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活动主题为“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目前,艾滋病已经成为全球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据统计,全球范围内超过3800万人感染了HIV病毒。
艾滋病是由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导致人体内免疫细胞功能受损或缺陷。艾滋病会引发各种严重并发症、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死亡率极高,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目前,一旦被艾滋病毒感染,患者将终身携带,且需要终生服药治疗。
传播途径有:
一、性传播。这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二、血液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共用注射器吸毒、新鲜伤口接触到被HIV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受污染的器械注射、针灸、拔牙、纹身、穿耳这些情况都是存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的。
三、母婴传播。感染HIV的母亲,在妊娠期间、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哺乳将HIV传染给下一代。
虽然艾滋病目前还没有可治愈的药物,也没有有效得疫苗,但是控制好传染艾滋病的传染源,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做好自我防护,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
1、预防经性传播:安全性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有效措施。做的知情交友,了解性伴健康状况。
2、预防经血液传播:不接受未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血制品、器官;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大力推广使用安全注射措施。
3、远离毒品,抵制毒品,对不幸染上毒瘾的人,要帮助戒除毒瘾,改变共用注射器吸毒的行为,阻断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4、预防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怀孕、分娩、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