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4046317/2023-05436 | 生成日期 | 2023-07-18 | 公开日期 | 2023-07-18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宜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财政、金融、审计 | 主题(二) | 信用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经济,信用体系,信用 | 分类词 | 经济管理,金融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宜兴市以信用为基础的普惠金融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解读 |
一、编制背景依据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1〕52号)及《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若干措施〉的通知》(苏政办发〔2022〕59号)等文件精神,依据江苏省信用办《关于组织开展县级地区创新信用管理与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苏信用发〔2022〕5号),我市获批开展普惠金融试点建设,前期通过加强对上衔接、广泛沟通交流、开展多轮论证,在坚持需求导向,充分共享;创新应用,防控风险;多方参与,协同联动;依法依规,保护权益的原则基础上,制定了《宜兴市以信用为基础的普惠金融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二、试点目标任务
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普惠金融体系相结合,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以信用为基础的普惠金融“宜兴样板”,主要包括两个方向:突出“普惠”导向,着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充分挖掘信用信息价值,打破银企信息不对称,搭建面向广大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平台。建立银企双向选择机制,推出具有特色的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将服务企业数、提高贷款规模和实际发放数、提升信用贷款占比、降低不良贷款率作为主要目标之一。突出“便捷”导向,聚力提升金融信用服务效能。融合信用政策、信息、金融服务赋能企业发展,拓展普惠金融应用场景,撬动资金资源要素流向守信主体。搭建银企沟通桥梁,撮合优质企业与金融主动对接率逐年增长。探索构建“网点分布合理、功能设施完善、服务规范高效”的基层金融服务新体系。
三、主要试点内容
包括坚持数据赋能,打造集约式金融产品超市;坚持宣传先行,引导银企入驻对接;坚持需求导向,丰富金融超市产品种类;坚持信用护航,着力降低信贷违约风险;坚持服务理念,提升金融服务深度与广度等共5大类20项重点内容。
1、坚持数据赋能,打造集约式金融产品超市。一是打造集约式金融产品超市;二是完善信用信息归集机制。
2、坚持宣传先行,引导银企入驻对接。一是组织金融信用机构入驻;二是组织经营主体入驻平台并发布需求;三是定期举办推介活动。
3、坚持需求导向,丰富金融超市产品种类。一是以特色产品助推行业发展;二是开展“市场码”应用推广试点工作;三是结合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四是畅通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五是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六是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七是做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的接续;八是用好金融增信“工具箱”。
4、坚持信用护航,着力降低信贷违约风险。一是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风险防控体系;二是完善风险补偿机制;三是实施守信激励措施;四是完善信用信息修复工作机制。
5、坚持服务理念,提升金融服务深度与广度。一是深度挖掘信用信息价值;二是扩大政银合作便民服务网点覆盖面;三是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四、解决的问题
强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功能、扩大首贷和信用贷款规模、创新信贷产品、开展信用评价,推动县级地区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省市县三级信用信息协同归集共享,推动政银企对接协作,创新县级地区普惠金融特色产品服务,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加强信用信息共享整合,支持创新优化融资模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可得性和便利度,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