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动城市管理依法行政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见效,为推动城市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狠抓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出台《规范全市城管系统人员执法管理要求》,规范执法、巡逻、执勤行为,制定《城市管理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督察考评实施细则》,从着装、仪容、举止、执勤、办案、廉政和其他等七个方面督查计分,将铁一般的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展现城管精神面貌,印发《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操作指引》,进一步规范队员管理、巡查、执法时法言法语,展示文明执法形象。常态化开展军事化科目训练,培养队伍精气神。对内务开展常态化督查,定期下发督查通报,落实约谈问责,推进内务建设制度化。
(二)强化培训宣教,增强普法实效。严格落实教育培训制度,坚持日常性与集中性相结合原则,做好固定学习日、新招录人员岗前培训和城管工作人员全员培训工作。督促在编公务员完成政务诚信考试和网上自主选学工作。举办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国学智慧为主要内容的“城管大讲堂”活动,提升了城管队员的综合素养。邀请人武部教官对各单位集训骨干开展2天的集中训练并指导基层中队每周开展2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的队列训练,全面提升队伍的精气神。组织全市城管执法人员和协管人员共857人参加全省城市管理领域行政执法专题线上培训,派员参加无锡城管系统执法骨干培训,在公安局实训基地组织2期全市城管骨干队员全封闭式培训集中轮训。积极探索以城管大讲堂、知识测试、实操训练、上挂锻炼等方法不断丰富教育培训的形式,全面加强城管队员的综合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的提升。同时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长三角一体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协作,选派30名骨干队员参加长三角一体化综合执法培训,在互学互鉴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举办法制员专题业务培训2期,开展案卷评查活动1次,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法院行政诉讼旁听活动1次,组织执法证资格考试,制作法治宣传微信推送8期,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活动。积极参加无锡城管系统征文演讲和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城管行政执法普法月活动、重点宣传民法典、省市容条例、无锡市生活垃圾分类条例。
(三)规范执法行为,提升办案水平。办理普通程序案件2233起,简易程序案件21700起,违法停车60887起。新增案由6个,案由达105种,执法覆盖面进一步拓展和突破。全面梳理垃圾分类方面的执法案由,制作法律适用明细清单,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方面的执法办案行为。结合省市容条例的修订,制定新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严格执法要求,细化处罚尺度,助力精准执法工作质量和效果有效提升。为进一步理顺镇街综合执法体制,有序开展赋权事项中的城市管理类执法工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类执法工作的通知》,不断提升镇街综合执法局的执法能力和水平。为优化执法监管服务,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引导企业主动排查行政违法违规风险,指导企业合规经营,制定了我局《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意见清单》文本,梳理了城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清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四)坚持精细管理,提升环境秩序。加大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车站广场、学校门前等主要节点区域的管理力度,对各类市容问题进行常态化治理,共查处流动摊贩2900起、店外经营(作业)960起、不履行市容环卫责任137起、损坏城市树木花草441起、飞线充电168起,垃圾分类案件320起,开展小微执法(随地吐痰、随地便溺、乱扔废弃物、携犬外出不采取相应措施、不清除犬只在公共场所排泄的粪便污染市容环境)13460起,查处烟花爆竹违规燃放11起,建筑垃圾乱倾倒416起。开展空调外机抬升行动,累计抬升2510台。开展街面“红黑榜”评比12期,实施黑榜处罚117起。
(五)加强考核督查,推动工作落实。在城区,重点围绕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车站医院、公园广场等区域点位排查问题,发现问题即查即改,维护了良好的市容市貌。在乡镇,主要对国省干道、乡镇主次干道和入镇口市容秩序进行督查。组织全市城乡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专项督查,排查问题1023处,督促举一反三,落实整改。开展电瓶车售卖(修理)店市容秩序专项整治,排查问题101处。开展废品回收店环境秩序专项督查,排查城区及环科园33家废品回收店周边存在问题,即查即改,有效维护周边市容环境。围绕五一、国庆等节假日,突出对景区景点、公园广场、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的督查检查,督促属地中队加强常态化管理,以洁净有序的市容迎接来宜宾客。持续抓好对全市道路沿线建筑垃圾乱倾倒问题的专项督查,通过现场指导检查和“回头看”踏勘,分析研究乱倾倒情况,对一些乱倾倒多发路段,安排力量进行蹲守,并采取调取监控、调查询问、对接属地网格员、与交警部门联动等举措快速排查线索,穷尽手段追溯源头,大幅度提高破案率。积极开展全市城管系统规范着装专项督查,以规范着装为切入点,推动队伍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与执法工作水平。对各乡镇城管中队规范着装、文明用语、市容秩序、内务管理、车辆管理、装备管理、户外广告管理、建筑垃圾查处、外来客土自查等方面组织阶段性检查。为实现执法行为更规范、执法监督更有效、执法效果更优化,提高城管各中队队员执法质量,对各种执法记录仪使用以及执法视频的存储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局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将本单位各级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情况纳入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工作成效作为考察使用干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据。二是营造学法氛围。带领干部职工采用城管大讲堂、每周执法研判例会、行政执法工作会议等形式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有效促进广大干部职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三是依法决策部署。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配备和充实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法律专业背景并与法制审核工作任务相适应的法制审核人员,作出重大执法决定之前,必须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四是维护司法权威。全年共有行政诉讼案件5起,行政复议案件2起,无败诉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百分之百。五是强化违建管控。压实违法建设治理属地管理和源头防控工作责任,大队、中队、队员层层签订违建防控责任状,完善定路、定片、定小区的巡查防控体系,成立了一支由29名队员组成的违法建设管控专业队伍,将城区(含环科园)39个违法建设重点管控小区划归专班管理,制定巡查检查、宣传预警、快速处置、部门协调、矛盾化解、工作会商、内控管理、行政问责等8个大类25个小项的违法建设管控机制举措。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3年,我局依法行政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一是人员素质不够均衡。部分执法人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依法办案意识和业务能力有所欠缺,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制度建设仍需加强。对城市管理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政策制度更新调整上有时不够及时,需要加强改进。三是执法水平有待提高。城管执法行为流程不规范、案件办理质量不高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还需持续推进。四是普法方式相对单一。宣传方式主要以法律条文的宣讲、制作法治宣传栏、发放普法资料为主,群众参与度较低,普法效果不佳。
四、2024年度推进工作的主要安排
(一)开展执法业务培训。坚持把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作为重要内容,适时开展封闭式集中培训,对行政执法过程中的疑难点问题开展研讨。结合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有效解决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推动执法理念更新、执法方式优化、执法能力提升。
(二)强化能力素质培养。推进落实城管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行动,提升执法证持证率,加强督导指导力度,推动基层办案人员从一般线索中深入捕捉特殊线索,从单个线索中深入捕捉连带线索,从表面现象中深入捕捉隐形线索。对发现的案件表面线索深入分析研究,打破思维上的框框,顺藤摸瓜,注重由浅入深,突破深层次案件,扩大办案成果。
(三)创新执法办案方式。加快实施“非接触性”执法工作,加快推行网上办案系统,强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形成全方位监管合力。积极与法院对接实施非诉执行,对拒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当事人实施强制执行。
(四)提升普法宣传效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进一步拓展法治宣传教育阵地,依托少年城管学校、广场宣传、12.4国家宪法日等载体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继续做好以案释法工作,通过案件分析和研判,定期发布具有典型性、规律性、苗头性的案例。实施“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行动,积极拓展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普法渠道。
(五)健全监管联动机制。进一步探索制定城管部门与其他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体制,形成执法合力,提升管理质效。根据赋权乡镇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展调查研究、排摸问题,对赋权事项进行追条细致梳理,推动赋权事项动态调整。
(六)加快智慧平台建设。深化拓展网上执法办案系统、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系统应用功能,积极参与省住建系统执法平台建设,按照相关要求,推进省住建系统执法在我市城市管理系统应用,提升行政执法办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