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结果公开>政协提案结果公开

关于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建议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3-08-18 09:50:11    浏览次数:120
索引号 014046317/2023-03205 生成日期 2023-08-18 公开日期 2023-08-18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科技、教育 主题(二) 教育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学校,学生,提案 分类词 教育,文秘工作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配备专业化劳动技术教师。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优化师资结构,按比例配备专任劳动技术教师;充分凝聚社会资源,与社会组织、经济合作社、企业等单位合作共育,有计划的组织专家、能手到学校授课,也可以按时令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实地参观、参与各类劳动活动。
案别 市政协提案
主提人 王亮、盛成
标题 关于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建议
建议内容
一、提案理由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劳动教育已被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劳动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但目前来看,劳动教育在整个教育阶段仍处于边缘化的现状。有数据显示,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多数家长认为学习是学生的唯一要务,为了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都成为了部分学生的应有待遇;另一方面,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意识不强,劳动实践场所不足,以课代劳、以说代劳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具体建议
1、配备专业化劳动技术教师。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优化师资结构,按比例配备专任劳动技术教师;充分凝聚社会资源,与社会组织、经济合作社、企业等单位合作共育,有计划的组织专家、能手到学校授课,也可以按时令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实地参观、参与各类劳动活动。
2、与各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开展多学科劳动教育集体备课活动,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将劳动教育课程融入各门学科教学的方式、内容,通过理论教学、综合实践等课程,把培养劳动能力和掌握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3、积极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与“双减”要求紧密结合,鼓励各学校根据学生实际、学校资源、师资专长开发“个性化”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4、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和课后延时服务时间,积极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课开辟专门种植区域,设立“责任田”;借助社会资源,设立校外劳动实践基地。
 
承办单位 教育局
答复内容

王亮、盛成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提案,市政府已交由我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问题的现状

劳动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经调查发现,当前我市中小学的劳动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从学校层面来看,劳动教育开展次数有限,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时间偏少;劳动教育课程师资力量薄弱,缺少专职老师;各校在劳动教育方面投入的经费较少。从家庭层面来看,家长重智育轻劳育,在孩子的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方面,家长包办现象比较普遍。

二、近年来已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1.保障劳动教育课时。完善顶层设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义务教育段,小学、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劳动教育课;普通高中不少于6个必修学分;职业院校要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劳动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注重课程开发,目前,我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共开发《我是小厨师》《我是采茶工》《我是急救员》《我是陶艺师》等8门系列课程。

2.推动劳动进家庭。鼓励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试行劳动家庭作业制,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安排学生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保障学生每天参与家务劳动不少于半小时。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卫生清理、内务整理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和初中学生以内务整理、加工食品、手工制作为主;高中学生以烹调烹饪、洗涤缝补和维修维护为主。

3.推动劳动进校园。试行校园劳动周制度,让学生更多参与校园劳动,“学校的事班级做”。由学校为学生提供绿化美化、教室保洁、宿舍内务整理、公物维修、勤工俭学等方面的劳动锻炼机会,强化学生劳动责任意识。开辟“责任田”“养殖场”“无土栽培植物园”等,吸引和鼓励学生在校内自主参与劳动实践。

4.推动劳动进社会。通过志愿服务网络化制度,让学生参与社区劳动,“社会的事尽力做”。充分利用社区、劳动教育基地等结对校外资源,结合团队活动等形式,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劳动、学工学农和志愿服务。联合“行知大学堂”等社会实践基地,每学年组织1-2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主题实践、研学旅行等形式,开展自然类、地理类、体验类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劳动意识,丰富职业体验。

5.建设劳动教育基地。我市已有劳动教育基地17个,其中无锡市学生综合社会实践基地是综合性劳动教育基地,其余16个是单项性劳动教育基地。这些基地年总接待人数约为7万,基本满足我市小学4年级以上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需要。

三、着手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扩大专业教师队伍。与人社、编办等部门进行沟通衔接,增加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专业人才的数量。二是提升专业教师质量。通过外请专家授课和组织外出培训两种方式,快速提升无锡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的师资水平;再组织全市各中小学、职业学校及各劳动教育基地,开展传帮带教师培训,力争尽快解决各学校及劳动教育基地师资不足难题。三是凝聚社会各方资源。鼓励学校与社会组织、经济合作社、企业等单位合作共育,有计划地组织专家、能手到学校授课,或按时令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实地参观、参与各类劳动活动。

2.丰富校内劳动内容。拓展校内劳动基地,继续办好学校“责任田”“林场”“养殖场”“无土栽培植物园”,吸引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开展农业实践展示、竞技和评比活动,激发学生劳动兴趣,提升劳动实践能力。建立农业实践成果展示平台,校内农业实践从学校层面进行总体安排,活动结束后及时开展成果评比。统筹整合各中小学科技节、艺术节资源,在学校设立校园多彩实践节,由劳动教育教师带领,动员有条件的部分家长参与,通过动手活动或现场竞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精神。

3.加大校外劳动基地建设力度。每年牵头认定、考核一批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利用周末、寒暑假、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等时间节点,进行劳动实践锻炼。同时,呼吁社会各界为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持续的、丰富多样的资源支持,建立“家校社”联动机制,实现学校劳动教育深入开展、健康发展。

4.科学制定评价体系。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体系。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鼓励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纪实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闵祝伟,电话:87983303。

宜兴市教育局

2023年6月15日

答复时间 2023年07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