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乡村道路、村庄等原有绿化种植模式;改善全市公益林、生态林及环太湖生态防护林、低产林种植结构;为乡村振兴增加新动力的建议
索引号 | 014046317/2023-03417 | 生成日期 | 2023-08-18 | 公开日期 | 2023-08-18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 公开形式 | 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主题(二) | 城乡建设(含住房)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乡镇,提案,建议 | 分类词 | 城乡建设,文秘工作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全市有210多个行政村,有3000多个自然村,村道、村庄、村容、村貌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因素。而乡村要美丽,绿植又至关重要。绿植的好处:吸收废气、释放氧气、减少噪音、养眼、养心养肺。 |
案别 | 市人大建议 |
主提人 | 朱允芬 |
标题 | 关于提升乡村道路、村庄等原有绿化种植模式;改善全市公益林、生态林及环太湖生态防护林、低产林种植结构;为乡村振兴增加新动力的建议 |
建议内容 | (1)全市有210多个行政村,有3000多个自然村,村道、村庄、村容、村貌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因素。而乡村要美丽,绿植又至关重要。绿植的好处:吸收废气、释放氧气、减少噪音、养眼、养心养肺。纵观现状,新农村改造了房屋的整齐度,外墙的干净度,农路农桥也逐年修缮、提档升级。但对村庄道路和村庄之间的绿植一直没有明显改观,种植的植物杂乱、没有美好环境、没有经济价值,由于长期遭遇随意砍伐,有的甚至是枯树朽木了,不但失去绿化防护观赏净化价值,反而严重影响了村庄村容村貌。 (2)环太湖生态防护林是江苏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太湖水治理决策部署而启动的重大生态工程。环太湖生态防护林宜兴段共完成造林35000多亩,环太湖生态防护林建成后为太湖水污染防治与环境治理发挥积极作用。然而,由于造林树种选择和造林初植密度等原因,目前宜兴段环太湖生态防护林出现了管理不到位、林分质量差、生态效益下降等诸多问题。为强化森林抚育、提高林分质量、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迫切需要对环太湖生态防护林进行科学管理与改造。 (3)综观全市生态林、公益林、集体山地等等,林分质量差,可以说是杂树丛生,既没有观赏价值又没有起到美化环境,生态方面也是不值一提,是标准的杂树林、荒芜林,严重浪费了自然资源。 为此建议:发展木本油料的种植,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提高农民收入。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2015年5月我省政府办公室也发布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2021年2月省发改委联合9个部门发文《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多次强调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是绿色环保产业、是对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的一条好路子。国家林草局也高度重视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实行多项措施、多种政策促进产业发展。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支持扩大木本油料种植面积,改造提升低产林”,这些文件精神中明确指出适合我省地区种植的木本油料作物树种。这些树种定会适合乡村道路和村庄房屋前后闲散杂地的种植和太湖防护林林分地块的种植。最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不与农民争地,不与人争粮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又符合当前“非农化”、“非粮化”土地整改政策,真正做到绿化向“三化”“三值”发展。(三化:彩色化、名贵化、效益化)(三值:颜值、价值、附加值) |
承办单位 |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答复内容 |
关于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4号 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复函
朱允芬代表: 您在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提升乡村道路、村庄等原有绿化种植模式;改善全市公益林、生态林及环太湖生态防护林、低产林种植结构;为乡村振兴增加新动力”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市政府已交由我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一)农村绿化基本情况。按照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要求,近年来农村绿化只能选择其他林地、坑塘水面、建设用地等地类开展,确保避让耕地和基本农田,我市北部平原圩区的造林绿化空间严重不足。但由于近年来省级绿美村庄创建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开展,全市农村绿化面貌有了根本性的改善。2018-2022年共计创建54个省级绿化示范村、绿美村庄,体现出各村不同的自然风貌。 (二)环太湖林业生态工程情况。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太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意见》(宜政办发〔2008〕145号),我市2008年开始,在太湖沿线周铁、和桥、万石、芳桥、屺亭、新庄、丁蜀五个镇(街道)建设环太湖林业生态工程,由于坏太湖地区地势低洼易积水,遵循“适地适树”原则,树种选择以杨树、池杉为主。杨树、池杉为速生树种,5年一个龄级,11年就可以开展采伐更新,2008年栽植的杨树基本都完成了采伐更新,形成了以榉树、乌桕、中山杉为主的防护林体系。 (三)宜南山区森林资源情况。我市森林资源区域分布明显,森林资源无论从总量还是覆盖率来看,都集中分布在宜兴南部的丘陵低山地区。宜南山区森林植被丰富,是江苏省植被最多,最复杂的地区。自然植被类型以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主要树种有青冈栎、苦槠、楠木、麻栎、油香、榆、榉、杉木、马尾松、黑松、湿地松、毛竹、刚竹、银杏、板栗、青梅等,保护树种有银缕梅、金钱松、秤锤树等。丰富的植被类型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木本粮油发展现状。木本粮油树种既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有十分显著生态效益。我市木本油料以薄壳山核桃套种油用牡丹的“双油”模式为主。行业领头者万阳苗木专业合作社早在20年前就开始引种美国薄壳山核桃,目前已经成为省内最具影响力的薄壳山核桃基地。并且万阳苗木专业合作社利用宜南山区矿山宕口发展薄壳山核桃,在立地条件改善上就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投入了巨大的资金成本。目前我市有薄壳山核桃、油用牡丹栽植面积近5000亩,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探索了有效途径。 二、近年来已经开展的相关工作 近年来,我市在造林绿化中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根本,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科学选择抗性强、寿命长、材质优、经济效益佳的乔木树种作为主栽品种,不断提升我市森林资源质量。 一是开展珍贵用材和木本粮油树种培育示范片、先进单位建设。丁蜀镇、西渚镇被评为省级“三化”示范片,宜兴林场、大贤岭林场等40家苗木企业被评为省级“三化”先进单位,江苏顶上油用牡丹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二是结合省级绿美村庄和国家森林乡村创建,推广珍贵用材和木本粮油树种培育。多年来持续开展省级村庄绿化创建,编制印发《宜兴市绿美村庄建设工程考核细则(试行)》,细化村庄绿化建设内容、考核标准等,全面指导各村开展村庄绿化建设。2023年,新街街道铜山村申报的省级绿美村庄创建实施方案中就有栽植薄壳山核桃、油用牡丹120亩。 三是紧抓森林抚育、林相改造等契机,积极宣传与推动珍贵用材和木本粮油树种的补植造林和定向育林。近年来共计完成森林抚育面积24500亩,补植珍贵乡土树种和木本粮油经济林,申报丘陵山区综合开发项目、林业“三新”科技项目助力薄壳山核桃等木本油料作物的推广种植,通过示范带动,增强林农扩大种植的信心。
木本粮油树种既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有十分显著生态效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向森林要食物。发展木本油料是发挥资源优势、增加国内食用油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推广木本油料种植,把产业做优做大,有助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一是积极展开产业宣传,提供技术服务。林业部门做好适宜发展木本粮油树种的用地等政策解读,结合业务工作加强木本油料树种的宣传推广。农业农村部门在“绿色食品”的标准方面给予指导,引导生产单位加强品质管理,树立品牌意识,积极申报“绿色食品”,提升企业和产业知名度。 二是推进产业化建设,提升综合效益。推进木本油料生产基地和木本油料高产栽培示范园建设。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化经营指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木本油料作物精深加工业,致力提高木本油料作物生产综合效益。 三是创新发展机制,促进产业发展。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种苗生产、经营和管理体制机制。鼓励有条件的良种生产基地开展苗木生产经营,形成良种选育、生产以及繁育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苗产业,打造优势品牌,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陈云,联系电话:0510-87669993。
宜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3年6月13日 |
答复时间 | 2023年06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