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力推动宜兴老龄健康产业突破性发展”的建议
索引号 | 014046317/2023-03317 | 生成日期 | 2023-08-18 | 公开日期 | 2023-08-18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 公开形式 | 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卫生、体育 | 主题(二) | 卫生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提案,建议,发展 | 分类词 | 文秘工作,综合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全球65周岁以上人口已超7.4亿,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约2.7亿,而我市常住人口中60周岁以上人口已占到了25.23%,不管是宜兴,还是全国,甚至全球,老龄化已是普遍现象。 |
案别 | 市政协提案 |
主提人 | 民建宜兴市基层委员会 |
标题 | 关于“全力推动宜兴老龄健康产业突破性发展”的建议 |
建议内容 | 一、提案理由: 1、全球65周岁以上人口已超7.4亿,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约2.7亿,而我市常住人口中60周岁以上人口已占到了25.23%,不管是宜兴,还是全国,甚至全球,老龄化已是普遍现象。 2、老年群体人数众多,消费理念和消费水平呈现出新的特质,蕴藏了巨大的消费商机和投资机会,发展老龄健康产业恰逢其时、大有可为,也符合宜兴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大方向。 3、2022年秋洽会期间,宜兴被认定为中国长寿之乡,受到了新闻媒介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宜兴的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医疗资源等都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荐作用,有助于我市食品产业、医药产业、康养产业、文旅产业等投资发展。 二、具体建议: 1、一是特需类营养食品。国家卫健委调查统计,我国有1.9亿老年人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约71%),这些人群对膳食营养的要求更加专业精细,如果能把健康管理和日常饮食结合起来,打造出既好吃又有疗效的营养食品,市场消费潜力巨大。例如“宜兴百合”,自古就有“太湖之参”美誉,不仅是国家道地药材的基原性产品,也是江苏省食药两用的特色地标性作物,非常适合作为老年健康食品进行深加工。宜兴资源丰富,山民中流传一句民谣,“宜南山区遍地宝,有病不用愁,上山扯把草”,这些都是我们发展药食同源产品、特需营养食品的优势。 2、二是适老化辅助用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16%的老年人存在失能或部分失能症状,4.8%的老人处于完全失能状态,这些人对能起到辅助作用的适老化产品需求很大。以成人纸尿裤为例,一个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每4小时要更换纸尿裤,每年纸尿裤消耗量至少2160片,所以有失能老人的家庭或者机构对纸尿裤的需求非常大。我们有品质一流的原料厂家丹森科技,也有全国知名的养老品牌九如城,如果能促进这两类企业进行业务对接、实现战略合作,宜兴生产的纸尿裤就可以通过宜兴人创办的养老机构提供给全国的老年人。类似的适老化产品开发还有竹木制品、陶瓷产品等。 3、三是抗衰老保健产品。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和共同的理想,针对老年人睡眠不好、精力不济、免疫力下降等衰老现象的保健品非常受欢迎。澳大利亚71岁以上老年人消费保健品占比达32%,日本保健品规模从3000亿日元飙升到最高13000亿日元,8.5%的年复合增速远超GDP增速。抗衰老保健品市场面广量大,而且附加值极高。以我市经开区某抗衰老保健品企业为例,该公司一条生产线仅需10个工人,产值达2亿元,待生产线全部投入使用,年上交利税可超2000万元。抗衰老保健产品既属于生物医药类、又属于生命健康类,非常符合当前产业发展方向,再加上“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加持,宜兴研发和生产抗衰老保健产品绝对大有可为。 |
承办单位 | 发改委 |
答复内容 |
关于市政协第十六届二次会议 第4号提案的复函
民建宜兴市基层委员会: 你们在市政协第十六届二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全力推动宜兴老龄健康产业突破性发展”的提案,市政府已交由我委会同科技局、卫生健康委、民政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显示,全国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8.9%,无锡为19.75%,我市为25.23%,我市是无锡地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板块。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老龄健康产业已成为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板块之一,具有较大的消费市场和发展前景。 一、问题的现状 “十四五”以来,面对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我市依托良好区位、自然条件、乡贤人才等优势,培育发展生物医药、康养医疗等健康产业,成立宜兴生命健康产业园、宜兴国际生命科学产业园等科技企业孵化器,汇聚阿斯利康、碧迪医疗等一批优质项目,全力打造兼具国际影响力和前沿表现力的生命健康产业高地。预计2023年,我市生命健康产业规模将达100亿元,2025年达200亿元,2030年达500亿元。 在老年人营养食品、保健品等老年用品产业方面,我市结合江南大学先进生物和现代农业技术等学科方面综合优势,与江南大学共建食品生物技术研究院,推进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新型保健食品等研发和应用,致力打造宜兴健康食品整体地域品牌。我市深入推进大品种规范化中药种植基地建设,开展品质提升、深加工、药膳、保健食品等开发,支持企业开展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究开发。积极发挥阿斯利康中国区总裁王磊、强生公司中国区主席宋为群、中科院院士张旭、医药研发知名专家尹鹤群等乡贤资源优势,在人才引进、项目招引方面助力我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2022年,我市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完备的医疗卫生条件,孝老、敬老的和谐社会氛围的优势,高分通过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专家组的现场考察评审并被正式授牌,成为全省第7个、无锡市唯一的“中国长寿之乡”。 “中国长寿之乡”称号,不仅对我市老龄事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将成为推进食品、旅游、养老、文化等主导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更将成为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进力量,对推动我市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壮大具有十分深远的实践意义。 我市老龄健康事业还存在发展还不完善;生命健康产业基础不强、起步较晚、产业规模较小、龙头企业较少;招商政策、人才政策力度不及一线和二线城市,老龄健康行业领军人才吸引力不足等问题。 二、已开展的工作和成效 (一)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我市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逐渐成为养老服务的主流模式,家庭适老化改造成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2年,全市共建有养老机构36家,正常运营的医养结合型机构达31家。机构养老总床位数11341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45.5张。居家养老服务站点301家,实现了村(社区)全覆盖。自2019年起,我市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陆续为全市215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累计投入资金超1100万元。2023年,我市将继续为全市65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家庭适老化改造,内容主要聚焦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便捷性、安全性,结合老年人身体及家庭居住评估情况,选择适配性产品,提供适老化施工和智能辅具配备服务。 (二)生命健康产业加快发展 生命健康产业是我市“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21年以来已签约和洽谈中的项目累计总投资超500亿元,康养医疗作为我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已取得初步发展: 一是核心阵地有力建强。宜兴国际生命科学产业园、经开区生命健康产业园及一批产业集群,为众多优质项目引进提供了最佳的载体空间。生命健康产业园放大园区红牛、汉光生物、协联生物“榕树效应”,陆续引进了上海励成特医食品、轻大沁园食品智能装备等一批项目,致力打造长三角地区生命健康产业新高地。宜南康养医疗示范带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依托九如城养老综合体、太湖凤凰山康养谷等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国内康养医疗主要目的地。总投资80亿元的雅达健康生态产业园开放运营,该项目瞄准“精致、唯美、健康的颐养生活目的地”的定位,打造集养生养老、休闲度假、有机农业示范为一体的健康生态园区。松下在中国打造的首个健康养老社区在雅达健康生态产业园落成,将日本的先进养老经验、家电以及住宅空间的技术和产品优势相融合,为老年人提供一种更健康智能、舒适安全的生活方式。总投资200亿元的大拈花湾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该项目以健康为线,积极构建集心灵调养、生命保养、生活康养于一体全时全龄全周期的大拈花湾健康产业链。 二是创新能力持续跃升。江南大学陈坚院士牵头建设的食品与生物研究院正式启动运营,致力打造全球功能食品领域的顶级研究平台,已引进江南大学、江苏大学院士教授团队10个,与国内外食品与生物技术领域的头部企业共建6家联合实验室,打造全球功能食品领域的顶级研究平台。老年学会与宜兴经开区合作成立的老年营养食品产业园,宜兴国际生命科学产业园筹建“宜兴生命健康产业创新服务中心”,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江苏省药监局在园区设立了医疗器械检验所宜兴服务站,宜兴中科智慧康养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适老社会科技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癌症早期诊疗药物产业园、江苏省药监局审评核查宜兴站建设加快推进,良好的药政服务与园区环境增强了企业落户吸引力。 三是配套体系持续完善。政策扶持方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宜兴市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重点围绕创新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健康食品、化学药、现代中药、康养医疗等领域,在企业研发创新、做大做强、产业资源集聚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同时,陶都英才政策也有相应创业投资资金,为企业发展营造最优环境。人才支撑方面,成立由75个理事单位组成的宜兴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和江南大学宜兴分校,致力打造成熟完备的产业体系,全力构建老龄健康产业的高地。 (三)重点园区建设加快推进 “十四五”期间,从宜兴国际生命科学产业园的开园运行,到霍伯麦、励成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开工,宜兴生命健康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巨大蜕变。宜兴国际生命科学产业园借助阿斯利康的专业优势,吸引希尔寿生物科技、佰倍优、碧迪医疗等一批优质创新型企业进驻,其中碧迪医疗项目总投资13.3亿元,是我市引进的首家全球TOP5的外资独资医疗器械企业。 经开区与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开展战略合作,在生命健康产业园内成立中国老年营养食品(宜兴)产业园,计划经过5年建设和运营,充分利用双方自身资源和平台优势,为老年营养食品(宜兴)产业园夯实产业基础。主要围绕老年营养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特医食品等相关研究及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一批重大研究和产业化项目快速落地,集聚一批国内外高等院校等创新资源,迅速提高基础研究能力和成果转化效率,实现百家有规模的食品企业参与,打造百款不同类别高附加值产品。 目前,宜兴已招引或正在洽谈的生命健康产业项目有64个,总投资超430亿元,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正在逐步聚链成群。 三、下一步具体措施 我市将在成功申报“中国长寿之乡”的基础上,积极与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对接合作,借助学会资源平台优势,依托我市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和原生态的健康食材等长寿资源,积极推动为老服务与健康医疗、商业、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培育老龄产业新的增长点。同时,依托我市生命健康产业园和国际生命科学产业园等载体,在加快推进我市老龄健康产业突破性发展,促进生命健康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和服务链的高效融合方面,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提升产业集群能级。积极引入老龄健康龙头企业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同时加力培育本土骨干企业,鼓励开展境内外并购、重组,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细分领域“隐形冠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健全创新载体平台。引入高校院所来宜建立分支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服务平台等载体平台,打造集源头研发、应用研究、公共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创新载体平台支撑体系,加快科研成果的孵化、转化和产业化,形成创新载体集聚的生态。 三是增强产业招商实效。探索乡贤招商、资本招商、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科技招商等多元招商模式,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好乡贤招商和资本招商,增强产业招商实效。强化“延链”“补链”,引进符合生命健康产业链发展的重大项目落户宜兴。 四是发挥人才品牌优势。依托乡贤、院士顾问和生命健康产业联盟等资源平台,举办养老健康领域峰会、论坛,全力打造生命健康优势地标产业。运用“太湖人才”、“陶都英才”、“双招双引”等引智工程和江南大学宜兴分校,通过政校企合作,打造创新型领军人才等。围绕“长寿之乡”品牌做文章,深挖我市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和原生态的健康食材等长寿资源,推动为老服务与健康医疗、商业、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培育老龄产业新的增长点。 五是拓展金融资本支撑。引导企业通过资本、技术、品牌、市场等手段实施兼并重组,加快培育资本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集团;以建立宜兴市生命健康产业引导基金、引进投资系列子资金等方式,从打造多层次基金群、增强金融信贷力度、拓宽直接投融资渠道等方面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戴郁峰,电话:87978905。
宜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5月31日 |
答复时间 | 2023年06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