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四个新”的重大任务,指出“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要求“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我市干群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坚守实体经济、提升集群水平、加快开放步伐,以产业提质增效赋能城市发展“焕新”。
产业链是经济活动的核心,它连接着各个环节,决定着一个地方的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实力。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环科园上下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锤炼实体经济“看家本领”,在强链补链延链中夯实发展底盘,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下阶段,园区将聚焦“465‘’现代产业集群,围绕新能源、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重点方向,核心技术、重点产品等关键环节,狠抓产业链招商,同时千方百计加速项目进度,力促高仙机器人、华防能源等早落地,氢枫三期、鑫宜太美等早开工,海容电子、湖畔光芯等早投产,尽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聚焦优势主导产业促转型,引导线缆等传统优势产业走“专精特新”“智改数转”和战略整合之路,持续提升价值、跃升能级,并扩大节能环保产业内涵与外延,积极探索“节能环保+低碳”“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在高端装备专业制造、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绿色低碳示范引领等方面厚植优势。聚焦优质营商环境强服务,不断完善园区版高质量发展意见,高质高效实施环科园科技创新14条,确保一揽子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用好领导干部AB岗挂钩服务和“亲清驿站”政企服务平台,持续深化企业开办“一件事”改革,大力推行“企业全链通”服务,更好实现企业常办事项就近办、快捷办,助推企业发展。
企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长青表示,市工信部门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坚守实体经济、构建“465‘’现代产业集群,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等方面,把工信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围绕“精”字,打造优质企业新梯队。通过实施“百企引航”行动,培育一批具备“头雁效应”的百亿级企业,通过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完善孵化培育、成长扶持、推动壮大等各项举措,打造更多产业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围绕“优”字,构建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以“2+3+N”集群建设为主线,加大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培育力度,致力打造华东地区最具规模的集成电路材料产业集群、长三角新能源产业制造高地;推动地标产业向价值链高端突破,引导电线电缆产业在巩固电力电缆优势基础上,研发海洋电缆、新能源用电缆等高附加值产品抢占市场,鼓励节能环保产业以固废资源化循环利用为突破口,促进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通用航空、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促进高端装备、非金属材料等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围绕“融”字,积蓄数实融合新动能。推进“智改数转绿提”三年行动,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智能工厂、绿色工厂,形成溢出效应,引领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传统产业的“脱胎换骨”和新兴产业的“强筋壮骨”。
稳外资外贸,是通链条、畅循环、促发展的重要抓手。市商务局局长田军表示,市商务局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紧围绕“稳外资、稳外贸、促消费”核心工作,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面开创商务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下阶段,市商务局将锚定目标加速赶超,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凝聚奋进力量,强化外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定点跟踪、服务、推进在手项目建设,深化外贸“挖潜增效”专项行动,依托《宜兴市关于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若干政策措施》,从通关、金融、财税、保险等方面开展对企帮扶,并持续优化对外投资的海外服务体系,壮大数字经济、服务贸易规模,举办专业性国际产业对接活动,切实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同时,加强商业体系建设,以音乐节、美食节、市集、购物节等特色主题促消费活动,推动“TAO最宜兴”消费促进活动“四季有约”;进一步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建设业态齐备、供需匹配、服务便利、放心消费的县域商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老字号”申报,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断提升群众对商务工作的满意度、获得感。(来源:宜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