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学技术局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市科学技术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动态
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澎湃动力!
来源:市科学技术局 时间:2024-01-08 13:55:02 浏览次数: 354 字号:[ ]

  最近,位于经开区的光电产业园搬来了“新住客”——江苏宜瑞清联汽车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秦兆博来自北京,选择将企业落户宜兴全靠第四届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牵线搭桥。据了解,本届参赛的158个项目中有64个项目与我市意向签约,23个项目已注册落地宜兴。

  强大“吸引力”的背后展现出我市不断优化的创新环境以及持续升温的创新氛围。

  2023年,我市深化落实“科技创新22条”政策,完善出台《〈关于支持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科技创新政策实施细则》,并相继出台《宜兴市科技招商工作意见》《宜兴市创新型企业“育强攀高”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政策,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再到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准独角兽”企业,不断完善构建多层次、分阶段、递进式的创新型企业引育体系,加快推动形成科创企业“竹海”。

  2023年以来,我市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548家,增量蝉联全省县级市第二;新增科技型企业达2500家,居无锡第一;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852家,同比增长12%;新增无锡市雏鹰企业210家、瞪羚企业135家、准独角兽企业8家,增量居无锡大市第二。

  打造有影响力、竞争力的科创载体也是我市科技型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依托。

  近日,省科技厅公布了2023年度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来自我市的国合环保产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入选,这也是我市近六年来首家获评的单位。该孵化器于2017年投入运行,在六年多时间内就孵化企业62家、集聚有效专利100多项。其中,国合绿能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新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核心装备的科技型企业,将东南大学的国家重大专项科技成果与我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泰源环保“联姻”,高校的新技术加上泰源成熟的工艺模块,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在国合孵化器实现了技术产业化。公司成立不到一年,订单已突破1000万元。

  本土孵化器持续发力的同时,在科创核心城市建设的“科创飞地”也蔚然成势,承担起双招双引的角色。2023年,无锡烯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无锡槿臻软件信息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这两家企业与宜兴之间架起桥梁的,是成立于2021年11月的“宜兴—上海(卓易)科创人才飞地”。自该飞地成立以来,积极招引潜力项目及高层次人才,培育科创企业快速成长,2022年,招引留学归国人才2名,致力于基础软件的研发与创新;2023年,引进环保技术创新项目2个,并在宜落地注册。

  陶都科技新城“一横三纵”主干路建成、陶都科创中心一期建成启动,宜兴药谷、生命健康产业园、赫联·太湖西岸科创园等载体高效运营……眼下,我市正加速推动科创载体成为科技创新创业、成果转移转化和孕育高新产业的主阵地。

  去年,我市新增科创载体3个、面积68万平方米,累计达33个、总面积达253万平方米;新增省级众创空间公示4家,公示数居无锡第一;新增无锡市级科技创业载体16家,增量居无锡第一,累计达46家;新增科创飞地5个,累计达6个;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3家,增量居全省县级市第一;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无锡市级89家;新注册新型研发机构1家,累计达10家。

  随着科技创新的热潮在宜兴大地无限涌动,我市“向科技创新要答案”的氛围日趋浓厚,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加速成长,致力于培育新质生产力,将创新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江苏山水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去年,该企业凭借“半导体大尺寸硅片抛光液的研发及产业化”在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优秀企业奖,并在第十一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2023年,江苏嘉耐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超纯净钢用微孔长寿命高温功能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100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支持,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推动超纯净钢性能的显著提升。

  此外,南宜研究院的废水净化系统研发与示范、国信协联的柠檬酸发酵副产物资源化研发2个项目成功立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宜生态土的界面力学特性影响机制研究项目成功立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环领先获评我市首家江苏“独角兽”企业;雅克科技、帝科电子2个项目获得无锡市腾飞奖,获奖总数居无锡大市第一;远东电缆、鹏鹞环保等8家企业获得无锡市创新联合体认定;小太阳、兴盛入选省科技企业上市培育入库计划……

  一项项荣誉、一个个成果,正是创新型企业在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上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宜兴这片科创沃土上不断孕育出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