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结果公开>政协提案结果公开

关于移风易俗丧事新办的提案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3-08-18 09:47:52    浏览次数:112809252
索引号 014046317/2023-03299 生成日期 2023-08-18 公开日期 2023-08-18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民政、扶贫、救灾 主题(二) 其他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殡葬,提案,建议 分类词 民政,文秘工作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由于受传统习俗、地域习惯等因素影响,家中亲人去世后,丧户在丧事过程中吹吹打打、哭哭闹闹是普遍现象,现在大家基本上都在一个公共社区里生活,老传统一条龙的丧事仪式一般都是三天,这些时间的吹拉弹唱的搞仪式音响,声音之大传播范围之远,势必影响到周围很大一片人群的休息和心情,有时一个小区连续几件丧事,都要把大家搞得心情抑郁,扰乱大家正常的生活秩序。
案别 市政协提案
主提人 史小明
标题 关于移风易俗丧事新办的提案
建议内容

一、提案理由 由于受传统习俗、地域习惯等因素影响,家中亲人去世后,丧户在丧事过程中吹吹打打、哭哭闹闹是普遍现象,现在大家基本上都在一个公共社区里生活,老传统一条龙的丧事仪式一般都是三天,这些时间的吹拉弹唱的搞仪式音响,声音之大传播范围之远,势必影响到周围很大一片人群的休息和心情,有时一个小区连续几件丧事,都要把大家搞得心情抑郁,扰乱大家正常的生活秩序。哀乐扰民问题的成因一方面是广大群众在出殡过程中确实有播放哀乐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社会殡葬服务机构在提供殡仪服务时,受利益驱使,往往通过各种方法诱导服务对象选择租用乐队演奏哀乐。 二、具体建议 1. 加强宣传,倡导广大市民自觉践行文明殡葬行为,共同树立时代新风尚;2. 民政部门禁止殡葬服务中心乐队吹奏、禁止利用车载扩音器或加装喇叭播放音乐、禁止沿路抛洒或焚烧纸钱等不文明行为; 3.在教育引导的基础上,不定期联合属地派出所、城管等部门进行现场联合执法,对违规问题依法依规追究相应责任。 4.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政府提倡的移风易俗丧事新办,建立有效法规和奖罚机制,让丧事到殡仪馆去操办,有仪式感还不扰民,使老百姓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健康。

承办单位 民政局
答复内容

一、问题的现状

目前在我市还有不少家庭会选择在家中办丧,在公共绿化带或者自家门前搭灵棚、摆放花圈,办丧过程中存在燃放鞭炮、焚香烧纸,吹吹打打等现象,带来一定的噪音扰民、污染空气,并干扰了附近居民生活、学校教学、单位办公秩序,这与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的治丧新风俗格格不入,这也是近几年我市推进殡葬改革的着力点之一。

二、近年来已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1.积极推进市镇两级殡葬服务中心建设。近年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建起了“家庭式”守灵的市殡仪服务中心,随着群众需求的日益增长,从最初的5间守灵厅逐渐扩增为高、中、低档守灵厅13间,其中高档的“别墅式家庭式守灵中心”2间,中档6间、低档5间,守灵厅的硬件设施全面升级,可以满足更多丧户的个性化布置要求。位于龙墅公墓的殡仪服务中心于2022年建成,已有3个守灵服务厅投入使用。

2.政策层面推行集中文明办丧奖补。随着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推进,我们加快完善配套政策,协同推进殡、葬、祭习俗改革,继续开展集中文明办丧针对性调研,结合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2012年修正本)、《江苏省殡葬管理条例》(2021年3月)等文件精神,政策层面推行集中文明办丧奖补,2021年1月出台《推进集中文明办丧实施办法》,对市民选择在殡仪服务中心为逝者办理丧事,并遵守相关文明办丧规定的,减免办丧服务费用2000元,由市财政专项资金列支。

3.对殡仪礼炮车开展专项治理。违法改装礼炮车不仅噪声扰民,还因携带可燃气体,危险性极大,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文明面貌和市民的切身利益,为回应群众关切,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巩固殡葬改革成果,我们于2022年发布《关于全面禁止殡仪礼炮车服务的公告》,从4月1日起全市所有行政区域内禁止任何形式的礼炮车违法上路、运营,牵头公安、交通部门对全市57辆礼炮车进行取缔,城市文明面貌和群众满意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4.开展丧事噪音扰民整治试点工作。2022年我们出台专项整治文件《宜兴市巩固和深化“活人墓”、噪音扰民等突出问题整治规范工作行动方案》(宜殡改〔2022〕8号),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在办理丧事过程中的噪音扰民问题,以宜城街道长新社区作为试点,实施了一系列倡导文明殡葬的相关对策,倡导居民厚养薄葬、文明治丧。通过道德讲堂的开展,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通过社区网格员入家入户入店铺发放宣传资料,向居民宣传殡葬政策的相关规定、集中文明办丧奖补政策;通过在社区内设置宣传台、开展宣传教育等方式,倡导摒弃封建迷信和奢侈浪费的丧葬风俗,引领居民参与移风易俗、绿色殡葬当中。治丧时间控制在3天左右,不超过5天。提倡不请乐班不哭丧;加强网格巡查,禁止在主要路段、小区公共场所摆设灵棚、鸣锣奏乐、燃放鞭炮、抛撒纸钱等,禁止放鞭炮、放哀乐,不因丧事妨碍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扰乱居民生活秩序、影响环境卫生、噪音扰民等;从党员抓起,严格党员干部的丧葬行为,要求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头节俭治丧、带头生态殡葬,自觉抵制陈规陋俗,树立文明新风。

5.积极宣传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引导广大市民自觉践行移风易俗、文明殡葬行为,共同树立时代新风尚。一方面,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新媒体等平台,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报道,在全媒体平台刊发《移风易俗“宜八条”解读》《移风易俗 宜兴新风 丧事简办》《移风易俗过清明 文明祭扫树新风》《移风易俗树新风 干干净净迎小康—致全市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宜兴市民,文明办丧有奖励!下月起实施》《关于全面禁止殡仪礼炮车服务的公告》等,强化市民文明殡葬的意识。另一方面,举办了“移风易俗”新媒体作品征集活动,将一大批形式活泼、构思精巧的漫画、海报、短视频等优秀新媒体作品在“宜兴发布”上展播,引导老百姓改变陈旧的思想、挣脱不健康“面子观”的束缚,成为移风易俗的踊跃参与者和积极倡导者。

三、着手解决问题

以丁蜀镇为例,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健康节俭的办丧方式,根据要求并结合丁蜀镇实际,拟建的丁蜀殡仪服务中心,该中心位于丁蜀镇南山公墓西侧垃圾场位置,占地面积约6亩,建设殡仪用房三层,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户集中守灵,预计投资1500万元。截至目前,目前设计代理招标结束,设计图纸完成,出施工图编制清单,估计7月份动工,明年可投入使用。

同时,将持续做好移风易俗宣传工作,树文明生态殡葬新风尚。利用清明、冬至等重要节日,采用多种形式,除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平台资源,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画面进行常态化宣传外,还将充分利用新媒体矩阵传播路径,通过创新表达形式,加强宣传引导,深入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法规,宣传集中守灵重要意义,宣传政府优惠政策,传播文明殡葬理念,让广大群众清楚地认识到集中守灵群众是受益者,让群众主动转变观念,使集中守灵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要针对殡葬工作特点,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形式,通过宣传把群众思想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做充分,使推进文明办丧的重要意义深入人心、深得民意。将丧葬习俗改革与文明城市创建有机结合,大力宣传推行集中守灵的重要意义,积极宣传办丧“三倡导,三反对”,即倡导节俭办丧,反对铺张浪费;倡导集中办丧,反对居家办丧;倡导和谐办丧,反对吹奏扰民。引导广大居民做到“三个不”:不占用居民小区公共设施搭建帐篷、摆放花圈、操办丧事(斋事);不在居民小区吹打弹唱、焚烧冥币等封建迷信用品;集中到殡仪服务中心守灵。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于我们联系。联系人:陈钟,电话:87064288。

答复时间 2023年0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