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结果公开>人大建议结果公开

关于进一步加大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建议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3-08-18 09:37:07    浏览次数:309
索引号 014046317/2023-03408 生成日期 2023-08-18 公开日期 2023-08-18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主题(二) 文化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知识产权,提案,建议 分类词 文化,文秘工作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的技术成果,从本质上讲知识产权就是在智力成果法律保护范围内的企业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提高地区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如何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案别 市人大建议
主提人 庄建新
标题 关于进一步加大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建议
建议内容
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的技术成果,从本质上讲知识产权就是在智力成果法律保护范围内的企业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提高地区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如何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目前企业知识产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水平代理机构缺乏
大部分企业遇到知识产权纠纷,高质量专利保护等往往优先找外地专业的代理机构代理,宁可增加沟通成本,也不愿意找当地代理机构服务,而当地专利代理机构大多习惯了低质量专利撰写,形成思维定式,难以改变,对高层次的知识产权服务技能缺失,宜兴当地缺乏相应的代理机构。
2.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加剧
知识产权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相应的,侵权行为又具有极大的隐蔽性,所以知识产权执法在取证、分析和认定等方面,与普通案件相比,存在一定的难度。企业在实际维权中,相对的时间长、成本高,一定程度上存在“赢了官司,输了市场”“赢了官司,赔了金钱”等现象。比如:我司原员工(已离职)在竞争对手得精心策划下,利用其原岗位职务便利,非法收集我公司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第四代核电技术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换热组件生产的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自2020下半年以来,先后以入职或暗中入职某上市公司担任其重要技术或生产岗位职务,并将公司相关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非法披露或许可给该企业,致使江苏银环重要专利及技术秘密泄露。造成在后续的招投标中,该上市企业利用其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非法获取的相关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实施恶意竞争投标的行为,使我公司遭受数亿元的巨大经济损失。
建议:政府相关单位应当加大对这种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违法处罚力度,将知识产权侵权主体纳入“黑名单”,对被列入名录并再次发生侵犯同一知识产权行为的,可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构成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
加大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性、持续性工程,需要坚持长短结合、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此,建议政府及司法机关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更大力度、更加务实的举措加大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护拥有核心技术企业的健康发展,助推宜兴当地企业高质量发展。
 
承办单位 市场监督管理局
答复内容

关于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4号

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复函

 

庄建新代表:

您在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大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建议”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市政府已交由我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知识产权作为支撑科技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的核心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升级为国家战略。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将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打造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市重点工作内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知识产权在企业科技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更加凸显,知识产权新的大保护格局日渐形成。

1、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为全面提升区域知识产权整体水平,市政府相继出台《宜兴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宜兴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实施方案(2022-2025)》,明确全市知识产权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细化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鼓励和支持企业知识产权高质量创新、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

2、创新保护机制不断健全。加快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双向衔接,构建司法与行政执法的深度合作、信息共享机制,成立宜兴市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中心,签订快速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与公安、海关等行政执法部门建立案件移送、信息共享、多方会商机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领域各类专项整治,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加快各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商业秘密维权联系点建设,不断健全商业秘密保护网络体系,截至目前共建成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54个、商业秘密保护维权联系点3个,有效提升企业商业秘密自我保护能力。

3、服务水平不断夯实。加大国内外优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招引,支持本地服务机构壮大,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专利代理机构6家,专职从事专利代理服务的专利代理师41名,4家服务机构获批无锡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不断壮大。定期组织和开展全市知识产权代理师、知识产权工程师、企业知识产权负责人及高管等不同层次人才的业务知识培训,2022年度,组织全市300余家企业800余人参加全省远程培训教育,有效提升知识产权从业人员业务能力。

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以及我市“两个体系”建设的深入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在国家系统安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更加重要,企业知识产权需求也更加国际化、专业化、公平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侵权纠纷事件不断涌现,相较于新发展形势挑战,我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同样面临着:

1、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不够完善,知识产权源头保护意识尚有不足,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双向衔接与信息共享有待强化,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落实有待加强;

2、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规模小、服务内容单一,与国际国内大型服务机构对接交流少,知识产权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增强等问题。

为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新格局,全力护航我市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重点工作将从以下方面开展:

1、持续优化政策体系,助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根据《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等战略规划,结合我市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加快研究制定符合我市知识产权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构建大保护政策意见等相关文件措施;加快推进《宜兴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宜兴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实施方案(2022-2025)》相关指标目标的落实,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持续优化知识产权资金奖补政策,加大对新兴产业、产业重点领域、科研院所的支持力度;完善和落实《宜兴市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方案》,加快省级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城市建设。

2、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宜兴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布局与建设,构建集知识产权代理、咨询、金融、评估、认证等“一站式”服务集聚中心;加快国家级(陶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省及无锡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分中心建设,畅通知识产权确权、维权途径;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站(商标品牌指导站)、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及商业秘密保护维权联系点建设,切实打通知识产权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3、加快构建保护新格局,营造保护新生态。研究出台本市知识产权大保护政策意见,加快构建我市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的“双轨制”知识产权法治建设,严格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快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中心建设,有效推进法院司法审判与行政纠纷裁决有机衔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持续强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执法力度和专项整治密度,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优异的知识产权环境,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宜兴新实践。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傅文弢,电话:18101533602。

 

 

宜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5月30日

答复时间 2023年0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