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市司法局>专题专栏>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宜兴市民政局2023年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来源:市司法局 时间:2024-03-04 10:51:46 浏览次数: 188 字号:[ ]

2023年,市民政局紧紧围绕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年度目标任务,以上级政策要求为指引,结合我局工作职能,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本系统法治政府建设步伐,为我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一、2023年主要工作

1.积极做好民政法治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拓宽宣传渠道,丰硕普法成效。一是持续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政策宣传,结合婚姻、收养等相关法律条款,以行业宣传日、普法宣传周为契机,组织开展面向全社会的法治宣传活动。以“民法典普法宣传”为主题,积极开展法律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等活动。二是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及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平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群众较为关注的离婚冷静期、养老信息及收养条件等内容进行系列解读,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的民政法律法规。三是开辟法治宣传教育基础阵地,积极开展具有本部门特色的法治文化活动,用“民法典进民政”、“民政干部普法知识竞赛””等法治活动有效提升民政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四是积极参与“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月”最美法治人物”、“执法先进单位及个人相关活动,切实将普法宣传工作融入日常民生保障工作中。五是创新民政政策宣传ip——“小民说”,结合“民政青年说民生”等系列视频,在八佰伴等人流量密集场所开展政策宣传路演活动。

2.积极做好规范性文件梳理及备案工作。积极配合市政府及时梳理20231月1日至202312月31日本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做到该废止的及时废止停用,需重新完善的重新修订,能继续有效使用的继续使用建立规范性文件制定集体讨论、合法性审查、听取意见、公开公布等各项制度,履行合法性审查职能,及时将本部门制定并公布的规范性文件做好备案。

3、积极做好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工作。今年共计办理热线即办件270余件,信访件10余件,接访电话300件次,电话回复200余次,接待来访35人次。对于正常的办理件,能做到以最短、最快的时限完成答复。对于投诉件,做到第一时间进行深入调查核实,并及时反馈调查处理结果。针对当事人有保密要求的,严格做好保密工作,按照当事人要求和处理时限给出满意的答复。

4、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履行主体责任,按照推动民政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本辖市内养老机构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及时排查整治养老机构存在可能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风险。全面发挥市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强社会组织抽查审计力度,落实社会组织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制度,做好社会组织负责人任职前公示。强化社会组织年检,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874家社会组织参加年度检查。

5、积极做好省政务服务网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继续贯彻落实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各条线、各部门有效衔接,加强对本部门《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有效建设。进一步完善本部门行政权力事项清单、责任事项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理顺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在线申办流程,及时更新维护信息数据。

6、积极推进行政决策法治化。规范行政决策程序,通过学习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建立健全民政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

7、积极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全面落实行政执“三项制度”以及执法责任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过程公正、规范、文明。

二、存在不足和原因

1、执法力量不足。由于民政部门的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而执法力量相对不足,可能会影响到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和效果。

2、 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人员的素质对依法行政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如果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掌握不够深入,或者对执法程序不够熟悉,就可能导致执法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甚至引发公众不满和社会质疑。

3、 社会认知度不高。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等原因,部分群众对民政工作的认知度有限,对依法行政的意义和价值理解不够深入,这也会给民政依法行政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

2024年工作计划

近年来,随着普法工作在全社会的有效推行,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不断增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全面依法行政已然成为新常态,这对民政依法办事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2024年,民政法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推进“法治民政”建设,促进民政法治环境不断优化,民政干部法治理念和法律素质切实提高,基本确立“法治民政”新格局。围绕新的目标任务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不断健全法治实施体系。加强政务服务运行机制,坚持行政职能法定化,不断增强“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意识。加强三项制度建设的推进,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严格规范执法人员作出各类行政行为,确保行政权力运行的合法化、规范化。

2、继续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科学编制年度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严格落实征求公众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统一规范性文件编号,提升规范性文件质量。实行规范性文件卷宗制度,反映起草、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审议决策等全过程。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定期不定期清理规范性文件,做到评估、清理常态化。

3、持续做好民政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学习掌握,建立健全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制度,依法认真做好举证、答辩和应诉工作。健全和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积极推进行政调解,依法规范破解难题,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4、全面强化法治宣传教育。一是针对社会及服务对象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法律法规,多方位、多视角、多途径进行宣传解读,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氛围。二是积极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维、新战略等重要论述,以民生保障、脱贫攻坚、社会治理、安全生产业务领域为方向,传播民政法律知识,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社会法律意识和对法律法规的认知。三是按照省厅、无锡市局相关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坚持和完善党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在全局系统把普法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统筹安排,深入开展全市民政系统依法行政业务培训活动,将普法学习和业务学习相结合,使普法学习常态化机制化。

5、有效提升民政队伍执法能力。学好法律知识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必由之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是转变机关作风的保证。我局将继续把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作为普法工作和机关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用法律知识讲座和知识竞赛等形式有效提升本部门依法行政能力,真正做到学法和用法相一致。2023年,市民政局紧紧围绕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年度目标任务,以上级政策要求为指引,结合我局工作职能,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本系统法治政府建设步伐,为我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一、2023年主要工作

1.积极做好民政法治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拓宽宣传渠道,丰硕普法成效。一是持续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政策宣传,结合婚姻、收养等相关法律条款,以行业宣传日、普法宣传周为契机,组织开展面向全社会的法治宣传活动。以“民法典普法宣传”为主题,积极开展法律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等活动。二是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及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平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群众较为关注的离婚冷静期、养老信息及收养条件等内容进行系列解读,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的民政法律法规。三是开辟法治宣传教育基础阵地,积极开展具有本部门特色的法治文化活动,用“民法典进民政”、“民政干部普法知识竞赛””等法治活动有效提升民政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四是积极参与“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月”最美法治人物”、“执法先进单位及个人相关活动,切实将普法宣传工作融入日常民生保障工作中。五是创新民政政策宣传ip——“小民说”,结合“民政青年说民生”等系列视频,在八佰伴等人流量密集场所开展政策宣传路演活动。

2.积极做好规范性文件梳理及备案工作。积极配合市政府及时梳理20231月1日至202312月31日本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做到该废止的及时废止停用,需重新完善的重新修订,能继续有效使用的继续使用建立规范性文件制定集体讨论、合法性审查、听取意见、公开公布等各项制度,履行合法性审查职能,及时将本部门制定并公布的规范性文件做好备案。

3、积极做好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工作。今年共计办理热线即办件270余件,信访件10余件,接访电话300件次,电话回复200余次,接待来访35人次。对于正常的办理件,能做到以最短、最快的时限完成答复。对于投诉件,做到第一时间进行深入调查核实,并及时反馈调查处理结果。针对当事人有保密要求的,严格做好保密工作,按照当事人要求和处理时限给出满意的答复。

4、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履行主体责任,按照推动民政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本辖市内养老机构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及时排查整治养老机构存在可能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风险。全面发挥市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强社会组织抽查审计力度,落实社会组织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制度,做好社会组织负责人任职前公示。强化社会组织年检,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874家社会组织参加年度检查。

5、积极做好省政务服务网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继续贯彻落实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各条线、各部门有效衔接,加强对本部门《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有效建设。进一步完善本部门行政权力事项清单、责任事项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理顺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在线申办流程,及时更新维护信息数据。

6、积极推进行政决策法治化。规范行政决策程序,通过学习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建立健全民政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

7、积极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全面落实行政执“三项制度”以及执法责任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过程公正、规范、文明。

二、存在不足和原因

1、执法力量不足。由于民政部门的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而执法力量相对不足,可能会影响到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和效果。

2、 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人员的素质对依法行政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如果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掌握不够深入,或者对执法程序不够熟悉,就可能导致执法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甚至引发公众不满和社会质疑。

3、 社会认知度不高。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等原因,部分群众对民政工作的认知度有限,对依法行政的意义和价值理解不够深入,这也会给民政依法行政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

2024年工作计划

近年来,随着普法工作在全社会的有效推行,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不断增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全面依法行政已然成为新常态,这对民政依法办事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2024年,民政法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推进“法治民政”建设,促进民政法治环境不断优化,民政干部法治理念和法律素质切实提高,基本确立“法治民政”新格局。围绕新的目标任务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不断健全法治实施体系。加强政务服务运行机制,坚持行政职能法定化,不断增强“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意识。加强三项制度建设的推进,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严格规范执法人员作出各类行政行为,确保行政权力运行的合法化、规范化。

2、继续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科学编制年度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严格落实征求公众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统一规范性文件编号,提升规范性文件质量。实行规范性文件卷宗制度,反映起草、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审议决策等全过程。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定期不定期清理规范性文件,做到评估、清理常态化。

3、持续做好民政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学习掌握,建立健全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制度,依法认真做好举证、答辩和应诉工作。健全和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积极推进行政调解,依法规范破解难题,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4、全面强化法治宣传教育。一是针对社会及服务对象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法律法规,多方位、多视角、多途径进行宣传解读,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氛围。二是积极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维、新战略等重要论述,以民生保障、脱贫攻坚、社会治理、安全生产业务领域为方向,传播民政法律知识,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社会法律意识和对法律法规的认知。三是按照省厅、无锡市局相关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坚持和完善党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在全局系统把普法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统筹安排,深入开展全市民政系统依法行政业务培训活动,将普法学习和业务学习相结合,使普法学习常态化机制化。

5、有效提升民政队伍执法能力。学好法律知识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必由之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是转变机关作风的保证。我局将继续把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作为普法工作和机关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用法律知识讲座和知识竞赛等形式有效提升本部门依法行政能力,真正做到学法和用法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