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结果公开>人大建议结果公开

关于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充电桩建设的建议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3-08-18 09:37:47    浏览次数:270
索引号 014046317/2023-03380 生成日期 2023-08-18 公开日期 2023-08-18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其他 主题(二) 其他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提案,建议,公开,政府网站 分类词 文秘工作,综合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随着时代发展,当纯电车已在市场占有了15%份额时,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能安全有效的充电,成了众多电车用户的烦恼之事。2023年宜兴将投放2.3万个充电车位,是一件很好的事,所以最好可以形成普惠政策,不仅仅是在主城区投放,也可以考虑在乡镇投放,不仅仅是要在公共车位上投放,也可以进物业小区,让居民能真正感受到政府的关心。
案别 市人大建议
主提人 陈瑾
标题 关于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充电桩建设的建议
建议内容 随着时代发展,当纯电车已在市场占有了15%份额时,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能安全有效的充电,成了众多电车用户的烦恼之事。2023年宜兴将投放2.3万个充电车位,是一件很好的事,所以最好可以形成普惠政策,不仅仅是在主城区投放,也可以考虑在乡镇投放,不仅仅是要在公共车位上投放,也可以进物业小区,让居民能真正感受到政府的关心。
承办单位 发改委
答复内容

关于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88号

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复函

 

陈瑾代表:

    您在市人大十八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充电桩建设”的建议,市政府已交由我委会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供电公司、市城建文旅集团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近年来已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为缓解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行业组织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快速发展。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我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有关精神,市政府成立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市推广办”,办公室设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具体负责全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日常指导和协调。截止2023年3月份,我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3万辆。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用户,对充电设施的需求十分迫切。近年来,我市由国有公司、民营公司陆续建设了一批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120座、共有直流充电桩(快充)616个,交流电充电桩(慢充)218 个,其中,公交车专用充电场站 18 座,高速公路充电场站 4座,内部专用充电场站 27 座,社会公共充电场站 68 座,换电站3座;全市目前有私人充电桩接电约1.2万个。

(一)开展科学规划设点布局。2021年,我市出台了《宜兴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规划》,规划中充换电设施布局充分考虑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以需求预测为基准,规划适度超前,留有弹性,支撑未来行业的跨越式发展;预计“十四五”期间新增公共及专用充电桩3000多个。2022年,我市出台了《加快宜兴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 (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围绕充换电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各项目标任务,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应用领先的充换电设施网络。根据我市城市结构、开发强度人口分布、交通流量等特征,充分考虑未来宜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科学规划我市公共充电设施布局,将宜兴市分为三类区域逐步推进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其中I类区域属于宜兴市主城区到2025年实现公共充电设施0.9公里服务半径覆盖;II类区域属于各镇区,到2025 年实现公共充电设施1.5公里服务半径罚盖;I类区域属于风景旅游区,到2025 年实现公共充电设施3公里服务半径覆盖。按照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公共停车场、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旅游景区停车场等资源,集约开发利用现有城市土地资源,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充换电设施建设。

(二)推进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优化充电设施结构,遵循从宜兴主城区向外围区、从优先发展区域向一般区域推进的原则,逐步加密公共充电设施布局,实现“由少到多、由疏到密”,力争直流快充桩比例提升至85%。加强公共场所充电设施建设,推进新建大型商超、医院、商务楼宇、文体场馆、旅游景区等大型公共建筑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旅游娱乐休闲场所公共停车场配建充电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既有停车场改造,既有社会公共停车场和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按照停车泊位10%比例建设充电设施。同时,合理布局机关企事业单位专用停车场、住宅小区内部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全方位推进。

(三)推进住宅小区充电设施建设。鼓励在既有小区中按“一桩多车、快充为主、共享开放”原则建设充电设施。对于业主在自有车位或长期租赁车位(2年以上)自建自用充电桩的行为要求业主委员会和物业予以支持和配合,推进新建小区充电设施建设,新建小区机动车停车位应100%具备充电设施安装接入条件,鼓励采用共享导轨式充电系统,施行共享充电服务模式。

(四)推进充换电设施运营管理。建好充换电设施,还需要持续推进运维服务,《实施方案》明确: 依托大数据平台,加强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动态管理监测,持续完善充电设施运维体系统筹各充换电设施运营服务商现有运维平台,把相关数据接入“宜兴”APP,打通各运营企业充电服务APP互相不连通的堵点,实现用户在一张网上尽知全市所有充电设施可否充电的状态。

去年,无锡市政公用产业集团与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投资建设我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无锡国资的参与将进一步推进我市充换电设施布点建设。

二、下步工作打算

随着我市新能源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会出现充电桩及充电场所空间不够足、数量不够用、难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新能源汽车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此,下步工作措施如下:

(一)引导运营商加大建设力度。根据宜兴中长期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综合考虑车流、人流、停车场现状、充电需求等要素,指导国企合理布局、优化建设方案,一方面加快政府投资性停车场充换电设施的建设进度,加密布点;另一方面对闲置公用慢充进行改造升级,盘活存量桩体资源。有序引导社会资本、行业龙头等多方力量参与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的建设管理理念,补足充电服务短板。针对电容量少、车位紧张的住宅小区,要加大电网扩容改造力度,由供电、住建等部门统一规划小区内公共充电车位,缓解用电负荷、车位紧张等问题,满足居民充电需求。

(二)积极探索老旧小区改造中充电设施建设。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积极探索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同步进行新能源车充电桩的建设。2023 年我局计划改造宜城街道 10 个老旧小区,合计建筑面积 16.17 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前期设计阶段:一是充分调研。深入每个小区进行实地调研,开展居民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征询社区意见等。尊重居民的实际需求来设计充电桩的布局和数量;二是充分考虑消防安全。将新能源车充电车位优先设置在小区开阔空旷处,满足消防防火间距的要求;三是优化协调小区改造的整体设计方案。协调小区内绿化、场地、道路和车位的关系确保通过改造既增加停车位又满足其他方面的改造需求。在总体停车位增加的情况下,再根据小区用电负载、前瞻性考虑未来需求来设置新能源车的充电车位,解决居民充电设施需求不足问题。

(三)强化服务保障。一是市推广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积极落实《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协调市相关职能部门,简化审批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减少不必要的门槛限制,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在用地、用电、市容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各项需求。二是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供电公司贯彻落实《宜兴市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规定》《居民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有关要求,确保新建居住区预留充电设施车位具备安装条件。三是强化政策扶持,指导我市符合条件的本土运营商完善省级公示认证,积极申报省级补贴,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四)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加强对充换电设施的运行状态电量使用等基本数据的日常分析监测,依托大数据平台强化对各运营商的后续监管,确保各类运营商按照国家、行业有关充电桩通用标准进行建设,向社会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拓展平台功能,推进不同品牌充换电设施的互联互通,让新能源汽车用户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便捷搜寻、充电预约、费用结算等服务,提高充换电设施的使用效率。

针对陈瑾代表“关于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充电桩建设”的建议,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大推进落实《加快宜兴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2023-2025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推广办)、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将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做好新能源汽车应用基础保障服务工作,使新增充电基础设施合理有序建设,进一步推动宜兴充换电服务体系快速、健康发展,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宜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李元刚,电话: 87978583。

 

  

 

宜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5月30日

答复时间 2023年0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