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学技术局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市科学技术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动态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以科技创新驱动宜兴高质量发展
来源:市科学技术局 时间:2023-07-19 08:39:28 浏览次数: 757 字号:[ ]

  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要求“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我市科技相关部门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共同奏响科创宜兴最强音,在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中,以科技创新驱动宜兴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集聚激活创新要素,充分激发创新活力,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宜兴新实践作出科技贡献。

  市科技局局长唐其君表示,全市科技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优环境,高质量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建设,深化落实“科技创新22条”政策,全面健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和评价激励制度,打造最优政策环境、提供最实制度保障,持续提升科创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

  全力育主体,深化《宜兴市创新型企业“育强攀高”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加快育成一批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科技人员密集、核心竞争力过硬的科创企业;深入实施“陶都之光”科技攻关计划,完善“揭榜挂帅”等项目组织形式,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瓶颈,形成一批标志性战略产品。

  全力强载体,按照科创载体“七个有”建设标准,高品质布局建设一批科创载体,推动科创慧谷二期等科创载体加速建成,加快在京、沪、深等地新建一批“科创飞地”;支持宜兴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院创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中科宜兴新材料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高标准建设、高效能运营。

  全力聚资源,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战略科技力量合作,组织赴创新资源密集地开展“陶都名企高校行”系列活动,围绕拜访乡贤、未来技术合作事项落地、校企合作项目共建等重点推进,提升科创源头供给;制定出台《宜兴市科技招商白皮书》,综合运用基金招商、乡贤招商等多种手段,持续加码科技招商,招引更多优质科创项目落地宜兴。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史黎辉说,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是宜兴的“头号工程”“战略工程”,也是我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最强引擎。

  下阶段,市发改委将围绕“带状规划、点状实施,聚焦带内、带外联动”的总体思路,担当履职、攻坚发力,有力有序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聚焦项目建设攻坚发力,坚持“项目为王”,围绕集成电路、新能源、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着力推进中车时代IGBT等一批示范引领项目,招引布局一批科技含量高、投入产出大、辐射引领强的优质项目;优化项目准入、推进机制,提升项目建设质效,保持项目建设“紧张态势”。

  同时,聚焦产业提升攻坚发力,深入实施“产业强链”行动方案,培育更多更强的“链主”企业,形成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延伸、环环相扣,骨干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快推动园区整合和功能优化,高标准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

  此外,聚焦服务保障攻坚发力,牵头出台一批更有含金量、更富吸引力、更具实效性的政策,加强对上争取,全力服务保障,为把宜兴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成为“拥湖环氿发展的生态标杆区、科产城人融合的人文示范区、创新资源汇聚的区域协同引领区、现代产业集聚的低碳循环先导区”作出更大贡献。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走好这条必由之路,离不开高科技载体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打造高质量、可持续性科创之城的信心和决心。”宜兴陶都科技新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卢达表示,新城建设启动两年来,聚焦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功能定位,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一横三纵主干道、首开区支路、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稳步实施;在平台载体建设上,陶都科创中心一期竣工开园,二期开工,总部经济园、国企科创园、智慧电网产业园等项目预计于今年四季度启动建设;在科创产业培育上,中国地质大学宜兴研究院等19个项目签约落地,襄宜资本、毅达资本与新城合作成立产业基金,北京、上海、武汉异地孵化器建成投运,江苏省版权服务工作站等配套服务机构落户新城,科创产业发展优质生态基本形成。

  下一步,新城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强势推进基础设施和平台载体建设,持续优化科创产业发展生态,加快集聚更多发展资源,奋力建设宜兴科技人才资源集聚区、科创企业成长爆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宜兴新实践、担负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重大责任中展现新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