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启动“游泳进校园”项目,逐步推进中小学生游泳“扫盲工程”的建议
索引号 | 014046317/2023-03390 | 生成日期 | 2023-08-18 | 公开日期 | 2023-08-18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 公开形式 | 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科技、教育 | 主题(二) | 教育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学校,学生,提案,建议 | 分类词 | 教育,文秘工作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游泳是一项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的体育运动,更是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学生掌握游泳技能,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从根本上预防溺水伤害事故,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
案别 | 市人大建议 |
主提人 | 夏益池、羊燕等三人 |
标题 | 关于启动“游泳进校园”项目,逐步推进中小学生游泳“扫盲工程”的建议 |
建议内容 | 游泳是一项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的体育运动,更是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学生掌握游泳技能,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从根本上预防溺水伤害事故,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而根据考察与调研,近几年来我市中小学生溺水事件时有发生,并处逐年上升趋势,且群体突发事件屡有发生,直接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关于学生学会游泳求生技能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知。据调研,江阴市中小学生游泳技能普及率已达到95%以上。目前,我市共有持证游泳场馆47家,其中学校内设场馆11家,社会经营场馆36家。场馆分布情况为:宜城街道21家,新街街道4家,屺亭街道1家,芳桥街道1家,丁蜀镇8家,和桥镇2家,湖?镇2家,官林镇4家,张渚镇2家,徐舍镇1家,太华镇1家,有条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生游泳培训。为此建议,启动“游泳进校园”项目,逐步推进中小学生游泳“扫盲工程”。 内 容: 1.总体目标 自2023年开始,在全市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各中小学开展游泳扫盲行动,着力推动游泳运动的普及提升,利用三年时间加以推进实施,基本建立政府主动引导、学校全力支持、部门能力协作、社会积极参与的游泳培训保障体系,健全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不断增强基础保障能力,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游泳运动推的良好氛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会游泳比率达到80%以上,游泳救生技能水平显著提升。 2.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市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一支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领导小组,为工程推进提供强力保障。 (2)保障经费投入。对“游泳进校园”三年行动计划投入专项经费。每年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费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付工程推动所需经费。 (3)健全体制机制。将学生游泳技能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大力提倡有条件的学校设立游泳教学体育课,鼓励组织各级各类游泳竞赛训练活动,不断完善游泳特长学生的发掘培养机制,努力打造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等各学段畅通的培养通道。 (4)广泛宣传发动。市级媒体广泛宣传,各学校全面发动,形成学生主动参与、家长全力支持的良好氛围,为计划实施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支持。 (5)着力风险防控。加强游泳培训工作的安全管理,完善校内外游泳活动的监管体系,提高游泳培训安全保障水平。 (6)严格评估问效。计划期间全面掌握计划推进实施情况,定期组织开展工作绩效评估和社会风险评估,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及时解决推进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行动计划取得应有的成效。 3.考核奖励 组织由市委宣传部、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环保局、市卫健委等单位组成考核评议领导小组,以杜绝弄虚作假或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进行考核和奖励。 |
承办单位 | 教育局 |
答复内容 |
夏益池、羊燕、徐谦委员: 你们在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启动‘游泳进校园’项目,逐步推进中小学生游泳‘扫盲工程’”的建议,市政府已交由我局会同市文体广电旅游局、融媒体中心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一、问题的现状 游泳既是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的体育运动,更是重要的生存技能。学生掌握游泳技能,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从根本上减少溺水伤害事故发生。江阴市先行先试,中小学生游泳技能普及率已达95%。从办人民满意教育、生命至上的角度出发,启动“游泳进校园”项目,逐步推进全市中小学生游泳“扫盲工程”很有必要。 近年来,我市中小学生特别是义务教育学校学生溺水事件时有发生,并有一定的上升趋势,且群体突发现象屡有显现,直接威胁到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学生学会游泳求生技能愈发重要。但中小学生游泳普及率不高,分析原因,一是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不够,部分人认为溺水事件发生几率很小,与绝大多数人无关;二是经费投入不足,游泳场馆数量偏少(现在持证游泳场馆47家,其中学校内设场馆只有11家),场馆内设施设备简陋,卫生条件得不到保证,令家长担忧;三是游泳费用偏高,学习时间没有保障,给学生开展游泳训练带来困难。 二、近年来所做的工作及成效 1.加强防溺水宣传教育。督促学校在周末、国假、暑假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一是上好防溺水专题警示教育课,通过分享溺水事故案例,警示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玩耍的极端危险性,增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二是教育学生牢记并严格遵守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等六不”要求。三是向家长发出防溺水的一封信,引导每位家长牢记溺水常见的“四时段”: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暑假期间;掌握学生外出“四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切实履行家长监护责任,确保学生生命健康安全。四是把防溺水提示纳入学校常规工作,保证每周一次,通过微信群、家校通或提示单等方式,向每位学生和家长提醒警示防溺水工作。 2.创设游泳场馆。要求有场所、有条件的学校尽量开设游泳场馆,以满足学生暑假学习游泳的需求,目前已有11所学校内设游泳场所。 3.将游泳科目纳入中考体育。鼓励更多在校学生选择游泳作为考试项目,不断提高游泳普及率。前几年每年报考游泳人数占比约3.5%。 三、下阶段采取的措施 1.强化思想认识。继续做好防溺水宣传工作。提高认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中小学生的游泳技能、身体素质。 2.开展游泳“扫盲工程”。一是专门成立市级工作领导小组,联合文体广电旅游局、财政局等7个部门及各镇(园、街道),于今年暑期有序推进义务教育阶段三年级至初三年级学生“普及中小学游泳运动”行动计划项目,大力提高游泳普及率。二是保障经费投入。加大对“普及中小学游泳运动”的经费投入力度。除保障全市各级各类游泳赛事活动经费外,今年市财政部门将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专项经费,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照制定的补贴和奖励标准,专门用于向各培训点支付培训达标学员所享受的减免部分经费和其他工作推进所需经费。三是严格评估问效。要全面掌握计划推进实施情况,定期组织开展工作绩效评估和社会风险评估,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及时解决推进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行动计划取得应有的成效。 3.开展专题调研。有场地、有条件的学校投入专项资金,建设游泳场馆,增加硬件设施设备,为学生学习游泳、训练游泳创设便利条件。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陆俊强,电话:13306158333。
宜兴市教育局 2023年6月8日 |
答复时间 | 2023年07月0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