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结果公开>人大建议结果公开

关于提升城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及养老服务的建议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3-08-18 09:35:18    浏览次数:304
索引号 014046317/2023-03443 生成日期 2023-08-18 公开日期 2023-08-18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民政、扶贫、救灾 主题(二) 养老服务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老龄问题,提案,建议 分类词 民政,文秘工作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养老体系的健全完善迫在眉睫。宜城街道为宜兴市主城区,老年人口基数大,65周岁以上老年人超过3万人。城区老年人普遍学历高、收入高,对健康管理的诉求多要求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偏少,家庭医生不足,在城东人口较为集聚的社区,1个家庭医生要面对2千多老年人的健康咨询服务,压力较大,服务效果不佳。
案别 市人大建议
主提人 沈中、沈敏华、邵小强
标题 关于提升城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及养老服务的建议
建议内容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养老体系的健全完善迫在眉睫。宜城街道为宜兴市主城区,老年人口基数大,65周岁以上老年人超过3万人。城区老年人普遍学历高、收入高,对健康管理的诉求多要求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偏少,家庭医生不足,在城东人口较为集聚的社区,1个家庭医生要面对2千多老年人的健康咨询服务,压力较大,服务效果不佳。城区民营养老机构较多,但大多收费昂贵,对于经济生活状况较为困难的老人等负担过重。建议:1.考虑城区的特殊情况,由卫健委统筹在城医疗机构,如市人民医院、中医院、肿瘤医院、第四人民医院等力量进行分片包干,分级管理。特别是针对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以及患基础疾病、慢性病的老年人,做到定向挂钩联系服务。2.街道目前有五个民营养老机构,建议民政局加强管理对接,在民营养老机构中提供一定数量的免费或平价的床位给街道统筹安排,用于五保户、低保户等生活困难老人的安置、养老。
承办单位 卫生健康委员会
答复内容

关于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10号

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复函

 

沈中、沈敏华、邵小强代表:

你们在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提升城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及养老服务的建议”,市政府已交由我委会同市民政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一、问题现状

35个社区,65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3.2万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15个卫生服务站,成立了28个家庭医生团队,为重点人群提供相应的健康服务。街道共有7家养老机构,其中1家公办机构,1家公办民营机构,5家民办民营机构。7家机构共设置3325张床位,其中护理型床位2929张,占比达88.09%,均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了医养合作协议。在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沈中、沈敏华、邵小强等代表提的关于提升城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及养老服务方面的建议,我委正紧紧围绕全市卫生健康工作部署,按照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与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总目标,加快建立完善老龄健康服务体系,着力推进医养结合深入发展,不断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

二、已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1.老年医疗服务网络不断优化。街道辖区内共有2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2家康复医院、4家护理院,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均设置了老年医学科,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为“无锡市临床重点专科”,2022年高分通过无锡市卫健委“老年医学科规范化建设”现场验收,“老年医学临床技术应用研究”“老年医学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等两项临床技术入选“2022年度省老年健康科研项目”,市人民医院被无锡核准为我市“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教学管理机构和“老年护理培训基地”。为进一步优化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工作举措,街道辖区内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创成“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2.老年健康服务能力逐步提升。整合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体检项目,并将医养结合机构中居住满半年的65岁以上老人纳入体检范畴,2022年宜城街道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人数达1.3万余人。按照“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原则,依托家庭医生工作团队,试点开展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为65岁及以上的失能、高龄老人按需提供医养结合上门服务。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险,实施无清单购买方式,2022年宜城街道赔付金额达78.43万元。

3.家庭医生队伍不断壮大。宜城中心根据每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数不超过1000位居民的原则,建立以符合资质的45名全科、专科医生为主体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团队还包括公共卫生医生、社区护士、药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社会义工等,共计120余人,2022年共为辖区1.9万签约老年人提供三项健康服务,包括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年内将增设4个卫生服务站,配备相应的医务人员,不断扩充家庭医生队伍。

4.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动有力。宜城中心邀请市中医医院名医工作室负责人杨金荣主任等专家团队开设专家工作室并定期坐诊;开设了宜兴市首家基层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打造“一个中心、一站服务、一个标准”的糖尿病诊疗新模式,邀请市人民医院以王丽云主任为首的内分泌科专家团队定期坐诊,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提高社区糖尿病防治水平。

.医养签约合作服务实现全覆盖。我委与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服务的通知》(宜卫健〔2021〕127号),按未设置医疗机构、内设医务室、设置护理院等三类养老机构分类开展签约合作。目前,宜城街道7家养老机构与辖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签约合作已实现全覆盖,按照协议项目,切实保障在院老年人享受到医疗卫生服务,护理院与上级医疗机构签约建立双向转诊机制,为老年人提供连续、全流程的医疗卫生和康复护理服务。
.社区养老设施实现全覆盖。街道共建有36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1家镇级日间照料中心,共有658张日托床位,标准化建设均已达标,达到街道社区全覆盖。整个街道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较为完善,为老年人提供了丰富的养老服务资源。

三、着手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1.继续壮大家庭医生队伍。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二、三级医院医师加入家庭医生队伍,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台开展签约服务。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临床医师注册或加入家庭医生队伍,推进落实卫生人才强基工程,提高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数量和素质。

2.促进优质资源下沉。继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家工作室(联合病房)建设,医共体单位按照网格化布局,采取“包干分片”方式,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与上级医院专科医师共同组成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网格内居民提供签约服务。

3.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大力推进中心及卫生服务站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提档升级,积极培育建设特色科室,提升家庭医生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及慢性病防治管康能力。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广应用中医药签约服务项目库,加大力度开展各类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医治未病服务。

4.继续规范公立医院与养老机构的签约合作。不断完善紧密型医共体机制,加快推进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规范化建设,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与护理院、养老机构等之间的双向转诊规范化,进一步强化医疗卫生服务支撑。

5.推进普惠型养老机构签约工作。根据《关于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锡政办发〔2023〕14号)、《关于做好普惠养老机构签约工作的通知》(锡发改社〔2023〕12号)文件,积极推进宜城街道民营养老机构签约普惠型机构,机构床位费及护理费定价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带动普惠型养老消费。

6.建议民营机构对特殊困难老年群体适当优惠。加强与民营机构对接工作,建议民营机构为特殊困难老年群体入住养老机构适当优惠让利。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唐伟芬,联系电话:87986029,18118873166。

 

 

 

宜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5月22日

答复时间 2023年06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