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结果公开>政协提案结果公开

关于从小培植家乡情怀的建议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3-08-18 09:50:22    浏览次数:233
索引号 014046317/2023-03208 生成日期 2023-08-18 公开日期 2023-08-18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科技、教育 主题(二) 教育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学生,提案,发展 分类词 教育,文秘工作,综合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多年以来我市依托金秋贸易洽谈会,海归人才发展大会等平台,持续不断激活乡贤人才宝贵资源,乡贤资源已经成为我市“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发展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从某种程度上讲:乡贤资源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大小,取决于他们对于家乡情感的深浅!我认为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学员不仅要具有国际视野,爱国主义情操,更加要有反哺家乡的情怀。
案别 市政协提案
主提人 吉曙强
标题 关于从小培植家乡情怀的建议
建议内容
一、提案理由:
多年以来我市依托金秋贸易洽谈会,海归人才发展大会等平台,持续不断激活乡贤人才宝贵资源,乡贤资源已经成为我市“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发展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从某种程度上讲:乡贤资源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大小,取决于他们对于家乡情感的深浅!我认为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学员不仅要具有国际视野,爱国主义情操,更加要有反哺家乡的情怀。因为拥有家乡情怀的人,才能够情系宜兴,才能帮宜兴站台,才能真正愿意把宜兴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携手共谋创新发展、贡献才智力量。
二、具体建议:
1.我市教育文化、史志档案系统等相关部门,联合编撰一些乡土教材,以学校为阵地,依托第二课堂,借助乡土教育走进课堂,从小就灌输青少年家乡情怀。记录宜兴的人文地理,反映历史变革等乡土题材,把宜兴发展作为教学中的一门实习课程;
2.增加乡土实践拓展培训课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集体教学活动、亲子启蒙活动等多种互动形式,组织对名人故居、陶瓷博物馆、宜兴史志馆等基地进行实地参观,以及现场沟通交流,增强宜兴青少年对于家乡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3.邀请著名乡贤走进网络课堂:把在不同行业领域有所建树,想要助力回报家乡的乡贤志士,邀请来上网络公开课大讲堂,零距离讲授桑梓情深的真实故事。使宜兴青少年都能够潜移默化的入耳入脑入心,利用“有温度有态度”的乡贤发声,不断传递与提升青少年的家乡情怀。
让更多宜兴青少年了解自己的家乡,多渠道从小培植家乡情怀。无论将来身在何方,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心中总会怀揣着氿子兴宜的感恩种子,始终牢记一个刻骨铭心的名字—宜兴,一块曾经滋养、培育过他的沃土,一个能让青春梦想实现、扎根的地方!
 
承办单位 教育局
答复内容

吉曙强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从小培植家乡情怀”的提案,市政府已交由我局会同市档案史志馆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教育局坚持与市委宣传部、档案史志馆、关工委等部门开展连贯深度合作,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党史陈列馆、观看红色主旋律电影,举办党史教育进校园、“薪火”宣讲进校园、“红领巾”训练营等活动,开辟宜兴市青少年红色教育线路,编辑发行漫画《宜兴红色故事汇》,深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乡土文化教育,致力于推进青少年文化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主动当好新时代的传承者、实践者。

下阶段,我局将会同市档案史志馆,围绕培植青少年学生家乡情怀,积极开展家乡情怀教育活动,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发挥史志资政育人作用。一方面,用好档案史志馆已出版的多套党史、地方志类书籍,作为中小学生课余读物,如《中国共产党宜兴历史》第一、二、三卷及《中国共产党宜兴历史百年大事记》等党史读本,《宜兴红色印记》《红色故事汇》等绘本,《史砚芬传》等名人传记,《宜兴县志》《宜兴市志》及《宜兴茶业》《宜兴古桥》等宜兴地情读本,拓展学生对宜兴历史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配合档案史志馆推进史、志书籍编纂,确保《宜兴古城》、《宜兴年鉴》等书籍优质高效出版,为青少年学生开展家乡情怀教育提供优质素材。

2.拓展培训实践教育途径。一是开设乡村复兴少年官课程,利用周末、寒暑假时间,在党史陈列馆复兴少年宫基地常态化开设《细说宜兴党史》《讲解实战训练》《红色电影赏析》等公益课程。二是组建党史陈列馆志愿宣讲队,利用陶都志愿者网站平台,发布青少年志愿讲解服务活动通知,招募培训合格的中小学生讲解员走进红色场馆担当志愿讲解员,助力打造“薪火”品牌。三是发挥红色大联盟宣传作用,探索红色教育场馆“场馆融合、资源共享、联动发展”的方式方法,推动场馆多方协作、统筹发展,厚植联盟发展整体优势,不断提升红色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保护利用开发水平,充分展示全市红色教育场馆共建联创的优势和成果,为全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开辟“第二教室”提供场馆保障。四是创新党史宣讲方式,推出抖音号“宜兴红色印记”、打造“网上3D展厅”、启动“云讲解”学党史模式,让场馆实现提档升级,完成数字化改造,突破时间场地限制。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通过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扩大党史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五是邀请著名乡贤走进学校,通过讲座,主题教育等多种形式传承和弘扬家风家训乡贤文化,培植和提升青少年的家乡情怀。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张旻,电话:13961582790。

宜兴市教育局

2023年6月16日

答复时间 2023年07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