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破解厂房承租企业管理混乱、租赁双方安全责任难以落实等难题,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今年以来,宜兴市官林镇在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实际,积极探索一个方案、一套标准、一本手册、一园一策、一个平台的“五个一”官林经验,以更高站位、更严标准、更实举措,全面开展“厂中厂”安全生产综合整治提升行动,通过示范“引路”,标准“导航”,全面打好“厂中厂”安全“底子”。
一、高位推动,发力安全管理“全链条”
紧盯“厂中厂”企业突出问题,着力在组织领导和工作推动上切实形成高位部署的鲜明导向。
7月31日,在官林镇召开的“厂中厂”安全生产突出问题联合攻坚行动推进会暨综合整治提升会议上,成立由镇长刘杰担任组长的镇“厂中厂”综合整治提升领导小组,在抽调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基础上,将各村(社区)书记纳入工作专班,建立工作制度,强化目标任务,统筹抓好部署、推进、协调、检查、督导等各项工作,全面形成“村(社区)巡查发现、职能部门监管取缔”的责任体系,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事前防范,严把企业入驻“源头关”
事后整改不如事前规范。官林镇专门制定官林镇“厂中厂”综合整治提升管理标准,明确企业入驻要求。
重点围绕是否取得经营执照且经营执照地址是否与实际生产经营场所一致,生产经营活动是否符合安全、环保、消防相关要求,是否具有合法规划、建设手续并保证质量安全等,对有意向承租企业逐个“过筛子”,不符合条件的一律禁止准入;符合政策要求的,出租方与镇政府、承出租双方签订产出监管协议,确保工业用地产出绩效达标。对生产工艺属落后淘汰类、不符合产业政策或产业规划布局等条件的企业依法进行取缔或拆除。
三、公共管理,聚焦安全规范“全领域”
日前,走进江苏海达产业园区,厂区公共区域停车秩序井然、消防通道宽阔整洁,宣传栏处,承租企业、出租企业信息一目了然,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安全风险四色图、隐患整改粘贴处等清晰布陈,每户承租企业门口都规范张贴“厂中厂”安全管理“十务必”“十不准”……
根据管理标准,“厂中厂”出租方在显著位置设置了厂区平面布局图、厂区监管公示图、出租方安全事项告知图等内容,全面设置交通标志设施,重新规范施划标线、规范停车管理、开展管网维护、规范消防设施等,加强公共区域物业管理,对标对表进行整改提升,全面造浓安全氛围。
四、对表细查,确保隐患排查“全覆盖”
该镇定期组织人员走进“厂中厂”企业,上紧安全“发条”。“近期给员工安排安全培训了吗?”“你们的安全操作规程看一下……”近来,每每走进企业摸底检查,检查人员对隐患排查点如数家珍。而这份熟稔,来自官林镇特制的“厂中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一本通”。
领导小组将现场及危险作业安全管理、机械设备设施管理、特种设备管理、电气设备设施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消防管理、环保管理、违法建设及其他项目的管理要求,分门别类一一列举。“有了这本册子,不怕查得不细致!”检查人员表示。目前,全镇有出租方121家、承租方457家,已责令停业整改企业11家,取缔企业16家,规范企业409家,提升企业48家,排查整改隐患2240余条,拆除违建20处,面积5879平方米,全力打通“生命通道”。
五、科技赋能,注入安全监管“云力量”
为强化科技赋能安全生产,官林镇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试点建设“厂中厂”管理平台,对接上级部门“专职安全员系统”,全面构建镇监管部门、厂区、承租方密切联动的三级安全监管体系,实现对管辖企业的分类分级管控,实现监管部门、企业信息互通,问题及时预警。同时,整合辖区应急救援资源,构建“应急资源一张图”,应急指挥整体调度,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六、培育指导,强化示范引领提实效
近来,镇应急、消防等部门纷纷走进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多方面的安全管理培训,指导产业园建立专项综合整治提升“一园一策”,督促设立产业园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全方位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中小型企业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目前,江苏海达产业园区、宜兴市云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市万华电缆有限公司已基本实现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